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鈺佳
四川皮影在我國各類皮影戲中具有比較高的地位,也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四川皮影在發展過程中,既保留了大量本土文化,同時也吸收了很多中原地區的文化,使得兩者很好地結合并形成了鮮明的特點。
皮影戲是一種深受人民喜愛的藝術。這種民間藝術主要是演員通過一些特制的平面人像,借助于燈光的反射將其倒影在帷幕中,后臺進行絲弦鑼鼓等樂器的伴奏,演員的主要作用就是對這些平面人像進行控制,讓它們表演出各種戲劇故事。
皮影戲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而且在不同地區表現出差異性。皮影文化有北影和南影之分,南影主要就是四川皮影。
一、四川皮影的概況
四川皮影從乾隆晚期就已經開始流行和傳播,往往會根據不同的題材進行創作,比如民間故事或者一些大師的文學作品等。對于四川皮影戲來說,按照不同的地區,可以分成成都皮影和川北皮影兩大類別。
(一)成都皮影
成都皮影可以說更加具有四川本土的地方色彩,在整個皮影戲的表演過程中會有演員演唱川劇。
成都皮影的鑼鼓、劇目、唱腔、皮影人物服飾和道具等方面都與川劇無異,甚至在很多方面還對川劇有所超越。成都皮影戲在表演的過程中幾乎完全仿用了川劇的一些曲調;鑼鼓伴奏也與川劇無異,完全采用川劇伴奏;影人、道具雕刻,一般按照川劇臉譜、道具形式設計,戲劇化程度非常高。
(二)川北皮影
川北皮影大多借用川劇的聲腔和鼓、鑼、缽、鉸、嗩吶、胡琴等樂器。曲調來自道教、佛教和民間音樂。其中佛教、道教音樂所占比例較大。因此,音樂的調式、結構、旋法、風格及其表情達意方面注重虔誠、真實。
川北皮影的影人接近于北方皮影,更加清晰透光,通過燈光照射到紗幕上以后,所有的神態都會顯現出來。川北皮影根據其發展階段可以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陜皮影、土皮影和王燈影。
二、四川皮影造型服飾特點
四川皮影在對人物進行雕刻的時候,臉部基本上都會采用正側面的方式,大多都會采用鏤空的方式,鼻嘴都比較尖,頭帽相連,而且采用一種低額尖頦的造型,在對命棍位置進行安排的時候也是非常有講究的,通常情況下可以分成兩種,文角安排在人物的胸前,而武角安排在人物的后頸處。
(一)四川皮影造型特點
四川皮影的人物造型設計主要是按照戲劇中的生、旦、凈、末、丑等不同人物角色來設計的,通常都會采用程式化的臉譜,然后對其進行性格表現,能夠非常清楚地表現皮影人物所具有的特點。
川北皮影又分為陜燈影、土燈影、王燈影。陜燈影的造型一般都是低額頭、尖下巴,人物的頭帽相連,整個影人全身共有11個不同的關節;須發或為皮刻,或為粘貼軟須;靴子沒有花紋。但是,雕刻相對來說會粗糙一些,影人臉譜雖然比較寫實但是通常都是鏤空的造型。土燈影的影人通常會有50厘米長,他們的頭和帽分離,臉譜習慣于使用陰紋,造型相對來說更加粗笨,整個雕工顯得十分粗糙。王燈影的影人花紋、線條采用明刀雕刻,頭和身符合人體結構比例。仿照川劇里面的頭茬造型,臉基本上都是橢圓形,這些人物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看起來也比較生動有趣。
成都皮影的影人全身差不多有14個關節,其頭部可以直接插進脖頸,然后用細鐵絲進行纏繞,將頭部和脖頸繞在皮圈中,而身體上的其他關節則需要利用麻繩進行連接。對于一個穿戴比較整齊的皮影人來說,一共可以分成三段:帽、頭、衣履。相對來說,成都皮影人物的設計中,其無論從全身關節還是從分段上都要多于川北皮影。
(二)四川皮影服飾特點
在四川皮影的人物設計中,影人基本上都是由頭茬和戳子兩部分組成,影人的頭茬主要包括影人的臉部造型,還有相應的帽子、頭飾等。戳子主要指的是影人的服裝以及服裝上的各種配飾等。通常將他們身上穿著的服裝俗稱為衣裳,而身上的各種裝飾品則統稱為飾。不同的人物造型所佩戴的飾品會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如果人物造型是武將,那么通常都會佩戴兵器。
設計影人服飾時,需要根據影人的地位以及當時所處的環境來設計,根據不同的場合可以將其服飾分為幾類,主要包括日常所穿的常服,參加聚會所穿的禮服以及參加葬禮所穿的喪服等。另外,少數民族還要穿上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
影人頭冠的設計是非常講究的,一般要按照影人的地位來嚴格劃分等級,如果影人只是一介平民,那么所選擇的頭冠就比較隨意,因為對于古時的平民來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基本不會戴帽,一直到了宋代,才開始流行“幞頭”,并最終演變成了后來的帽子。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女性的頭飾比較流行“大纂”,也就是直接把長發挽到腦后,然后再用簪子進行盤頭,從而形成一種特殊的樣式。
各類造型的裝飾圖案都很精致,比如說蟒袍飾蟒龍等,還包括云片、江水海涯等很多常見圖案。影人的花衫通常由衣和裙兩部分組成,在這些服裝上往往會通過雕刻的方式裝飾很多好看的花卉。
三、結語
四川皮影構圖完整、色彩明快、服飾華美、花團錦簇、惟妙惟肖,它以鮮明的個性、豐富的想象和富有夸張的藝術手法,創造出了很多非常精致的造型,這些人物和裝飾具有清晰明快的線條和生動的造型,給人以玲瓏剔透的感覺。
皮影造型在很多方面都體現了我國傳統服飾造型的美,可以借助皮影戲來推動傳統民族服飾的傳承與發展。
(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