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素玉
【摘要】數學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同于我們常談的語文表達,數學表達水平的高低是體現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重要標志,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參照。小學數學教師應對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付以充分的重視,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講授的同時,將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做以培養。筆者在本文中對培養小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工作思考做以淺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語言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175-01
新時代條件下,小學數學這門科目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重點改革課程。然而,這并不是因為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中存在著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是因為小學數學這門科目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而言具有重要的鋪墊作用。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是其他多門課程學習的基礎,小學數學課程因為此重要作用,才被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作為重點課程來進行改革。筆者認為,于小學生而言,提高其數學學習能力的首要工作是為他們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從而使學生在正確的觀念引導之下,形成用數學語言進行溝通的習慣,從而更好地進行數學的學習。數學語言是一門特殊的語言,具有準確、嚴密、簡明的特點,它是數學思維的表達工具,是傳輸科學的數學思想所使用的語言,它包含著多方面的內容,如敘述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等等。培養小學生使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實質上是提高學生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筆者就對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理論依據
理論與實踐是兩個交互的促進過程,小學數學教師若想要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對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進行引導和教授,應在相關的理論指導上開展相關的教育工作,通過查詢相關資料,筆者在此對能夠指引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理論做以簡單敘述。
1.心理教育理論
(1)思維與語言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著名的前蘇聯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曾提出,思維與語言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語言作為思維的工具,能夠將個體的思維進行表達,對思維具有概括和調節的作用,個體需要借助語言才能夠對事物進行抽象和概括。思維作為語言的輔助,能夠促進語言的發展,是語言更加的規范、嚴謹。
(2)語言是學生內部智力活動進行表達的工具,學生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均離不開語言的輔助。心理學家加里培林關于心智活動的五階段理論提出,智力的發展需要經過活動的定向基礎階段、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有聲言語階段、無聲的“外部”言語階段、內部言語階段五個時期。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也曾提出語言是智力發展的促進者。 2.現代教育理論。
(1)從創新教育理論的角度來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應首先為學生創建一個自由的、少束縛的學習環境,為學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提供機會。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能夠有效的促進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的轉變,將學生在課堂之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從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表達創新能力。
(2)從個體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應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能夠體現出教師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從語言表達的層面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表達能力、個性發展等提供機會,使學生在數學語言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成長和發展。
(3)從多元智力理論的角度來看,著名的教育研究者加德納認為,語言歷來就是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語言的存在證明著人與動物的明顯不同,是人類智能的“卓越范例”。語言能夠促進個體各項技能的發展,數學語言的發展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更加規范的數學思維,從而使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之中能夠取得更高的成效。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實踐建議
1.發揮好教師的示范作用。教師的示范作用對于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小學生而言,心智尚不成熟的他們認為,人民教師這個高尚的職業需要非常權威的人才能夠擔任,從而產生一種“教師的話就是‘圣旨”的現象。然而實際上,小學數學的教學并不是軍隊中的訓練,小學數學教師也并不會像皇帝那樣對學生呼來喝去。但是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充分發揮好自身在學生面前的“權威性”,為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積極的榜樣,供學生進行模仿和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語言,是用以記述個體在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分析、解答時所運用的媒介,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上對小學生進行規范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初接觸這門精密的知識時,就能夠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形成正確的認識,從而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之中能夠更加具有成效。
2.為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我們在上文中提到過,理論與實踐是兩個交互的促進過程,教師的示范、理論的教學都需要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有所運用才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小學生數學語言練習的機會,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活動形式來為學生提供。筆者在此對一種常用的活動形式進行介紹:式子填空。這種填空訓練不同于我們常見的填空題,一般填空題都是要求學生通過對題目的分析將答案填入式子,這種填空訓練則是要求學生將得出答案的過程進行填空,從而幫助教師對學生的思維進行了解,幫助學生鞏固其數學的思維。例如在學完“有余數的除法”之后,我們可以向學生提問“15÷4=__”,依據學生的思考過程,我們在為學生提供“因為12÷4=__,所以15÷4=__……__”。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舉例,然而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這卻能夠幫助他們進行思考,促使他們得出正確的答案,并通過規范的數學語言進行展示。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對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行關注,通過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為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提供能力培養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對自身的數學語言表達有所關注,從而在不斷的學習之中提高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使數學學習的知識能夠更好地在自身的實踐之中進行運用。
參考文獻:
[1]隋憲軍.小學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2016
[2]王天福.淺談小學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旬刊,2010
[3]馬茲玉.淺談小學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策略[J].速讀旬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