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 思政部 新疆阿克蘇 843000)
摘要:在改革開放的歷史大背景之下,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迅猛,網絡科技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依然是發展綜合國力的關鍵,在培養高材生的時候,網絡教學成為了我們必須利用的模式。網絡有利有弊,如何正確認識其利弊并合理利用以發展高校教育成了一個重要課題。本文旨在對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學進行合理路徑的分析。
關鍵詞:網絡;高校教育;利弊平衡
0.前言
在進入二十世紀以后,網絡發展勢頭迅猛,互聯網經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網絡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一改變也直觀的對高校思政教學產生了影響。網絡走進課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但網絡本身是雙刃劍,有好有壞,只有聯系大背景找到合適的路徑,才能保證網絡發揮正確的作用。
一、網絡為高校思政教學帶來的影響
網絡本身是中性的,看人們如何利用它,發揮好的一面就可以產生積極影響,反之就會導致消極影響。這就要求師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學會合理利用網絡,以下具體闡釋網絡給高校思政教學帶來的影響:
(一)網絡為高校思政教學帶來的積極影響
網絡作為時代進步的象征,它的出現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高校思政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網絡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資源,來豐富課堂的內容,更充分的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在利用網絡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不斷進步。此外,老師通過網絡進行高校思政教學,很大程度上節省了時間,為學生和教師雙向互動過程提高了效率。多媒體設備的利用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學生也能更積極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和網絡的利用使學生和老師能夠利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實現自身的進步和發展,也使課堂變得不再單調乏味。
(二)網絡為高校思政教學帶來的消極影響
硬幣總有兩面,一件事也需要我們用辯證的思維看待,不能簡單的肯定或否定。這就關鍵在于人們如何利用網絡為高校思政教學服務。網絡的特征在于能高效的集合信息,同時其開放性和虛擬性也為人們帶來的別樣的體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構建了一座海市蜃樓。網絡世界由于其不現實性,還對學生有著很多誘惑,部分學生心智不夠成熟就很有可能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導致學業受到了影響。明辨是非判斷對錯是當代學生必須學會的技能,以防止在網絡的大環境中迷失自己,得不償失。網絡混雜著多種多樣的信息,學生如果缺乏極強的自制能力的話很有可能被腐蝕,這對高校思政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同時,在網絡世界中,人與人的交流靠的是計算機設備,而無法面對面進行互動,教師的作用被淡化。
二、網絡發展中高校思政教學的規劃
在利用網絡進行高校思政教學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遵循以下幾個準則,保證在進行改革的路上不偏離道路:首先,要保證網絡利用的可行性,這就需要學校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對網絡連接的設備和技術進行檢查、更新、維護。學校的人力物力財力要最大程度的保障網絡高校思政教學的作用發揮;其次,充分發揮網絡的輔助作用,將網絡引入高校的目的就在于發揮其對于教學的輔助作用,網絡資源豐富了學生的課堂內容,多媒體設備的引入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再次,過去的課堂上一般以老師填鴨式的教育方法為主,缺乏趣味,學生本身應當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在過去的教學中并沒有得到體現,這種本末倒置的教學方法不利于人才的培養。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大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網絡資源豐富多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思政教學的樂趣;最后,要保證網絡資源的可控制,避免給學生傳達網絡上負面的消息,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內容。
三、網絡發展過程中高校思政教學的建議
隨著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世界也逐漸被網絡改變。網絡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一改變也直觀的對高校思政教學產生了影響。網絡走進課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但網絡本身是雙刃劍,有好有壞,只有聯系大背景找到合適的路徑,才能保證網絡發揮正確的作用。面對挑戰和機遇,正確區分有效信息和錯誤信息,給學生帶來優化的網絡資源,保證高校思政教學的正常進行,筆者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架構高校思政教學網絡教學空間
網絡教學空間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重視個人發展的同時,也為所有學生建立了溝通交流的平臺。在這一模式下,學生老師之間可以進行互動交流,老師依舊可以發揮引導的作用,學生在獨立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尋求老師的建議,為學生構架協調的環境。在網絡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信息進行篩選,選擇良性資源,避免負面信息的滲透。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仍舊是教學的主體,而老師作為引路人,為學生搭建溝通平臺和提供優質信息,通過視頻和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并隨時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此外,在網絡教學空間中要善于利用計算機軟件,如微博、微信、qq等,進行信息的交流和分享,這就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學生和老師隨時隨地可以互通有無,也能及時快速的追蹤時政消息,保障效率。
(二)網絡教學模塊化
這是指的是通過網絡資源的輔助作用,隨時對教學內容和計劃進行調整。這使得教學更能針對個體的特點,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自身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此外,對學生學習進度和數據的全方位的追蹤也幫助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具體的操作方式上,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證件進行資源的查詢。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進行電子化的教學系統管理,提升了網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另外,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將課程和其他有用的信息進行合理科學的編排,分門別類的進行處理,幫助學生更好的利用資源,方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資源的整合和信息的查找。
結束語
在網絡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今天,網絡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更是網絡利用最普遍的區域。過去的高校思政教學的方式方法單一落后,內容淺嘗輒止,難以達到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的。在網絡發展越來越迅速的今天,通過網絡進行技術改革和教學改革已經成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李青.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D].2013.
[2]林軍.試論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思路與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