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麗梅
(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當前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在實際的發展中不確定因素也增多,其所承擔的經營風險持續增加。我國內部控制審計事業主要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控制企業內部的管理,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最終目標是能較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通過了解發達國家的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模式以及較多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借鑒和學習。現就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積極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 問題 對策
內部控制審計可對企業進行內部監督和控制,在此基礎上,有利于改善企業內部管理結構,降低經營風險,提升企業的運作效率以及提高經濟效益。我國內部審計機制現在還處于初級階段,正處于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階段,因此,我國的內部審計機制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較大的影響著企業管理和企業經濟的發展,為有效解決我國內部審計出現的問題,穩定企業的持續發展和提升市場的競爭力,究其原因,采用對應的措施,是目前審計工作人員的首要任務。現就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原因和措施進行研究,內容如下。
一、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對內部控制審計的認識不足
完善的內部控制可以保障企業資源的有效運營,因此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可以增加企業的預期投資者對于企業經營管理的認識,而我國內部控制審計起步較晚,大部分的會計師事務所在內控審計上都缺乏足夠的實踐,審計人員往往比較熟悉的是財報審計,而內部控制只在識別重大錯報風險時涉及到,并且所內的審計人員大部分都是由財務人員出身,其業務開展的思維往往還停留在財務報表審計的模式里,造成審計人員對于內部控制審計的認識不夠,以財務報表審計方法和理念應用在內部控制審計上,造成內控審計工作混亂、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質量不佳等情況出現。
(二)不重視內部控制審計
在實際的內控審計工作中大多企業會聘用同一家事務所進行內控審計和財報審計,因此對于事務所來說需要對內部控制測試和運行情況測試進行計劃,以實現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的有效整合,而對于審計人員來說財報審計工作普遍存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因此大部分事務所在同時進行財報和內控審計時傾向于將重心放在財報審計上,往往是在日常財報審計內控測試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或者疊加工作,但不能忽視的是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對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進行評價,會導致內控審計工作的不完整,增加內控審計的風險。
(三)內部控制審計的獨立性較差
我國大部分企業內部審計均是由企業的高層領導進行管理,在某種程度上使內部審計機構的權利受到壟斷和限制,導致內部審計的工作無法順利的開展,造成較多的管理缺陷。
(四)缺乏具有指導性的內控評價標準
目前,我國剛剛頒發了與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有關的政策規定,為未來內部控制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資源,更為內控評價體系提供了依據,但是這些信息并不是標準的評價體系,這就導致很多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將內部控制的目的作為評價的標準。內部控制的目的是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評價的方向,不能引用為標準。企業在實際應用中也缺少一定的向導性,采取的評價方式很混亂,缺少說服性和對比性。
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措施
(一)加強對內部控制審計
獨立性的認識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其工作的關鍵,企業內部管理特征和內部審計機構要相符合就要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層次越高,獨立性就越強,因此必須要保持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使內部審計機構直接隸屬于企業董事會,在平時的工作中,審計委員會監督內部審計的工作,行政方面,直接受到總經理的領導,報告工作時,直接向董事會和管理層匯報。
(二)對內部控制審計范圍進行拓寬
現代企業內部審計中,可直接反饋企業的財務信息,相關經營管理信息,可靠性和完整性較強,可直接控制企業內部,有效性和適當性較強,可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安全性較好,直接利用企業的資源,有效性較高,可定期評價和考量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經營狀況,并且提出較為有價值的經營管理意見,要及時的關注企業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有效的控制內部審計,全面的改善企業的管理結構,提高內部審計的系統性和專業性,提高企業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改善企業內部審計的方法
內部控制審計的過程主要包括事前、事中以和事后審計,三段時期進行積極的配合,事后審計可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事中審計可較好的避免處理事情的發生的意外事件,可直接控制相關業務、項目、預算和合同的真實有效,完整合法等,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及時的反饋出現的問題,進行快速的處理,做大程度上減少決策和投資中出現的意外;事前審計可對信息進行較好的預測,并且提出可行的建議;在審計技術方面,我國大部分大型企業均實現了信息技術的網絡化和現代化,為了提高內部審計的工作效率,內部審計需要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審計,建立較為完備的審計信息化系統和審計操作平臺,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工作,收集的審計證據,減輕審計人員的工作負擔,降低審計的錯誤率,從而降低審計風險。
(四)增設績效考核制度
針對內部控制體系與各部門之間的比較,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并分析問題。對出現的問題的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懲罰,樹立典型,從而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還要引入績效考核機制,對各部門制定的指標進行量化,分配到具體的工作人員,充分調動員工對工作的熱情,從而使內部監督管理制度深入企業內部員工,使企業內部的負責人與責任人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內部審計是各大企業中較為重要的工作,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不斷改善內部審計工作的缺陷與不足,制定科學有效的措施,完善內部審計制度,規范內部審計工作,加強企業的競爭力,推動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濱.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5):275.
[2]王妮.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01):306+308.
[3]嚴星宇.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6,(1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