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萌芽》是左拉創作的一部描寫工人運動的經典著作。絕大多數研究者都是從自然主義的角度出發研究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及藝術成就?!睹妊俊飞婕傲舜罅總惱?、道德問題,本文試運用文學倫理學批評對《萌芽》中的整個罷工過程:罷工的開端、罷工的發展與罷工的結尾三個階段進行分析與解讀,進一步挖掘作品的內涵。
關鍵詞:《萌芽》;獸性因子;人性因子;倫理混亂
作者簡介:張薔,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1--02
《萌芽》是左拉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其家族史小說《盧貢——馬卡爾家族》的第十三部作品。《萌芽》自問世以來,評論界和讀者都對這部作品給予了充分肯定?!睹妊俊啡珪卜制邆€部分。開頭四部分是引子、開場、發展、深入,一步步描寫礦工反抗情緒的產生、擴大和高漲,第五部分是全書的高潮——罷工。后兩部分寫罷工的失敗經過和尾聲,全書形成一個整體。《萌芽》再現了罷工的整個過程,展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勞資矛盾,提出了尖銳的社會問題,產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本文試運用文學倫理學批評對《萌芽》中的整個罷工過程:罷工的開端、罷工的發展與罷工的結尾三個階段進行分析與解讀。
一、罷工的開端
伏安煤礦在主人公艾蒂安的到來之前是壓抑而平靜的。隨著艾蒂安的闖入,礦工們的思想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艾蒂安啟發了大多數礦工,慢慢喚醒著他們的人性因子,減少其獸性因子。
(一)工人的生活狀態
馬厄一家五口人都是伏安煤礦的工人。全家人只能擠在狹小的屋子里過著基本沒有隱私的生活?!八麄兠摰粢r衣,在睡意懵懂中方便起來,一點都不怕羞,那種心安理得、無拘無束的樣子就同一窩一起長大的小狗差不多?!盵1]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活的人們喪失了人性中的羞恥心,沒有了顧忌,漸漸地沒有了倫理意識。馬厄一家的生活狀態也代表了千千萬萬煤礦工人的生活狀況。而艾蒂安和他們不一樣,“他越來越感到礦工村里男女混居的情況傷透了他的心。”[2]他是理性的,他意識到了一家人擠在一處狹小的空間里生活無異于牲口被圈養,人過的是獸的生活。他在與馬厄一家的交談中提出了這一點,馬厄夫婦表示這種生活狀態是被迫的,無奈的。
(二)工人的工作狀態
再看工人們的工作狀態,在整部小說中,礦工被描寫成動物的次數非常多?!八麄兇┲”〉墓ぷ鞣?,凍得渾身發抖,在路上像羊群一樣懶散地走著?!盵3]這里的羊群不僅指礦工無休止的工作,更是指礦工們無力反抗的現狀?!懊旱V是永遠不會停工的,不管白天黑夜,總有一些人像螞蟻似的在甜菜地底下六百米深的地方啃著巖石?!盵4]工人們如同螞蟻一樣,是卑微的,瘦小的,力量弱小的?!八诟苫睿ü缮险礉M煤屑,滿肚子都是泥漿,簡直像一匹拉車的母馬,她四肢著地,推著車往前走?!盵5]作家左拉將工人寫成羊、螞蟻和母馬,這三種動物都是相對弱小的、受奴役的、苦命的。礦工在煤礦中遭到了非人的待遇,在危險而隱蔽的地下工作,人像動物一樣使出自己的全部力氣在煤礦工作,卻換來微薄的收入與貧苦的生活。
(三)罷工的導火索
工人們被局限在狹窄的空間,日復一日地被資方所壓榨與剝削,成功地被馴服與奴化。因此即使過著貧苦的生活,像牛馬般做著繁重的勞動,卻害怕資方的權威,不敢反抗上級,重新開始另一種生活。而艾蒂安和他們不一樣,他是國際工人聯合會的成員,他跟隨當時有著先進思想的人物普呂沙爾學習。艾蒂安經常與馬厄一家及其他工人交談,用自己的先進思想去影響工人,去喚醒他們的人性因子。讓他們意識到男女不應該混居,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隱私,意識到他們就像牲口在工作,毫無尊嚴與價值可言。
工人們在艾蒂安的啟發下,漸漸發出了窩在心里的怒火。艾蒂安喚醒了他們心中淹沒已久的反抗與斗爭意識,不能繼續過當下的黑暗生活,而是要通過大家的努力過上新生活。當工人們得知蒙蘇的資方故意減少工人工資,宣布實行新的工資制度時,全都怒不可遏,接下來礦井爆出的事故順利成為罷工的導火索。
二、罷工的發展
在萬利酒館,大家做出了罷工的決定。但是工人們對于罷工的決定沒有理智的看法,沒有想清楚罷工到底能不能解決當下的問題。整個罷工過程體現了倫理混亂,工人們像動物一樣瘋狂地攻擊同類,而 不是理智地處理問題。
(一)談判與秘密會議
罷工后的工人們沒有錢吃飯,只能變賣家里的物件勉強維持生活,苦不堪言。冬天的來臨,寒冷的加劇促使工人們找資方談判。艾蒂安和工人們挑選了馬厄作為工人代表去與資方埃內博先生談判,但資方不肯做出讓步,談判失敗。過了半月,在仙樂舞廳又召開了秘密會議,這次,是由普呂沙爾做演講,宣揚了加入“國際”的偉大與好處。工人們沒有聽明白他所宣揚的那一套理論,在混亂中,全部加入了“國際”組織。可是普呂沙爾沒有對這次罷工的行動作出進一步的指示,廣大工人們依然還在受凍挨餓。
艾蒂安在喚醒工人們的理性意志后,就領導工人們進行罷工斗爭,但是罷工的整個過程中,基本都是依照艾蒂安的意志行事,工人們沒有自己對于罷工的見解與看法,工人們能接觸到的先進思想只能來自于艾蒂安,而艾蒂安能夠傳達的信息也是非常有限的。工人們骨子里還是對于罷工行動沒有十足的把握,寄希望與能和資方達成共識,不再挨餓受凍,沒有想到罷工的意義與長遠的打算。在與資方埃內博的談判中,馬厄曾說:“這不是什么鬧事者的造反,也不是什么居心不良的人故意搗亂。我們只想討個公道,讓我們每天至少能吃上面包的時候了?!盵6]
