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
三月的隴東雖已是春日,但冬天的氣息仍未散去。放眼望去,一片荒涼。
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地處六盤山特困片區,轄14鎮4鄉、257個行政村,總人口56萬,其中農業人口51萬。2013年開展建檔立卡工作時,全縣有重點貧困村60個、貧困戶28339戶11.21萬人。
長期以來,因為基礎設施差、群眾增收難和因病因學等問題嚴重,寧縣的扶貧工作一直在負重前行。
成立于1995年的國投公司,是央企中最大的投資控股公司,作為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國投公司始終踐行“為出資人,為社會,為員工”的三為宗旨,認真履行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捐贈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共同發展盡責盡力。
按照國資委、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的要求,國投公司圍繞困擾百姓已久的飲水難、出行難、上學難、過節難等問題,以定點扶貧、專項扶貧、基金扶貧、教育扶貧、工程扶貧五種扶貧方式,積極開展扶貧工作,先后無償捐贈5.3億元用于幫扶定點扶貧縣項目、支持教育扶貧、援疆建設、抗震救災等大愛行動。
“自國投公司幫扶寧縣工作開展以來,國投公司每年都堅持深入貧困鄉村和農戶開展調研,詳細了解農戶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通過詳細的調研,因地制宜做了可行的規劃,精心對接選取項目,先后制定年度幫扶計劃5個,為寧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寧縣扶貧辦主任張曉蓉介紹道。
2013年,國投公司確定寧縣為定點幫扶縣后,這片黃土地上,生機開始顯現。
助力雛鷹,張開夢想的翅膀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記者剛到寧縣四中2015級“新長城自強班”門口,便聽到教室中孩子們清亮的歌聲。
“同學們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話題是‘面對逆境,放開飛翔的翅膀。一個人,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自強是直面艱難困苦的強者智慧,在艱難困苦面前不灰心喪氣,不長吁短嘆。自強是登山者,盡管舉步維艱,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著;是鷹擊射長空的有力翅膀;是流水翻山越嶺,仍不甘落后的恢宏氣魄。自強者的精神之所以可貴,在于其不怨天尤人,在于其永不言敗的堅韌不屈,在于自己的拼搏、奮斗,有志者、事竟成,苦其心、天不負。”這是高中二年級王虹對“自強”一詞的認識。
在王虹與大家交流的過程中,班主任趙旺平小聲地告訴記者,“王虹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她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秀,也非常自信,還是班里的學習委員。”
國投公司掛職寧縣副縣長章廷兵也情不自禁地對孩子們分享了他的故事。“我也是一個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曾經的我雖然非常困難,但是,我從未想過放棄。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一定要相信不管是什么困難,那都是暫時的。我們要勇敢地定一個目標,每天、每月、每年腳踏實地的前進,慢慢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改變。相信在你們的努力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下,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這個自強班就是國投公司出資支持的。據了解,自強班50名學生分布在全縣13個鄉鎮的困難家庭,其中孤兒4人,單親家庭18人,父母殘疾11人,殘疾學生1人,特困戶16人。
在這里,國投人正在澆灌祖國的花朵,為他們的成長成材盡一份力。2015年9月,國投公司決定資助寧縣四中2015級“新長城自強班” 50名學生。
