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宇輝
摘 要: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將環保理念滲透到學生思想中,而化學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環保理念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多媒體教學以及生活實踐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從而提高學生在化學應用中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綠色化學理念;初中化學教學;環保意識
化學工業是我國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化學工業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益處,但化學工業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視的。綠色化學理念是從環保角度出發產生的一種理念[1]。其重視任何化學活動中的環保工作,并盡可能地降低化學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在初中化學教學階段,學生開始接觸化學。在這一階段,教師應該采用綠色化學理念進行教學,讓學生熟悉在化學活動中如何保護環境。
1.理論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
環境污染主要是化學污染所致。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化學教學章節的內容,聯系環境污染的類型進行的化學對環境的影響的講解。例如,化學中的空氣組成內容章節,要將其與大氣污染相結合教學。大氣污染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也是學生最容易接觸的污染問題。而空氣污染的產生源頭有多個,污染的化學物質有很多種,包括汽車排出尾氣中的污染氣體、生產時排出的尾氣中的污染氣體成分等。教師要注意講解污染氣體成分、排放源頭、污染結果以及酸雨產生的過程等。同時可將化學教學內容擴展到預防、治理污染方面,從而培養學生的防治污染、保護環境意識。另外,雖然CO2并非有毒氣體,但其可造成溫室效應[2]。因此,在融入綠色化學理念時,不僅要強調有毒物質的污染,還要說明無毒氣體對環境的危害,從而讓學生對化學與環境之間的影響認識更加全面、深刻。
2.實驗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
初中的化學教學主要有兩個部分,即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中,可以融入綠色化學理念。例如,在引導學生制取氧氣時,讓學生列出制取氧氣的方程式,從中選擇污染排放最少的氧氣生成途徑。設置問題:H2O2+MnO2和KClO3+MnO2制取氧氣的優劣,讓學生學會在化學實驗中辨別污染源。同時設置Cl2污染環境的化學反應過程的相關問題。在這一實驗中,學生不僅了解生成氧氣的化學反應過程,同時還學習到Cl2如何對空氣產生污染,從而達到在教學中將化學教學和綠色化學理念融合的目的。在S和O2的實驗中(S在空氣中燃燒),因產生的SO2是污染物,因此要指導學生盡量少用含硫的物質。同時,在實驗時,要使用堿性物質中和SO2,防止其污染環境。這不僅讓學生有避免SO2污染環境意識,又讓學生掌握和實踐了防止污染的方法。
3.通過多媒體融入綠色化學理念
在化學實驗中,一些實驗操作難度高,對條件設備要求高,在實驗室的配備不能夠滿足實驗的情況下,可通過多媒體進行模擬實驗讓學生學習。另外,一些實驗本身具有危險性,基于保護學生的角度考慮,可進行模擬實驗。多媒體化學實驗案例觀看可以達到逼真的效果。另外,多媒體技術可以對化學反應進行模擬展示,顯示分子、原子的結合規律,從而能夠更加逼真地顯示化學變化過程。學生在觀看時能夠留下較深刻的印象,對化學變化有著更深刻的認識。例如,稀釋H2SO4實驗中,由于H2SO4本身具有高腐蝕性,基于安全考慮最好使用模擬實驗方法讓學生了解H2SO4的稀釋。模擬實驗的視頻可以顯示出稀釋H2SO4的過程,即使沒有接觸實驗,學生也能夠了解實驗流程及實驗現象。同時,在視頻中加入生活中的H2SO4污染現象、后果、防治方法等內容,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物質對環境的影響。
4.在實踐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
學習和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學生的認知離不開生活實踐,化學本身與生活密切聯系,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上課時,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化學污染事件,以便在課堂中共同探討化學的應用性及對環境的影響。例如,在學習有關H2O的內容時,讓學生舉例生活中所看到的水資源。一般情況下,學生接觸到的水有生活淡水、生活廢水、污染河水等。同時,組織學生學習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一般造成水污染的物質有污水中的堿、酸等物質以及重金屬如銅、汞等及其化合物。教師讓學生列舉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如日本水俁病等,讓學生對水污染引起的嚴重后果有一定的認識。
學生剛剛接觸化學時,往往會產生一定的興趣,因而在化學的學習中有一定的積極性。化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生活中的化學應用,還要讓學生了解化學引起的污染問題。因此,教師要在化學理論、實驗、實踐以及多媒體的教學環節中,將綠色化學理念進行融合,全面展示化學與環境的關聯,從而讓學生對化學的益處、害處都有初步的認識。全方位培養學生綠色化學的理念,提高對環保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孫 佳.初中“綠色化學”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 學理論,2014(33):245-246.
[2]桑海全.綠色理念背景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索[J].學周刊,2014(10):47.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源縣半江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