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字是語言的記錄符號,也是人類文化的載體。漢字是表意文字,我們可以通過漢字的字形一窺漢字的理據性及其背后的文化?!墩f文解字》作為中國第一部系統分析字形和來源的字典,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鏡子。
關鍵詞:說文解字;字形;文化;理據性
作者簡介:張家甜(1993-),女,漢族,山西長治人,中國傳媒大學文字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字學。
[中圖分類號]:H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2--02
《說文解字》的存在,讓我們可以看到系統的小篆形體,小篆在漢字形體的轉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這些小篆字形,我們得以窺看文字背后的文化和理據性。
一、從寸看法度
《說文解字》:“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從又從一。”可以看出,寸是指事字,小篆字形中,“又”象手形,“一”指手腕下一寸之處,距離手腕一寸長的部位我們叫做“寸口”,簡稱“寸”。實際上在尋找穴位時,每個人穴位的位置雖然相同,但個人手指的大小、寬度不同,確定穴位必須用自己的手指。因此寸也就有了分寸、標準、規范和法度的意思?!墩f文解字》中帶“寸”的字,則大都有分寸、法度的意思。如:
《說文解字》:“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可以看出,寺是指有法度的地方,最有法度的地方莫過于政府的辦公機構,所以古代官員任職的地方則通稱寺,如“大理寺”,是審核刑獄案件的機構,至于寺廟的含義則是后來發展出來的,寺廟是出家之人念經拜佛的地方,有其規矩和制度,說到底也是有法度的地方。
《說文解字》:“導,引也。”從小篆字形可以看出,一個人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所以需要引導,有了分寸和法度的引導才能確保不導入歧途,所以導字下面由最開始的止演變為寸,更好地履行了漢字的表意職能。如現漢中“導師”一詞,也保留了這個意思。
《說文解字》:“封,爵諸侯之土也。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可以看出,封本來的意思,是君王把土地賞賜給大臣,這賞賜不是隨意賞的,也有其相應的法度和規矩,如公侯可以賞百里,伯只有七十里等。也就是說封是論功行賞,是按照一套規章制度下來的獎賞。
二、從女字看女子地位
《說文解字》:“女,婦人也。象形。”即女字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個雙手交叉,跪在地上的女子的形狀。其本義就是女子,而后引申出女兒等義。從其字形可以看出,女子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而現代漢語中存在的“女流之輩”一詞,含輕蔑義,暗示了社會上男女不平等的現象。從《說文解字》帶女字的文字中也可以窺見一斑,如:
《說文解字》:“婦,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從婦字的字形也可以看出古代婦女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服也,指服侍男人,服從男人。點出女子的社會地位,女子是男子的附庸,依附于男人,所以要三從四德,順從服從。持帚灑掃,指拿掃帚掃地,則點出了女子的社會角色,指出婦女日常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家務,也點出了古代男主外,女主內的普遍格局。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古代女子的社會地位低下,處于弱勢。
《說文解字》:“如,從隨也。[注]徐鍇曰:‘女子從父之教,從夫之命,故從口,會意”可看出,如的意思即聽從,跟隨。如《左傳·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逼渲械娜缇褪且勒枕槒牡囊馑?,詞語中“如意”、“如法炮制”等詞,皆為依照順從意。如字從口從女,則反映了“三從”的習俗,古代女子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可見“如”就是女子生來的命運,必須要順從,聽從。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女子社會地位的低下。而由聽從、跟隨的含義,引申出相似、像、往、到、去等含義,如《列子·湯問》:“日初出大如車蓋?!奔聪瘛⑼狻,F代漢語中的“如同,字如其人”等皆是此義?!妒酚洝ろ椨鸨炯o》:“坐須臾,沛公起如廁?!敝械娜鐒t是去的含義,意為去廁所。
