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玲
【中圖分類號】R5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2
結核性腦膜腦炎主要原因是因為結核桿菌的感染。近年來,該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顯著提高,許多結核性腦膜腦炎患者由于治療不及時導致發生生命危險[1]。臨床上,由于該疾病癥狀多樣,嚴重影響了醫生對于該疾病的診斷,加上結合桿菌不斷變異,導致結核性腦膜腦炎近年來的高死亡率[2]。該疾病已經嚴重威脅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了結核性腦膜腦炎的綜合治療效果,以便發現治療腦膜腦炎的有效方式,具體操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根據腰穿腦脊液的檢查診斷早期結合性腦膜腦炎,選取近兩年我院收治的結核性腦膜腦炎患者43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均被確診為結核性腦膜腦炎的患者,且患者沒有其他隱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等。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15例?;颊吣挲g在20歲到4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0.5±3.5)歲。患者病程在4~50天之間,入院后確診時間一般在2天到7天之間。
1.2 方法
治療過程中,醫生采用藥物治療方式,其中包括靜脈用藥(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在抗結核藥物治療基礎上,每天一次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給予10毫克的塞米松。至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另外,為保持患者顱水平,可以采用脫水降顱壓的方式降低患者顱壓。除了正常藥物治療之外,也要注意日常護理。以6個月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后,對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分析對比。
1.3 觀察指標
以患者的療效作為觀察指標,被分為:一次性治愈、復發后再治愈、無效。
其中,復發后再治愈復發的判定標準為患者再次恢復結核性腦膜腦炎臨床癥狀、腦脊液壓力上升到患病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最后的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用t來檢驗。若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進行治療后,有39例患者治愈,總治愈率為90.70%,其中一次性治愈患者有31例,復發后再治愈患者有8例。無效或者死亡的患者有4例,概率為9.3%。具體情況見表1、表2。
3.討論
結核性腦膜腦炎由于臨床癥狀的復雜多樣很容易影響醫生的診斷,這種情況嚴重延誤了病情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影響治療效果。尤其是我國農村地區,受醫療水平和經濟水平的限制,大多數患者在早期臨床癥狀顯現出來的時候,沒有引起重視,延誤了治療的先機[3]。即便是進醫院就診的患者,由于患者臨床癥狀表現沒有特異性,醫生也就不能及時確診,從而耽誤治療最佳時期[4]。
臨床上治療結核性腦膜腦炎的手段主要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一般包括一線抗結核藥物三聯或四聯療法。例如:(1)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2)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鏈霉素治療?;颊咭坏┐_診為結核性腦膜腦炎患者,醫護人員就要盡早采取治療手段,對患者施以藥物治療。第一周對患者進行抗結核治療,70%患者可以緩解[5]。第二周對患者進行抗結核治療,50%患者可以緩解。但是,當患者超過三周之后開始治療,治療效果就會很差,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患者死亡。因此,結核性腦膜腦炎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越早,治愈的希望就越大。
本研究主要研究分析了43例結核性腦膜腦炎患者的綜合治療效果,研究發現,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醫生應該積極尋求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對病情進行確診。
綜上所述,結核性腦膜腦炎患者應該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醫護人員應該加強對該疾病的認識,提高確診效率,從而挽救患者性命。
參考文獻
[1] 張誠.結核性腦膜腦炎臨床特點及死亡危險因素分析[J].醫學信息.2015,22(42):29.
[2] 48例結核性腦膜腦炎合并低鈉血癥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4,69(6):205.
[3] 高筱雅,陳暉、王慧杰.結核性腦膜腦炎脊液細胞學特點分析[J].醫學信息,2013,97(13):140-141.
[4] 吳茜.結核性腦膜腦炎合并急性粟粒型肺結核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醫學會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2014,35(27):101-103.
[5] 謝本維,郭曉東,李世學,等.西藏64例結合性腦膜炎臨床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10):1952-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