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敬忠+吳瑩
(遵義師范學院 人文與傳媒學院 貴州遵義 563000)
摘要:《滿江紅》是岳飛愛國主義精神與“精忠報國”情懷的真實流露,表達了岳飛在民族御侮,抵抗侵略的歷史背景下,如何召喚人民起來反抗、收復祖國河山的英雄氣概與壯志豪情。作為文藝經典,《滿江紅》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散發出鮮亮的光彩。重溫《滿江紅》,再度闡釋其新的時代內涵,是學習這一經典的價值取向與目的所在。
關鍵詞:《滿江紅》;經典;愛國主義;審美境界
小時候,我們就閱讀過岳飛的詞《滿江紅》。作品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感深深打動了我們,并在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年歲漸長,這一感受更加深刻,領悟到《滿江紅》不僅是岳飛滿腔愛國激情的表達與“精忠報國”的具體體現,而且在以后的歷史進程中,被中華民族繼承與弘揚,沉淀為愛國主義文藝經典之作。
經典,指在特定歷史情境中產生,經過不同時代、不同族群、不同受眾的接受,尤其通過系統理論批評,被闡釋出具有普世意義與文化價值,并不斷傳承,產生深遠影響,對當代人世界觀與價值觀建構具有指向性的精神文化產品。古往今來,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眾多經典,至今在時光的隧道中熠熠閃光!其中,文藝經典對人的心靈、情感與審美境界的滋潤與提升,尤其深遠。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對自己國家與民族所產生的一種最為深厚的情感,是中華文化版圖中,閃爍著思想光輝的文化元素。在不同歷史時代,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前赴后繼,赴湯蹈火,為國家強盛與民族振興作出貢獻。《滿江紅》就具有這樣的激勵作用。
作品一開始,便把讀者的情緒引進了氣勢磅礴、氣氛悲壯的審美境界,表達了一個滿腔愛國義憤的民族英雄無法遏止的“怒”,表現了山河的破碎、人民的苦難以及作者本人披星戴月、轉戰南北的漫長征程的情。巋然有任重道遠、不可稍懈的自勵之意,表現了作者報仇雪恥、重整乾坤的壯志,以及對侵犯家園的敵人的怨恨和統一祖國的殷切希望。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胸懷,收復山河的宏愿以及在艱苦的征戰中始終保持的樂觀主義精神。作品散發出來的精神氣概,鼓舞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愛國志士踏上征程,用鮮血、青春和乃至生命將一個貧窮落后的中國,建造成一個蒸蒸日上的世界強國。
往下的詞句中,也無不透露出雄壯剛強之氣,充分表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壯志胸懷,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甘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神威,成為反抗侵略,發奮圖強的名篇。全詞風格豪邁,意境雄渾渺遠,語言粗獷有力,色調雄偉悲壯。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滿江紅》確實給人這種靈秀。后人評價《滿江紅》 具有“千載后讀之,凜凜有生氣焉”的力量,充分顯示了這一文藝經典的影響力。
岳飛的愛國情懷上承屈原,下啟顧炎武、林則徐,被毛澤東所稱道,為習近平所敬仰。兩千年前的屈原,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吶喊,只不過做了一個忠于民族忠于國家的個人選擇,而岳飛在他那個特殊的年代,抗金的行動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他所想的是受苦受難的大宋臣民。正因為如此,岳飛成為了歷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滿江紅》成為了殺敵滅寇、重整河山的宣言書。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是每一個中國人成就偉大人格的根本所在,誠如賈誼之“國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孫中山之“振興中華”、鄧小平之“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等等。
1954年清明節,毛主席視察杭州,親自拜謁岳飛墓,為岳王墳獻花圈,感嘆道:“岳飛流了許多血,這血就滲透到我們的民族體內,世世代代傳下來,岳飛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愛國英雄,精忠報國,心昭天日,他是一個值得我們稱頌的民族英雄。”可見,毛主席對岳飛的民族氣節和文韜武略多么欽佩!習近平也曾說:“‘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的目標”。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自己強烈的民族意識與愛國思想,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涌現出的一批批前赴后繼的仁人志士足以證明,愛國主義意識已經深深地根植于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當中。
作為杰出的民族英雄,岳飛英勇善戰,生活簡樸,賞罰分明,為國奉獻,他是中國古代治軍的楷模,“岳家軍”更是成為一時的典范。岳飛的一生,沒有辜負“精忠報國”四個字,且以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幅幅壯烈的詩篇。《滿江紅》釋放出來的熾熱而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無論時間如何久遠,這種精神都是值得現代人景仰與學習。
在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時代征程中,學習經典,重溫經典,闡釋經典《滿江紅》,將愛國主義內化到每一個中國人心靈深處,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愛國主義要充分體現理性尺度。人們不應該把愛國情感演變成盲目和無知,不能將思維鎖定在類似“抵制日貨”、“ 抵制韓貨”的做法上。一些人把愛國等同于“抵制”,其實,在國內抵制日貨、抵制韓貨無異于自家人打自家人,首先受到傷害的就是我們中國同胞,如果我們真的愛國的話,就應該讓自己強大起來,每一個人擼起袖子加油干,強大自己國家的經濟、文化、軍事、政治,努力提高國家實力,這樣的愛國這樣的理性愛國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愛國主義要轉化為我們的實際行動。愛國主義從來不是口號,更不是個別人以之為名謀取名利的護身符。在當今和平年代,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每個人從自身實際出發,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奮學習,努力工作,腳踏實地,獻一分熱發一分光,為祖國進一步富強添磚加瓦。
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與傳播。我們要把愛國主義精神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良好氛圍中不斷加強教育與宣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各級各類學校,乃至每個人,都有義務傳承中華文化經典,宣傳愛國主義精神的重大責任。對于家庭教育與學校美育,要把愛國主義文藝經典傳播作為貫穿教育的始終,使孩子從情感上與內心中感受愛國主義的巨大影響力。在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從孩子抓起,從基礎教育抓起,就一定能在當代世界復雜化、多元價值觀競流的境遇中,贏得主導陣地。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堅信,在再度學習《滿江紅》等愛國主義經典作品中,會迅速掀起品讀愛國主義文藝經典的熱潮。這些經典作品,會永遠感染和導引著我們去做不愧于時代,無愧于祖國的炎黃子孫。
附岳飛《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項目來源:遵義師范學院教育部高等學校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范基地項目(HYSJD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