瞿曉輝
秋日黃昏,我和姐姐相約去江邊散步。不知什么時候,蒙蒙細雨悄然而至,我一手遮頭一手拽著姐姐往路邊的便利店躲雨。姐姐停下腳步,淡定地說:“沒事呢,偶爾淋淋雨也好啊!”“為什么?” “人跟世間萬物一樣,要順乎自然地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順乎自然地成長!”姐姐微笑著牽著我的手繼續行走。雨霧霏霏,路邊的樹木更顯蒼翠。“順乎自然”這個詞讓我想起了孩子們成長中關于玩耍的話題。
是啊,人是萬物之靈,孩子的成長理應順乎自然。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自從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玩耍就成了他們探索這個世界最重要的途徑。玩耍中,他們認識了許多美好的事物,發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秘密,感受了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沮喪。可是,現在孩子們玩耍的時間都去哪了?隨處可見的是步履匆匆、早出晚歸的學子。孩子們自從踏入小學的校門,學習任務便如潮水般涌來,逐漸吞噬了原本屬于他們玩耍的時間,也沖淡了父母陪伴他們玩耍的念頭。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唯恐他們一不小心就會“輸在起跑線上”。
那孩子們到底喜歡什么,需要什么?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認為是玩耍。我曾經帶領孩子們去一所好學校參觀,吸引孩子們目光的不是精彩的演講,不是華麗的表演,不是漂亮的建筑,而是設置在寬闊操場邊緣的一個小沙坑。當那長方形的沙坑呈現在孩子們眼前時,他們立即四散開去,歡呼著奔向那堆沙子。有些孩子用手去捧,看著一粒粒沙子從指間滑落,笑容如花朵般綻放。有些孩子玩起了堆沙子的游戲,寶塔壘好又推倒,樂此不疲;還有些孩子把小手埋在沙子里,然后傻乎乎地讓同伴去尋找,當小手在沙子間觸碰時,笑聲如天籟般流淌。玩耍讓孩子找到這個年齡應有的童真與快樂!
現在的父母總是擔心玩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是在“虛度光陰”。玩耍真的毫無意義嗎?中國著名科普作家朱長超先生在《玩出了名堂》一文中做出了回答:“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是在玩耍中產生的。” 文章講述了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在玩耍中磨出放大鏡,發明顯微鏡,最后發現微生物的傳奇故事。玩耍并不等同于浪費時間,如果讓孩子學會在玩耍中觀察思考,或許下一個奇跡就會降臨到您的孩子身上。
玩耍屬于童年,而童年屬于孩子。遵循自然的法則,該什么時候開花就什么時候開花,該什么時候結果就什么時候結果。 “給那個該死的孩子一根該死的棍子,讓他站在該死的泥地里。”這是我在一個著名脫口秀節目中聽到過的最有意思的一句話。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周末一起玩玩紙飛機,聽聽柳葉哨聲,做做小泥人吧!讓孩子在自己的時間里做屬于他們那個年齡應該做的事情,讓孩子在玩耍中自然成長!
(作者單位:湖南省桃江縣桃花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