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無論是清朝滅亡后的北平還是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的任何一個城市,都覆蓋著戰爭的陰霾與無奈。然而,姚木蘭與斯嘉麗都是在這樣躁動不安的社會環境中生活的。她們都出身于富貴的家庭,也同樣都經歷過動蕩的年代,也曾生活在戰爭時期,體驗舊制度的摧毀和新制度建立的交織。同時也因這些環境的影響,她們的性格也在不斷地變化、成長,最終走向成熟。她們各自都給讀者留下了鮮明的形象。本文旨在比較分析姚木蘭與斯嘉麗的形象,從而更多地了解兩位女主人公,更好地解讀《京華煙云》和《飄》這兩部文學作品。
一、姚木蘭和斯嘉麗形象概述
姚木蘭是林語堂先生《京華煙云》中的女主人公,是林先生最喜愛的一個女性形象。姚木蘭不僅外表美,更具心靈美與人性美,是廣大讀者公認的完美女性形象。姚木蘭不但擁有中國女性典范的美貌、賢德、聰慧,又兼有男子豁達包容的胸襟、勇敢堅韌的風范,更是具有奇思妙想的近代女性,堪稱當時中國的“亂世佳人”。
斯嘉麗是瑪格麗特·米切爾長篇小說《亂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從1936年出版以來,這本書就擁有眾多的中外讀者。主人公斯嘉麗出身于富貴之家,擁有貴族般的高雅氣質和漂亮容貌,但身處逆境她也不甘沉淪,頑強地生活。同時,她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則又展現了女性的勇氣、魄力和耀眼的風采。她經歷了美國南北戰爭以及戰后重建,她的形象變化大致經歷了三個關鍵階段:一是經歷了從戰前優越的生活造就的驕傲、自大、虛榮、任性的女孩;二是戰中過多的磨難迫使她堅強、勇敢、拼搏、自強;三是戰后殘酷的現實促使她變成一個貪婪、倔強、自私、自立的女人。就這樣,一個新舊社會交替更迭中的“亂世佳人”便活靈活現了。
二、姚木蘭與斯嘉麗形象之比較——才女與交際花
才女與交際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二者在表面上的不同可能源于第一印象。“才女”是不折不扣的褒義詞,而“交際花”若稱褒義詞,就難以讓人認同。
(一)姚木蘭的才女形象
1.品德
姚木蘭出身于姚氏富貴家族,這就決定了她必定要做出大家閨秀的樣子。她天生聰慧、處事忍讓、穩重,具有女人主要的美德:節儉、勤勞、端莊、知禮、謙讓、服從、善理家事,還具有育嬰、烹飪、剪裁縫紉等能力。姚木蘭溫柔、善良、有才氣,能夠與人推心置腹,無論用中國的傳統美德還是中國現代女性的形象標準來衡量,都是完美的。她是個不折不扣的賢妻良母,具有無人可以否定的高尚品德,理當受到眾人的愛戴與尊重。
2.學養
姚木蘭,既為道家女,又為儒家媳,她的身上綜合了儒道兩家文化精神的精華,并兼具現代精神。這個多種文化優點集于一身的普通女人,既有自己的主見,又具有中國傳統的美德,是個傳統與現代同體的雙面才女。
除了具有傳統美女應該有的淑女形象外,她還有三大獨特的法寶:第一,她會吹口哨兒。在儒教看來,這是違背禮數的。第二,她會唱京戲。在儒教看來,女人唱戲更是荒唐。第三,她收集古董,而且能鑒賞。讓人稱奇的是,姚木蘭居然會鑒賞甲骨文,是個不折不扣的才女。在中國的那個時代里,像姚家那樣的大富人家的小姐有個好品德,不是沒有,但實屬不易。而要找出像姚木蘭那樣既有品德又有學養且懂甲骨文的女子,這世上就只有其一人而已。在當時,只要說到懂甲骨文的女孩,整個北京城的人都知道,那必定是姚家的木蘭了。
(二)斯嘉麗的“交際花”形象
1.虛榮
