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濤
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工程是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一項人才培育工程。工程已經在全國各地培育了一大批帶頭人,為貧困村脫貧出列起到了推動作用。
為此,《中國扶貧》采訪了12位參與、關注此項工程的人士,力圖從多方面、多角度解讀工程的實際作用和現實意義,以供參考。
藍宗耿:創業致富帶頭人對農村發展新型的經濟體系起到三方面作用,一是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二是延伸農業產業鏈。致富帶頭人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提高產業質量和效益。三是促進貧困戶脫貧致富。通過“合作社+貧困戶”方式帶動貧困戶入股分紅、委托經營獲取收益或就業增收,實現脫貧致富。
諶孫武:在“四跟四走”精準扶貧中,懷化市實施致富能手“雙培雙帶”計劃,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增強黨員帶頭致富、帶領貧困人口致富的能力。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起到了標桿和旗幟的作用,讓大家看到了前進的方向,增加了脫貧的信心,更直接帶動了大批的貧困戶加入到自主創業脫貧的行列。
李振生:當前,脫貧的主體在農村。要發揮他們的內生動力,避免“等、靠、要”的被動式脫貧,就必須發揮基層組織的引導作用。通過培訓后,他們回到家鄉,去當村干部帶動村、當創業致富帶頭人去做項目帶動身邊的貧困戶。他們把外面的資源引進貧困村,去改變了貧困村、貧困戶的發展觀念。這樣村里有了集體收入、創業致富帶頭人也有收入、貧困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潘建章: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培訓,讓我懂得脫貧攻堅的重點之一是激發貧困村內生動力,必須有產業,讓貧困戶有致富的渠道,而貧困村發展產業成功必須有龍頭企業、經濟能力、帶頭人。
譚澤勇: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培訓,在共同致富思路上、方法上對我的幫助很大,除了在技術和技能上得到幫助以外,更加重要的是通過培訓,讓我的視野更加開闊、思路更加清晰,帶領我們村老百姓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我們村曾經也是一個貧困村,在村支兩委的帶領下,通過發展農村特色產業,經濟發展走上了快車道,摘掉了貧窮的帽子。
陸鳳美:在培訓班里,導師結合他們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理論知識,給我們講授了種養技術、營銷規劃等內容豐富的知識,向我們宣傳了扶貧補貼政策,我的知識面和專業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培訓的內容也與生產實際能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學習培訓,提高了我的思想認識,解放了我的思想。培訓回來后,我的創業信心足了,也有了創業激情,更愿意幫助貧困戶擺脫貧困。
譚霞:看著鄉里鄉親守著青山依然貧困,讓我萌發了返鄉創業的想法,我想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被推選為楠木橋村村委會委員后,我就與村里的幾個青年人租賃村里100畝集體土地,主要種植中藥材和培育苗木。我參加精準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后,使我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增強了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
蘇達謀:我參加了2015年粵桂兩省區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第一期培訓班。導師講得很實在、接地氣、易聽懂、特管用,對我的養殖很有幫助,讓我對養殖技術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提高了養殖水平,從而更加堅定了我的養殖信心。2016年3月,我成立了達謀生態種養合作社,帶領村民發展“山水牛”養殖。政府的大力扶持,給了我這么大的一個創業平臺,讓我們找到了致富的路子,我們脫貧有希望了。我要把產業打造成集種植、養殖、有機肥生產、生態農業觀光為一體的循環生態產業鏈,計劃用五年的時間來帶動更多的困難村民脫貧致富。
周愛玲:創業致富帶頭人有頭腦、有能力、敢冒風險,為我們村找到了脫貧致富的路子。我們村的年輕人很多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的土地都荒廢了,創業致富帶頭人聞彬軍回到村里,利用土地流轉的方式,把地充分用了起來,我們得到租金。他們在村里建合作社、公司發展種養殖,增加了我們農民的就業機會,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賺錢又能照顧家人,再也不用背井離鄉了。我現在既是山莊農民藝術團的臺柱子,還擔任公司在武漢開設有機食品店的店長工作,已于2016年底脫貧。聞彬軍還出錢修好了我們村的路,村里變漂亮了,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了。
李云啟:在創業致富帶頭人、大別山牧羊女劉錦秀的帶領下,我們養殖黑山羊越干越有勁。她有見識、有技術,對政府的政策和市場需求都很清楚,我們跟著她一起干就行,不用去擔心什么。公司2015年9月發給我11只種羊,2016年出欄18只,收入16000元,預計2017年收入可達3萬元,我不僅已脫貧,而且已經走上了致富路,這日子真是越過越有奔頭!
周善紅:三農問題解決好農民是關鍵,解決好農民中的關鍵少數,即帶頭人問題是關鍵中的關鍵。脫貧致富是農民祖祖輩輩孜孜不倦的追求,因此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是決定關鍵人的決定因素。貧困村最大的困難在于人才,首先要培養創業致富帶頭人,要加強農村黨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脫貧攻堅戰,越到后頭,難度越大。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很關鍵,精準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增強貧困地區自我造血功能。
譚詩斌:現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不再取決于小農經濟,而是以市場經濟、能人經濟、規模經濟為主導力量。通過實施培育工程,為貧困村培養一批創業致富帶頭人或先進生產力優秀代表。要想充分發揮創業致富帶頭人在產業精準扶貧中的幫帶作用,有三個問題很關鍵。一個是扶貧產業的選擇問題;再一個是建立和完善產業扶貧或創業帶貧機制問題;還有一點是產業扶貧或創業帶貧必須標本兼治。旨在通過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帶動,吸納和幫助貧困人口參與產業開發過程,使他們在參與過程中增強內生動力,提高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為其穩定脫貧、長效致富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