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雙+劉靜
摘 要:該文分析了民辦高校會計專業建設實踐教學體系的現狀及問題,針對提高民辦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效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從教學觀念、師資隊伍、教學設施以及校企合作四個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民辦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培養出綜合素養能力強的人才。
關鍵詞:民辦高校 會計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c)-0186-02
民辦高校和公辦高校之間不論在生源的綜合素養還是在學習能力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定位人才培養的目標時也與公辦高校有很大的不同。當前我國民辦高校的主要人才培養目標為:結合社會需求,培養出有扎實基礎知識功底以及良好的實踐能力,且綜合素養較高的應用型人才,在實現這個目標時,需要做好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工作。
1 民辦高校會計專業建設實踐教學體系的現狀及問題
盡管我國會計專業出現的比較早,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會計行業的計算方式以及從傳統的手工計算轉變為電算化,許多民辦高校還沒有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相應的轉變,或者在轉變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轉變效果不理想,進而極大的降低了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
1.1 深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
以往的會計專業教學主要是圍繞財務會計進行,一些在目前企業以及市場非常流行的審計、經濟法、稅法以及電算法沒有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重視,僅僅作為選修課來開展,學生大都缺乏學習的興趣,無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導致最終培養出來的人才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所學到的知識與社會嚴重脫節。同時,經濟全球化的形式下,企業需要會計專業的學生在掌握最新會計專業知識技能的基礎上,還要有較高的英語素質,因此民辦高校在開設會計相關基礎課程時,還需要開設會計英語專業課,但實際上會計英語專業課被許多民辦院校所忽視,即使開設了,也大都由公共英語課老師兼任,缺乏專業性,學生很難真正學號會計英語。在開展財務會計的教學活動時,學校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論概念的教導上,在具體的實踐環節沒有過多的進行講解,所選擇的案例缺乏先進性,無法與現在的社會情況相結合,導致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差。
1.2 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民辦院校的教師隊伍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這些教師大多數都是從公辦院校退休,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實踐經驗相對比較豐富,但是往往受到年齡以及思維的限制,在會計手工操作方面有較強的技術功底,而電算化的操作方面非常薄弱,很難完成對教學中一些相關的財務軟件進行講解、維護、更新。第二類是青年教師,因為民辦高校的規模不斷擴大,進而招聘了大量的青年教師,而且很多都是剛剛畢業,教學經驗缺乏,且沒有相關的企業實習工作經驗,沒有足夠的實踐能力,教學效果不理想。
1.3 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實踐教學的開展離不開先進的實驗設備以及教材的支撐。民辦高校在進行實驗室的建設時,受到資金等因素限制,很多民辦高校缺乏專門的會計實訓室,在進行會計實訓時,臨時給公共電腦上面安裝相應的財務軟件,僅僅只能提高學生憑證填寫的能力,對會計工作流程中其他工作項目無法進行有效的練習和提高。在教材的選擇方面,許多民辦高校往往直接使用公辦本科院校的相關教材,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教材的編寫,本科院校的教材中涉及到實驗的部分往往都有相應的實驗設備以及實驗材料,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僅僅能向學生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實驗知識部分只能略過或者憑借想象來完成,學生的實踐能力很難得到提高,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過程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2 民辦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建議
2.1 轉變教學觀念
學校管理者和老師需要共同參與到教學觀念的轉變中,管理者需要加強對會計專業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意識到會計專業進行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將實驗教學放到與學校建設相同的高度,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創新以及實踐活動,從而增強教學效果;老師在教學中也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積極的去學習接收一些國際上先進的會計計算方法以及知識,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多開展一些實踐教學活動,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將學生向應用型人才培養。
2.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好壞。民辦高校在進行教師隊伍的建設時,需要增加“雙師型”老師的比重,“雙師型”指的是老師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扎實的專業技能,還有精湛的教學藝術以及淵博的理論知識,可以更好的開展生產實踐以及科學研究,所培養出的學生在實踐能力以及理論知識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功底。不僅要在招聘中嚴格進行篩選,還需要加大現有教師的培訓力度,讓老師可以更好的勝任會計專業教學工作,同時需要提高老師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優質老師來任教。還要有相應的學術帶頭人,可以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組織老師完成教材的編制,使得編制的教材具有先進性,且更加符合學校的實際教學條件。
2.3 增強實踐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力度
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需要有良好的實驗環境以及先進的實驗設備,民辦高校需要加強實踐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建設屬于會計專業的實驗實訓室。
(1)手工模擬實驗室。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與會計電算化實驗室有很大的區別,主要的教學功能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小組分組,讓學生模擬企業財務部門的各個崗位,進行明確的分工,清楚崗位的職責,讓學生熟練掌握整個財務部門的各個職位特點以及工作流程,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的勝任自己的崗位。
(2)財稅一體化實訓室。財稅一體化實訓室,主要是培養學生審計以及財務、會計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電算化操作技巧,對會計軟件的維護管理有更清楚的認識,進而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對會計學習的興趣,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畢業生。在實訓室里還可以增添案例討論室,讓學生將實踐中碰到的問題集中在一起進行討論,從而找到解決的方法。
2.4 校企聯合
民辦高校往往是企業人才培養儲備基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民辦高校可以與一些企業建立起合作關系,增強之間的聯系,既可以帶領學生去企業進行會計技能的實習,也可以聘請企業優秀的會計人才來學校對學生的實踐工作進行指導,讓學生對會計專業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去提高、完善自己。同時,現在很多企業選擇財務外包管理模式,市場上有各種代理記賬公司,為小型企業提供財務管理服務,民辦高校可以與這些代理公司加強合作,給學生尋找學習鍛煉的機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能解決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實現共贏。
3 結語
民辦高校在進行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時,一定要抓住會計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首先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再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同時增強對會計專業的資金投入力度,配備專門的實驗室以及相關的實驗設備,最后還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聯系,既解決學生實踐的問題,又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進而全面提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使得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具有更高的競爭力,更好地為企業和社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岑香軍.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財經界:學術版,2016(4):175.
[2] 刁雪林,嚴春容.論民辦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5(15):250.
[3] 付廣敏.提升民辦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水平的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23):86-87.
[4] 李丹.民辦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