虛榮配對交際花,是再合適不過的搭配了。在那個繁華的場所,試問有哪個交際花不是在名利沉浮中抉擇起伏。若不是源于骨子里的那點虛榮,又有什么能夠使一個善良的女子,丟掉一身的名譽與貞潔。或許說斯嘉麗是交際花過于牽強,但說她虛榮,并非子虛烏有,從某些生活細節中就可以窺見。例如,她在象征愛情家園的“十二橡樹”的宴會中,為了虛榮,為了贏得男子的注意,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即使腰跟胃都要同時受折磨,她也寧愿餓著肚子,寧愿把腰跟胸部扎得透不過氣來。為了獲得艾希禮的關注,她可以假裝對所有令她厭惡男子表現得足夠熱情。甚至為了讓艾希禮自責難過,她竟輕率地嫁給查爾斯。這一切都因斯嘉麗強烈的虛榮心在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她的行為,不然,她的愛情也不會最終成為徹頭徹尾的悲劇。
2.厚臉皮
說斯嘉麗厚臉皮,主要是從她對愛情的那份執著說起的。比如,當在“十二橡樹”的那場宴會中,她對一直暗戀著的艾希禮表達了愛慕之情,被拒后,她還是千方百計地想要挽救她自認為的那場絕世情感,甚至為了對情人的一個許諾,竟然心甘情愿地照顧情敵跟情敵所生的孩子。同時,為了生存,她也表現得足夠厚臉皮。這主要表現在她對金錢的欲望,她可以犧牲一切,包括顏面與身體。例如,為了得到挽救塔拉的那三百美元,她想盡辦法,首先對自己極其厭惡的瑞恩投懷送抱、甜言蜜語,無果后,就又以婚姻作代價,嫁給弗蘭克,最終得到那三百美元。可正是因為她的這種厚臉皮,她達到了目的,獲得了金錢,挽救了塔拉。
盡管斯嘉麗足夠虛榮與厚臉皮,但是她依然很吸引異性的眼球。在這種虛榮與厚臉皮的裝飾之下,她可以敏感地感受到異性需要什么,從而促使自己往異性需要的方面發展,獲得異性的好感。斯嘉麗不是交際花,卻勝似交際花。她虛榮心很強,同時,也有足夠的厚臉皮。當然,虛榮也好,厚臉皮也罷,這些對于她來說都只是生存的手段。在經歷戰爭熏陶后,她雖然自私自利,唯利是圖,但是這些都是為了保護她的家園塔拉,而此時的斯嘉麗已蛻變成一個讓人敬佩的勇敢女性了。
三、結論
林語堂筆下的姚木蘭,是林先生最喜愛的女性形象。姚木蘭這個形象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她自始至終都符合東方女性的各種傳統美德。她是個才女,是個妙想家,有學養,有品德,又是個不折不扣的賢妻良母。男女老少,大大小小都愛她,尊重她。她兼具了傳統與現代的雙重美,近乎完美。比起姚木蘭,斯嘉麗一點也不完美了。但是,她的離經叛道,敢于蔑視世俗,反抗世俗的枷鎖,且自信、勇敢、執著,有著與姚木蘭以及其他女性所不具有的美好品格。斯嘉麗是瑪格麗特·米切爾用畢生經歷灌注出來的理性女性形象,自然帶有幾分瑪格麗特的氣息。盡管兩位作者寫的都是各自眼中的完美女性,各自的寫法都不一樣,但各自都有自己的長處與優點,各自都有各自的特色,各自也都帶有各自的生活氣息。但大抵都是符合生活中人們的審美標準,具有鮮活的氣息,使得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同時,在完美看到東方美與西方美的同時,人們還可以結合東西方美各自的特點來分析姚木蘭與斯嘉麗的各自特點,更好地了解《京華煙云》與《亂世佳人》這兩部作品。
雖然不能說什么樣的環境可以造就什么樣的人,但生在一定的環境中,必定要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那種混亂的年代自然會創造一些大抵類似的人物,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的環境里培養出只屬于那個具體環境中的人。姚木蘭與斯嘉麗雖然都經歷了戰亂的年代,但畢竟她們一個屬于東方,一個屬于西方。盡管《京華煙云》跟《亂世佳人》的背景時間前后僅相差半個世紀,但兩位女主人公的性格存在著巨大的不同,可人們還是會被姚木蘭與斯嘉麗在面對挫折時那種驚人的毅力與勇氣所感動。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