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蓉
思維導圖是英國思維學家東尼·博贊創建的。簡單地講,思維導圖利用多彩的線條將濃縮的關鍵詞條、簡單圖案或文字符號分門別類地串起來,枯燥的信息一條一條被生動地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網絡,這樣的思維導圖具有形象性、發散性、趣味性的特點,更易于人的記憶和思考。因此思維導圖也可以說是一種適用性極強的學習工具。
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易于理解的數學知識。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設計課堂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靈活掌握數學知識,也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培養。特別是在單元復習課中,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可以讓數學知識在頭腦中更系統化、條理化,學生學起數學來也就可以事半功倍了。在此,我以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小數乘法》單元復習課繪制的“小數乘法”為主題的思維導圖為例進行闡述。
一、明確并繪制主題
一幅思維導圖只能有一個主題關鍵詞,所以單元復習時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或一道題目,來展開全面系統的復習,在已有數學經驗的基礎上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通過聯想以生成新的知識生長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三單元學習的是小數乘法,因此就是以“小數乘法”為主題的思維導圖。 既然明確了主題,接下來就是主題的繪制。和我們一般的做筆記有所不同的是,思維導圖的主題是在橫放著紙的中間位置,由中間到四周去發散描繪。這樣繪制是為了幫助繪制和閱讀思維導圖的學生輕松地把握住重點。
二、歸納并繪制關鍵分支
主題確定繪制完成,就該確定思維導圖的分支了。無論是直接與思維導圖主題相連的一級分支,還是與一級分支相連的二級分支,都是由關鍵詞組成的。那該如何尋找關鍵詞呢?我們可以通過聯系來尋找思維導圖的關鍵詞。關鍵詞可以是一個詞語,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形甚至是一個簡單的符號;可以從書中去尋找,可以自己創造,最主要的就是這個關鍵詞要能表達出繪制者想代表的意思。
以繪制“小數乘法”為主題的思維導圖為例,“關于小數乘法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很多學生都說:“談到小數乘法,我們必須知道小數乘法表示什么。”這是指小數乘法的意義。
“小數點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是指小數乘法的一個規律。
“我們還學習了乘數的小數位數之和等于積的小數位數。”是的,這也是小數乘法的一個規律。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小數乘以小數,還有小數乘以整數。”這是小數乘法的計算分類。
“還有當一個乘數大于1時,積大于另一個乘數;一個乘數等于1時,積等于另一個乘數;一個乘數小于1時,積小于另一個乘數。”這是有關積與乘數的大小關系。
“這個單元里面還涉及了小數的乘加、乘減混合運算,還有簡便運算。”這些都是小數乘法的應用。
在學生回憶有關小數乘法的知識點時,教師再從旁加以提煉、總結,關鍵詞也就呼之欲出了。
三、梳理分支,繼續繪制二級分支以及次級分支
關鍵詞找好了,接下來就是圍繞這些關鍵詞梳理出思維導圖的二級分支。我們必須認真辨別出這些關鍵詞在思維導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所處位置的先后順序也就有所不同了。把與主題關系最為密切的作為第一分支最先繪制,然后以第一分支為中心,把與它們直接相關的關鍵詞寫在第二分支上,然后再以第二分支為中心畫第三分支……這樣思維導圖就能形成一個由中心到四周的網狀結構了。
在學生回答中,找出了有關小數乘法的一級關鍵詞:“意義”“規律”“計算”“積與乘數的關系”“應用”,所以接下來就讓學生繼續根據一級關鍵詞,和組內同學一道動腦動手尋找梳理二、三級關鍵詞,最終形成網絡。但在此間,注意提醒學生能用符號描述的,就不用圖形描述;能用圖形描述的就不用字詞描述,能用字詞描述的就不用一句話來描述,旨在精簡思維導圖,讓閱讀的人一目了然。
四、涂色區分
思維導圖的網狀結構出爐,接下來就需要將其涂色區分了。通過涂色,我們會讓思維導圖更好看,從而刺激大腦。在涂色時一定要注意讓每一級分支有所區別。
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對知識點的鞏固、梳理、記憶的過程。由于每個人的思維結構、認知結構、個人喜好不同,最后制作完成的思維導圖也是各具特色,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更是彰顯個性。學生通過思維火花碰撞、獨立思考、討論獲得的知識,比教師講授獲得的知識更易于鞏固、掌握。所以在復習課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使我們的復習教學更加事半功倍。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馬鞍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