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軍
摘要:在當今天的教學環境下,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往往容易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出現難以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的情況。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著重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結合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實際要求,改變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以人為本,打造多樣化的歷史課堂,促進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歷史 課堂教學 歷史興趣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各界對中學歷史教學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加強學生歷史課程的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而且對學生的知識面也是一種有效地拓展。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趣味性,不僅可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還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新課改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學上要選用相對靈活的教學方式,進而滿足歷史教學的實際需要,保障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能夠良好地進行。
一、運用靈活的、富有活力的導入方式
面對充滿活力的初中生,教師同樣要具備一定的活力,活躍課堂氣氛、感染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具有相當的熱情,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充滿活力地融入歷史學習之中。導語是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它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們都知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以往的歷史教學中,教師通常隨意地用只言片語導入新課,學生聽起來會十分枯燥,注意力難以集中,導致課堂教學不能順利的進行下去。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采用富有活力的方式導入新課,從而引起學生們的共鳴,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獲得不錯的成效。
例如,在學習侵華戰爭的時候,教師可以先不要進行課堂的教學,而是播放國慶閱兵式上的壯觀場景片段的視頻以此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一排排整齊的、斗志昂揚的隊伍,一列列勇敢、無畏的戰士,使學生的內心感到極大的震撼。此時,學生的激情與熱血得到了點燃,我再對學生進行提問:“在侵華戰爭中全面抗戰是指哪幾個戰役的打響?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并找出答案?!睂W生都會認真地閱讀課文,并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后,教師再和學生一起分析事情的原因、經過以及結果。這一節課下來,學生注意力都會很集中,并積極回答問題,全身心地融入到歷史的學習當中。顯而易見,靈活且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導入方式可以使課堂充滿活力,同時可以充分帶動學生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調動他們探究歷史知識的欲望,使他們熱愛歷史。所以,豐富的導入方式是搭建興趣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的歷史教學過程當中,老教師要對導入新課這一方面不斷進行分析和研究,爭取使課堂教學能夠逐步推進并且環環緊扣,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不至于出現精神的空檔,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分散。
二、學生視野拓展的重要性
初中歷史的課程內容包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及文化內涵,其中更有著人類的智慧以及精神,所以說歷史是一門非常值得學生學習、探索的科目。但是,由于受以往教學觀念以及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往往會讓學生用死記硬背來記一連串的歷史事件和相應的歷史數字,從而使很有意義的歷史課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升,教學質量直線下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通過講述歷史故事和名人軼事來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地投入歷史的學習當中。
例如,在學習《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這一課時,老師在上課前進行導入工作時,可以先向學生講述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釣魚島事件,告訴學生釣魚島是中國的,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感以及榮辱意識,再由此講述課堂的教學內容,強調中日之間的矛盾由來,在講述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以及南京大屠殺等一系列事件,在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內容的過程當中用講述歷史事件的方式吸引學生。此時,學生的注意力被極大程度地吸引過來了,從而引發他們繼續探究《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這一課的興趣。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針對抗日戰爭的背景、中國當時國內的情況以及這場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等進行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分析當時中國的情況并與現在的中國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明白只有振興民族、壯大國家,才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少年強,則國強,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要好好學習,讓祖國更好、更快地發展。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要積極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不退讓。如此不但使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得到培養,而且還可以更深層次地讓學生理解到努力學習的重要性,樹立自己以后建設祖國的信念以及決心。
這樣的一節課結束后,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會非常的高。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經常的使用鼓勵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并提出疑惑,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提升,最終提高學生對歷史問題的分析及探究能力,讓初中的歷史教學成為學生們了解更廣闊世界的一個平臺。
三、多媒體的運用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數字化的社會,多媒體教學已經滲入到各個學科的教學課堂,初中生在思維特點上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認識處于感性認識階段,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教學內容。在教學中運用投影、錄音等多媒體手段,讓無聲的文字變的有聲,無色的圖片變得有色,靜止的圖片變成立體的、活動的。學生的聽覺以及視覺得到刺激,在學生的腦海里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畫卷,使學生的感性認識得到鍛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會感到學習內容枯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輝煌的隋唐文化》時,利用多媒體把隋唐時期優秀的作品充分展示出來,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同時還有一些優秀的繪畫作品,像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像》《步輦圖》,吳道子的《松子天王圖》等,讓學生直觀的感覺到隋唐時期文化的繁榮。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而且還對學生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有深刻意義。
四、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
歷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科目,它的內容極為豐富,我們學習歷史不能只是限制在記憶歷史事件、學會歷史知識方面,而是從發生的歷史事件中總結經驗,學習前人的智慧,進而促使我們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所以,初中歷史教學是中學教學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在初中的歷史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把歷史和生活緊密聯系。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從多方面著手,開展一系列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不僅能動腦還可以動手。
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本地的博物館,在觀賞一系列古物的同時了解其在歷史長河中經歷的一系列事件,體驗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奧和悠久。比如,一名學生發現了一個冰裂紋的瓷器,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下其由來,以及在瓷器盛行的年代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幫助學生記憶。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一場歷史的知識比賽,教師出題,學生搶答的方式進行。
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方面地去發掘學生學習興趣的源頭,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興趣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致,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習興趣提升了,他們的學習成績才可以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孫冬冬.初中歷史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習興趣[J].新課程,2011,(11):56-57.
[2]楊普英.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探[J].讀寫算,2014,(08):228-229.
[3]伊桂茹.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2,(0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