這段話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聲,工人們跟著艾蒂安罷工不是為了爭取與現在完全不同的新生活,而只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這更多地體現了工人們獸性因子中的自然意志,而非理性意志。所以注定了這場罷工的失敗。
(二)罷工高潮
在得知讓—巴爾的煤礦有礦工下井干活后,伏安煤礦的工人們怒不可遏,決定去懲罰那些擅自下井的工人。婦女們一個個激動得發狂,提出一些喪心病狂的建議,失去了理智。正如作品中所預測到那樣,“平民百姓會像脫韁的野馬似的,像現在這樣在路上狂奔亂跑;女人們到時候會大聲吼叫,男人們會像狼一樣張口咬人”[7]。礦工們又恢復了原有的獸性,像失控的野馬,像惡狠狠的狼。
他們瘋狂地侮辱、毆打復工的礦工,肆意地破壞機器設備,所到之處一片狼藉。當梅格拉從房頂上滾下來摔死時,罷工的婦女一見到流血,竟然一個個是那樣的如醉如癡。不僅如此,她們還像母狼一樣,圍住那具尚具余溫的尸體,一邊嗅一邊打轉,尋找凌辱尸體的辦法,最后閹割了梅格拉。對死者的閹割是她們唯一能夠發泄心頭之恨的手段,但她們處在狂熱的復仇快感中,絲毫沒有感是不是不道德。充分體現了工人的野蠻與愚昧,此時的礦工們已完全喪失了人性。事情的發展早已超出了艾蒂安的控制。動物間的殘殺使人與人之間的倫理規則蕩然無存,早前被艾蒂安喚醒的人性因子也不復存在。
三、罷工的結尾
煤礦公司見到工人不肯放棄,又從比利時雇來礦工,由軍警保護,強行恢復生產。上萬個工人前往制止,與軍警發生了沖突,他們面對軍警的刺刀,毫無懼色,結果在軍警的槍下胡亂逃竄,血肉模糊。罷工失敗后,礦工們迫于暴力和饑餓,只能回到礦井干活。主張無政府主義者蘇瓦林破壞了防水井壁,造成了水淹巷道,十多個礦工慘死井底。艾蒂安收到了普呂沙爾的來信,離開了蒙蘇。罷工失敗的原因離不開環境和遺傳因素的影響,除此之外,倫理混亂也是導致其失敗的重要原因。
罷工斗爭是講求倫理規則與倫理秩序的。在罷工過程中,礦工們的動物似的野蠻殺戮行為是不符合倫理規則的。艾蒂安雖然喚醒了礦工們的人性因子,但在礦工身上的獸性因子遠遠大于人性因子,因此,礦工們完全失去了控制與理智,不講組織和紀律,不聽從艾蒂安的指揮和領導,只顧瘋狂地打打殺殺。整個罷工過程中,資方只有非常小部分人員傷亡,礦工們打傷的大部分是復工的工人,他們本是站在同一個隊伍,礦工卻對他們下手,違背了倫理道德。礦工群體是罷工的主體,主體的不受控必然導致罷工的失敗。
“倫理選擇使人真正脫離了低等生物界,變成了與野獸相區別的、倫理的存在?!盵8]人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才使自身區別于獸,而伏安煤礦的資方卻想方設法將礦工變成了獸。資方為礦工們提供狹窄的居住環境與非人的工作環境,讓礦工禁錮在煤礦,拼命地勞動,喪失思考的能力。資方在礦工的管理中也異常兇狠,以減少工錢來威脅造反的礦工,慢慢地將一輩一輩的人馴服。從倫理的角度看,資方是不人道的,左拉通過這種將人獸性化的描寫猛烈抨擊了資產階級的狡詐與卑鄙,更是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陰暗面。
注釋:
[1][法]左拉著,符錦勇譯,《萌芽》,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第14頁。
[2][法]左拉著,符錦勇譯,《萌芽》,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第140頁。
[3][法]左拉著,符錦勇譯,《萌芽》,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第19頁。
[4][法]左拉著,符錦勇譯,《萌芽》,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第54頁。
[5][法]左拉著,符錦勇譯,《萌芽》,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第259頁。
[6][法] 左拉著,符錦勇譯,《萌芽》,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第183頁。
[7][法] 左拉著,符錦勇譯,《萌芽》,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第292頁。
[8]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倫理選擇與斯芬克斯因子》,《外國文學研究》,2011年第6期,第1頁。
參考文獻:
[1]劉艷青:《〈萌芽〉自然主義風格評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2]梁異華:《工人運動的頌歌——〈萌芽〉與〈母親〉比較》,《華中師范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1期。
[3]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基本理論與術語》,《外國文學研究》,2010年第1期。
[4][法]左拉著,符錦勇譯,《萌芽》,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
[5]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倫理選擇與斯芬克斯因子》,《外國文學研究》,2011年第6期。
[6]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7]陳穗湘:《試論<萌芽>人物的獸性化描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