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涓涓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層層推進,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杠桿,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應在遵循語文學科自身規律的前提下,適時、有效地運用教學評價,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的興趣,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從而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
一、啟發類評價語言,一石激起千層浪
“平庸的教師只是敘述,較好的教師是講解,優秀的教師是示范,偉大的教師是啟發。”古人云:“令人驚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這些話語如出一轍地道出了為師的真諦,就是在教學時用語言為學生們點亮一盞燈。在教學《竊讀記》一課時,筆者直入主題,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們讀課題后說:“大家讀得真整齊,讀了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馬上就有學生舉手:“‘竊讀是什么意思?”“是誰在竊讀?在什么時候竊讀呢?”“她是怎樣竊讀的?”“她為什么要竊讀?”“竊讀的滋味是什么樣的?”……
學生們的思維高速運轉,由疑而入,整節課學生們都處于解決問題的興奮與喜悅中,精彩的發言不停涌現,教室里不時響起陣陣掌聲,直到下課鈴聲響了,學生們還意猶未盡。
二、賞識類評價語言,斗志昂揚信心足
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曾說:“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贊美。”每個人都有被尊重、被認可的精神需求。心靈如水晶般純凈透明的學生們,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要用毫不吝嗇的賞識評價語言來呵護學生的成長,讓自信在學生的心田生根、發芽……因此,每每有學生準確地說出大家共同探討的問題答案時,筆者總會由衷地贊嘆:“你的見識真廣,懂得這么多知識,我為你感到驕傲!”這樣的評價語言充滿關愛,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在肯定他們,之后,學生每次的回答給我帶來了很多的驚喜!
三、鼓勵類評價語言,春風化雨暖人心
“良言一句三冬暖”,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句不經意的評語,至少會左右學生那一堂課的聽課情緒,甚至會影響他們對語文學科的熱愛。因此,教學評價語言應該要充滿激勵、愛心和智慧的牽引,充滿濃濃的人文關懷。筆者班上有一個叫娜娜的女學生,文靜秀氣,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困難,成績也不是很理想,導致其非常自卑。上語文課時,她的目光總是躲閃游離,就更別提舉手回答問題了。在一次語文課上,筆者有意站在她身邊,點兵點將請她拼讀一個詞語,她扭扭捏捏地站起來,雙手局促不安地搓著衣服,拼讀詞語的聲音細如蚊子,同學們根本聽不清。筆者示意她坐下,欣喜地說:“娜娜的拼讀完全正確,而且聲音非常好聽,真好!如果下次回答問題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說也奇怪,從那尷尬的點名答題以后,娜娜慢慢地開始主動舉手答題了,聲音也是擲地有聲……
四、勸誡類評價語言,幽默風趣促警醒
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曾有研究證明: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更能為人接受。特別是針對在課堂上需要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使用幽默風趣的評價語言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記得有一回筆者下午的第一節課,鈴聲停了,值日生喊了“起立”之后,有部分學生慢騰騰地站起來,甚至還有學生不停地揉自己朦朧的睡眼,極力掙扎著讓自己站起來……見此情景,我示意學生們坐下,說:“喲,這可不好,都還沒睡醒呢,再來一次!”值日生第二次喊“起立”后,情況稍微有所好轉,我又順勢說:“這回清醒一點點了,咱們再來一次!”直到學生們第三次站直了,我清了清嗓子,慢條斯理地說:“這回都睡醒了,咱們正式開始上課!”底下的學生忍不住笑出聲來了,我沒有再批評他們,但那一節課下來卻沒有人再打瞌睡。
五、反思類評價語言,智慧創新提發展
世界上成功的經驗大多是相似的,失敗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從失敗的教訓中學到的東西,往往要比從成功的經驗中學到的多,在求異和摒棄的同時,使人一步步走向成熟、趨于完美。在一次寫字課上,有幾個男生,貪圖完成任務,“三下五除二”就寫完了規定要寫的字,我走下去一一檢查,看著那“龍飛鳳舞”的字跡氣不打一處來。剛要動怒,又馬上改變了主意,不急不慢地說:“古人張旭喝了酒寫出的草書流傳千古,大家一起來欣賞這幾幅作品,看看這樣的字能永傳美名嗎?”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有時遇到學生們答不上來的題,我會細細地叮囑:“這是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其中包含著許多豐富的知識,建議同學課后查找相關書籍或者是自主上網查找資料,看看誰的收獲最多。”只要堅持做,你就會發覺學生們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將提升得很快。
總之,教師的課堂評價語是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調味劑”,它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做的是綠葉的事業,只要我們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工作,讓小評價發揮出巨大的作用,那么,明天的花將會更加艷麗地盛開!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韶山南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