《說文解字》:“婢,女之卑者也”婢為女子當中地位尤為卑下的人,通常指受役使的女子,古代罪人的眷屬沒入宮中為婢。
《說文解字》:“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周禮》曰:‘其奴,男子入于辠隸,女子入于舂藁。[注]臣鉉等曰:又,手也,持事者也?!奔磁`中,男的交給負責差役的官員,女的交給負責舂米炊煮和種菜采集的官員。奴字從女從又,指用手掠奪女子。還有一種說法,是指女奴從事勞動。因為奴地位低賤,所以后來也可用來謙稱,如古代的年輕女子喜歡稱自己為奴家。而發展到現代,則產生了新的詞語,如“房奴、車奴、卡奴”等。
由于古代女子社會地位低下,所以一些帶有女字旁的字都有不好的含義,如:
《說文解字》:“奸,犯淫也?!贝俗种^犯奸淫之罪。即男女間發生不正當的性關系,后來由此引申出虛假、狡詐、邪惡的意思,如狼狽為奸、奸細、漢奸等。
《說文解字》:“妨,害也。”如《國語·越語》:“將妨于國家?!笔俏:?,阻礙的意思。如現代漢語中有妨礙一詞。
《說文解字》:“妒,婦妒夫也?!北玖x指婦女妒忌丈夫,后來引申成妒忌他人。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妝成每被秋娘妒”。
三、從八看別
《說文解字》:“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币簿褪钦f,八的本義是分別,雖然現在是指數字,但是分別的意思在一些漢字中還是存在的。
《說文解字》:“分,別也。從八從刀,刀以分別物也。”從字形可以看出,分就是用刀剖物,把東西分開的意思。如《荀子·禮論》:“然則何以分之?”其中分就是分開的意思。由分別的意思引申出區分、辨別的意思,如《論語·微子》:“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說文解字》:“公,平分也。從八從厶。八猶背也。韓非曰:背厶為公?!庇善椒侄a生公正義,公正的事情大家都認同,所以有了“公理、公道”,要想做到公正,必須讓大家都知道,所以有了“公開、公報、公然”。歷來朝廷、國家都是權利的代表,行使權利必須公平公正,所以“公”也是國家、朝廷、君王的代表,如:《漢書·楊惲傳》:“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以給公上?!边@里的公是國家或者朝廷的意思;《左傳·莊公十年》:“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這里的公指君上。國家事務叫公事,政府工作機關叫公家,古代有三公,現代有公安。
四、從吉看士
《說文解字》:“吉,善也。從士口?!奔坠俏闹校?,上是兵器,下是盛放兵器的器具。把兵器盛放在器中,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借此來表示吉祥。然而但從《說文解字》字形看,從士口,即士說出的話,這表示士說出的話是好的話,代表善,從一個側面反應,古代士這個階層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墩f文解字》:“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從一從十?!笨鬃釉唬骸巴剖弦粸槭俊?。”可知,士是會辦事的人,是能夠從繁雜的事物中抓到關鍵,歸納道理的人,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從歷史來看,“士”這個階層,上古為掌刑獄官員;商、西周、春秋則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稱?!稘h書·食貨志》:“學以居位曰士。”戰國時,則有所謂學士、方士、策士等,如以游說出名的策士張儀、蘇秦等。所謂“士農工商”四民,士是排第一位的。發展到今天,有了一批帶“士”的詞語,大多都是褒義或者中性的詞語。如帶有明顯贊譽色彩的“勇士、壯士、義士、名士”,中性色彩的一批類職業詞匯如“護士、戰士、上士、中士、下士學士、碩士、博士、院士”,雖然是中性詞,但人們往往對這樣的詞帶有一定敬重的心理,此外還有帶明顯尊敬色彩的“女士”。
從以上的一些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漢字從古演變而來,始終存在著一條發展脈絡,每一個漢字背后都隱含著一定的文化因素,不僅可以由此看出漢字的理據性,更能看到漢字背后所反映的時代和文化。而如果把這些都應用到現代漢語的漢字教學中,老師教學生習得漢字的同時,可以教授一些漢字背后的文化和理據,相信可以增加很多樂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體味漢字。
參考文獻:
[1]許慎、徐鉉:說文解字[M].中華書局.2013.7.
[2]馬芳:《說文解字·女部》的女性文化分析[J].作家,2009.(12).
[3]安麗榮:《說文解字》女部字的文化意蘊[J].滄桑.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