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蓮
隨著新型城鎮(zhèn)化的快速推進,農村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在持續(xù)增加,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日益凸顯。農村留守兒童因長期與父母分離,缺少管教,無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關懷,在教育、心理、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留守兒童正處于道德品質形成、文化知識掌握和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予以關注已是刻不容緩。
一、多溝通,了解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首先要對留守兒童的生活、思想、學習和家庭教育等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留守兒童的思想狀況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優(yōu)秀型。這些學生學習認真,遵守校紀班規(guī),對人有禮貌,善解人意,自覺性很強。二是波動型。這些學生的表現(xiàn)時好時差,波動性極大。三是問題型。這些學生不遵守學校紀律,學習極不認真,調皮搗蛋,日常行為較差,偷拿東西、厭學、逃學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將老師及現(xiàn)有的教育當作耳邊風,時有“敵對”“抑郁”“恐懼”等表現(xiàn)。
學校應對監(jiān)護人和留守學生父母的基本情況進行摸底,把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的去向及聯(lián)系方式、臨時監(jiān)護人的住址、受教育情況及聯(lián)系方式登記造冊。這樣,以學生父母和監(jiān)護人的基本情況建立的留守兒童成長記錄檔案,就為今后對每個留守學生的因材施教打好了基礎。
教師應常常抽時間到留守學生家里家訪,并爭取更多的機會與這些留守學生的父母進行電話交流和溝通,及時反饋留守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況,督促留守學生的父母應加強與孩子的聯(lián)系和溝通,要求他們經(jīng)常與自己的孩子通電話,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況,使學校內外對留守兒童的影響形成合力,盡量減少由于“留守”帶給孩子的不利影響。
二、獻愛心,撥動留守兒童的心靈琴弦
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了愛的春風雨露,學生才能像春花一樣燦爛綻放、爭奇斗艷。留守兒童缺乏的正是愛,是一種來自家庭的父母般的關愛。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應給予他們發(fā)自內心的愛,從而使德育工作順利展開。一是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善于走進孩子們的情感世界,用愛心去滋潤學生,要用真誠的愛心關心學生和鼓舞學生,要對留守兒童多一份愛心、耐心和細心,在生活、學習和思想上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二是多與留守兒童談心。經(jīng)常主動地與留守兒童進行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這是做好留守兒童德育工作的關鍵。因為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更容易被寵壞,更容易形成嬌氣的不好習慣,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傷害,情感波動性較大,對周圍的反應敏感,他們更需要平等、友善、關心、理解和尊重。教師要想辦法使留守兒童保持樂觀、穩(wěn)定、愉快的心情,使他們獲得愛的需要、愛的激勵,從而促進其在學校、家庭正常地學習與生活。比如,利用寫信的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寫一封給父母的信,往往寫得感情最真摯的便是那些留守兒童,因為他們是那么地思念父母。而后將好的作文展出或誦讀,讓全體學生都感受一個孩子對父母的真摯的感情。這樣所有的學生都深受感染,他們都會用一顆誠摯的心關心身邊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應當幫助、體貼父母不在身邊的同學,這樣,留守兒童也不再覺得自卑、孤獨了。
三、重活動,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學校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獨立生活教育等德育活動課,讓留守兒童從小樹立獨立自主的意識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有理想、守紀律,從小學法、懂法、守法,學會感恩父母、老師和社會,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在班級中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讓留守兒童的身心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健康發(fā)展。一是堅持主題教育活動,讓留守兒童在活動中得到快樂。如組織留守兒童開展以“我是留守兒童,我要快樂生活”等主題的演講比賽,幫助留守兒童樹立信心,學會獨立生活,快樂過好每一天。二是堅持文體娛樂活動,讓留守兒童在團結友愛互助合作中得到快樂。如通過歌詠比賽、乒乓球比賽等活動,使留守兒童在展示才華、鍛煉身體、增長知識的文體活動中,培養(yǎng)團結互助、力求上進的思想情操。三是堅持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讓留守兒童在革命傳統(tǒng)洗禮中得到快樂。如通過唱革命歌曲、演講等活動,激發(fā)留守兒童愛國熱情和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四是堅持道德踐行活動,讓留守兒童在文明誠信中得到快樂。如通過組織留守兒童開展“雷鋒在行動”“好習慣從點滴養(yǎng)成”等活動,使其在親身體驗、道德踐行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五是堅持綜合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在崇尚科學中得到快樂。如通過組織留守兒童開展小發(fā)明、小設計、小制作等活動,在綜合實踐中培養(yǎng)其愛科學、信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
總之,留守兒童的教育是一項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教師在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四方關愛力量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要與留守兒童多溝通,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愛,在多種活動中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才能解決留守兒童的一些問題,從而使外出務工人員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安遠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