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靜


摘 要:三原縣南郊中學具有良好的校園足球文化底蘊,在校園足球的發展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該文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調查法、數據分析法、歸納總結法,對三原縣南郊中學足球的開展狀況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并對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三原縣南郊中學今后的校園足球開展狀況提出新的建議。
關鍵詞:校園足球 開展狀況 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G8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c)-0231-02
1 研究背景
三原縣南郊中學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省級重點中學,建校歷史久遠,校園文化豐厚,早在1923年,南郊中學的足球隊曾代表陜西省參加第十一屆華北運動會和第三屆全國運動會,學校校園足球文化歷史悠久,每年都會為各大高校輸送優秀新生,所以選用三原縣南郊中學足球活動開展狀況作為研究對象,能夠有力代表咸陽市乃至整個關中地區校園足球開展狀況。
2 研究目的
該文旨在對三原縣南郊中學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狀況予以一定的了解,通過掌握南郊中學足球課開展情況,找出影響南郊中學學生參加課內外足球活動的因素,總結出如何提高中學生足球活動參加的積極性,為三原縣南郊中學校園足球的發展提出建議和創新思路,深入貫徹到每一所開展的學校中,從而能為三原縣南郊中學校園足球的可持續化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走一條適合中小城市校園足球活動發展的特色道路。
3 研究對象與方法
3.1 研究對象
三原縣南郊中學的體育教師、學生、學校設施為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中國知網,中國校園足球官網等相關研究及查閱相關書籍,了解掌握與該課題有關的研究成果和相關理論,為調查問卷的設計提供依據。
3.2.2 實地調查法
2015年12月到三原縣南郊中學進行實地調查,和老師同學進行溝通了解,進一步了解了三原縣南郊中學校園足球發展的現狀。
3.2.3 問卷調查法
2015年12月,2016年1月對三原縣南郊中學在校學生發放問卷調查200份,回收問卷185份,回收率為92%,有效問卷一共185份,有效率100%。
3.2.4 數據分析法
對收集到數據、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制成相關的表格。
3.2.5 歸納總結法
對所查閱的文獻資料、實地調查的內容以及獲得的相關數據進行歸納總結。
4 結果與分析
4.1 體育教師學歷與專業基本情況
通過實地調查,三原縣南郊中學共有體育教師9名,教師都為本科以及本科以上學歷,其中足球老師2人,均畢業于西安體育學院,在校期間主修足球專業。1人為國家一級教師,1人為國家二級教師。其余7人中的3人均對足球運動有一定的了解。這樣的師資力量有利于提高校園足球的水平。見表1。
4.2 體育教師結構方面基本情況
體育教師基本情況見表2。
4.3 三原縣南郊中學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現狀的基本情況
三原縣南郊中學在學校體育教研組老師的組織下,每學年的第二學期都會組織各年級班級足球比賽,以班級為單位在每周二和周四下午的活動課期間進行足球比賽。在走訪多個班級中大部分老師和學生是支持這種校園足球活動方式的。
4.4 三原縣南郊中學學生對校園足球活動的了解度與參與度
在調查中調查了男生女生了解并參與校園足球的情況,根據調查發現:(1)三原縣南郊中學學生對校園足球活動完全了解所占比例為10.8%,基本了解所占比例為43.5%,不了解所占比例為 48.9%;(2)三原縣南郊中學的男生有39.3%的男生經常參與校園足球運動,有51.4%的男生喜歡校園足球但不經常參與,有9.3%的男生不關心也不參與。三原縣南郊中學的女生有12%經常參與校園足球活動,有39.8%的女生喜歡校園足球但不經常參與,有48.2%的女生不關心也不參加校園足球活動。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目前三原縣南郊中學擁有標準化足球場一塊,足球每年新購20個。而三原縣南郊中學現有教職工319人,擁有學生4 500多人。
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03 m2,而三原縣南郊中學人均體育場面積還遠遠達不到我國人均標準,足球場只有一塊,學生數量多,這種分配不均嚴重影響了三原縣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走訪中還發現三原縣南郊中學體育場在課外是不對外開放的,這也導致大部分熱愛校園足球活動的同學在課外沒有機會進行足球練習,更加影響了學生們加入到足球活動中的積極性。
通過對三原縣南郊中學老師、學生的調查可以分析出,三原縣南郊中學的老師雖然有較高的體育教育教學經驗和良好的文化水平,但是在校園足球教學中,會因為體育課時較少,學生學習壓力較大等種種原因未能夠及時的與學生分享校園足球的文化知識,以及給予學生較為專業的足球指導,這對促進三原縣南郊中學學生進行較好的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有一定的影響。
三原縣南郊中學對于當地其他學校來說,足球的發展已經較其他學校比較靠前了,但是根據調查問卷分析來看,學生對于校園足球的了解仍然非常的缺乏,完全了解校園足球這項活動的學生只占到10.8%,而根本不了解校園足球活的的學生卻占到了48.9%。盡管在參加校園足球活動時大部分都比較積極主動,對于足球也有著比較高的熱情,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未能夠參與到校園足球活動中去。
在調查過程中,很多學生不能夠參加到校園足球活動的主要原因是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家長們通常認為足球這項運動即耗費時間又耗費精力,即不能靠它走進大學,又會影響學習。這說明大家對于足球的了解程度遠遠不夠。
5.2 建議
(1)各地體育部門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需要在校園足球的發展上大下功夫,一個勁的期望百花齊放,打通上升渠道,讓有足球專長的學生得到更多發展的機遇;(2)體育教師結構方面不斷優化;(3)優化場地器材和提高管理力度,使用專人負責足球場的管理、協調、維護和使用,盡可能的滿足學生對足球場的使用,使學校足球場地發揮盡可能大的作用;(4)增加足球課的上課次數;(5)提高女生對于足球的關注度;(6)學生學習時間和活動時間充分結合,提高學生興趣。
參考文獻
[1] 李衛東,張延安,陸煜.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情況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2011(9):138.
[2] 賀新奇,劉玉東.我國“校園足球”若干問題再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11):162.
[3] 李紀霞,何志林,董眾鳴,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發展瓶頸及突破策略[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5):180.
[4] 李衛東,張延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情況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9):83.
[5] 薛飛.西安市校園足球開展五年來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