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琴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2
重癥胸部創傷是臨床常見的創傷類型,患者入院之后病情較為嚴重,需要盡快的進行急診手術治療,若不及時的治療就會導致患者由于循環功能出現障礙而死亡。重癥胸部創傷多是由于交通事故、高處墜落以及鈍/銳器打擊所導致,病情危重,患者還會伴發創傷性休克等并發癥,具有較高的死亡率[1]。本次研究主要對重癥胸部創傷合并創傷性急診手術護理效果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借鑒,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重癥胸部創傷合并創傷性休克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其中實驗組男女比例為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齡區間21~58歲,中位年齡(39.5±18.5)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齡區間22~59歲,中位年齡(40.5±18.5)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上述研究資料發現無明顯差異(P<0.05),表明研究資料一致性較好。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急診手術治療,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有效的搶救護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1.2.1 入院及時搶救
患者受傷之后病情發展迅速,需要及時的搶救,在未找到合適的血源之前應給予患者生理鹽水以及林格氏液靜脈滴注,幫助患者恢復血壓,待患者的血壓恢復正常之后逐漸減慢輸液速度,找到合適的血源之后立即輸血[2]。
1.2.2 麻醉處理
手術之前需要進行麻醉處理,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由于病情危急,護理人員需要協助麻醉師準備麻醉儀器以及麻醉藥物,氣管插管并正確擺放氣管以及導管之后配合麻醉師進行麻醉處理,要掌握麻藥的用法用量以及藥理,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1.2.3 急救處理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協助醫生進行急救處理,針對心臟受損的患者要及時的建立體外循環,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的延續。然后準備搶救器械,手術期間觀察并記錄患者的心率、血壓以及呼吸指標,針對異常情況應該告知醫生及時的進行搶救,根據患者的排尿量以及藥物使用情況測量其靜脈壓,然后合理的調整靜脈滴注的速度。手術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避免發生交叉感染,手術完成之后將患者安全送至病房,期間注意固定引流管并做好術后護理[3]。
1.3 療效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以及死亡率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資料
采用軟件為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救治成功率以及死亡率以[n(%)]表示, ?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為P<0.05。
2.結果
救治成功率以及死亡率比較發現,實驗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為(100.0%),高于對照組(92.5%);死亡率為(0.0%),低于對照組(7.5%),P<0.05。
3.討論
由于患者病情的不同以及受傷原因的不同,重癥胸部創傷可分為開放式損傷以及閉合式損傷,由于交通事故等導致患者胸膜被刺透稱為開放性損傷,而患者受到擠壓以及撞擊導致胸部內臟損傷成為閉合性損傷,兩種損傷形式均會導致患者循環功能出現障礙。該病起病較急,病情進展較快,需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搶救措施才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創傷之后所出現的創傷性休克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嚴重阻礙了其生活質量的提高。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原因分析為:在急診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配合醫生工作可最大程度上縮短手術時間,患者到達醫院之前護理人員幫助醫生將手術設備以及需要使用的麻醉藥物準備齊全并對儀器進行消毒,患者到達時應該立即將其送往急救室進行救治,首先配合麻醉醫生進行麻醉,然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建立靜脈通道準備輸液以及輸血。手術的過程中要謹遵醫囑進行操作,針對不清楚的地方要立即詢問,避免出現差錯,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針對不正常的指標要及時的調整,手術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避免造成交叉感染,手術結束之后要清點手術器械[4]。
綜上所述,對重癥胸部創傷合并創傷性休克患者在急診手術的過程中給予有效的護理配合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梁姣,王麗霞.重癥胸部創傷并創傷性休克急診手術的護理配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22):52-54.
[2]殷曉紅.重癥胸部創傷并創傷性休克的急診手術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0):218-219.
[3]羅軍民.急診手術治療重癥胸部創傷并創傷性休克效果評估[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8):132-132,133.
[4]吳一帆.急重癥胸部外傷患者的護理體會[J].醫療裝備,2015,28(9):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