“國家每學期對貧困家庭上學的孩子有1000元的補助,國投公司每個月會給自強班的學生發放180元的資助金,學校對貧困學生學費減免400元。”趙旺平說道。
在學生申請的基礎上,年級組根據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按1:2的比例確定初步人選,學校資助中心指派專人對學生家庭狀況進行上門走訪,獲取第一手材料,并采取對比的方式確定受助學生,并最終提交校務會研究確定名單,面向全校公示,確定最終受助人選。在資金管理上,學校實行專賬管理、專款專用,資助中心給每位學生辦理了銀行卡,由個人自行保管。在資金發放上,由學校總務處負責,以月為單位,及時、足額將幫扶資金轉至受助學生專卡。
寧縣四中的校長卜宗興告訴記者:“目前,國投公司提供的兩年期資助金18萬元已到位,學校已向50名學生發放16個月的資助金共計14.4萬元,剩余資金也將在每月月初轉至受助學生專卡。”
記者了解到,2013-2016年,國投公司共在寧縣設立“國投新長城自強班”4個(一中1個、二中2個、四中1個),捐資70萬元,資助學生200人(一中50人、二中100人、四中50人)。捐資10萬元,資助新入學貧困家庭大學生50名。同時,國投公司積極開展員工結對幫扶貧困家庭中學生活動。幫扶活動的開展,有效解除了貧困家庭學生的后顧之憂,使其全身心投入學習,努力拼搏成才。
國投公司劉予介紹到,在資助貧困高中生及大學生的過程中,每一年被資助學生們都會給公司寫大量的書信,他們中很多都出生在山區偏僻農村貧困家庭,其中大部分還是少數民族家庭,他們紛紛感謝國投公司為他們伸出援助之手,資助他們上學。有的同學在信中寫道:“現在有了你們的資助,我可以少借5個月的生活費了。你們的資助不僅解決了我的吃飯問題,更讓我看到了黨和國家、看到像你們這樣的中央企業對我們貧困學生的關心幫助,也打消了我放棄學業的念頭,重新找回了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回報關心幫助我的人的信心。”
一封封情真意切地的書信,讓國投人倍感欣慰。今后,對教育的幫扶,國投人還將繼續。
傾國投之力,為脫貧攻堅拔寨
“寧縣郭鋪至大莊村水泥道路項目,是國投公司2013年的援建項目,該項目于當年5月份開工,僅用一個半月時間就完工,讓我們看到了‘國投人的速度。此前,村里全是土路,每逢下雨連自行車都騎不動,很不方便。農民種的農產品除了小部分自家吃了外,其余的根本運不出去,爛在地里,產生不了經濟效益。這條4公里長的路通了,不僅有效地解決郭鋪、大莊兩個村1106戶、7560群眾的行路難問題,更讓農民群眾經濟收入提高了,脫貧致富有了希望。”寧縣早勝鎮副鎮長楊亞軍說道。
“以前新寧鎮鞏范村村民出行難不說,種的蘋果、黃花菜、雜糧、辣椒、白菜等農作物都因為交通原因運不出去。崎嶇的道路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寧縣新寧鎮鎮長王劍說道。在2015年,國投公司捐助200萬元修建了鞏范村民心路,一下子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農產品出不去,收購商進不來的難題。據了解,該路全長3.5公里,寬4米。涉及該村三個村民小組,受益群眾達211戶870人(其中貧困戶23戶101人)。水泥道路建成后,鞏范村村容村貌明顯改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巨大改善,脫貧致富的信心更加堅定。
焦村鎮宮劉村渭一口自然村64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劉治興家中有四畝地,每年每畝地可以產200斤小麥。妻子患有腰椎間盤突出,50歲的弟弟劉歲興是殘障人士,劉治興右眼做白內障手術失敗,神經損傷也導致他左眼視力模糊。
“非常感謝政府和國投公司為我們建的新房子,再也不用為住老窯洞擔心了。”劉治興高興地說道。
“針對靠友無門、投親無人的差異化特殊群體。2016年,宮劉村和三里塬村在國投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先后為2個村共40戶貧困戶每戶發放補助金2萬元,共計80萬元,徹底解決了村上無自籌能力、無住房或住危房的貧困戶缺乏資金的問題。” 焦村鎮鎮長李蔚然對記者說道。
“衷心地感謝國投公司啊!要不是他們我的女兒就上不了大學了!”家住宮劉村的赫芳平說道。原來,赫芳平的女兒已經考上了大學,但家中貧困,無力支付女兒上學費用。這時國投公司送來了4500元助學金,解決大問題。現在政府和國投公司不僅為他提供了新住房,縣扶貧辦還提供了5只羊幫助他家發展產業,談到“未來”赫芳平充滿了希望。
據了解,國投公司先后捐資新修早勝鎮郭鋪村至大莊村、湘樂鎮于家村、新寧鎮鞏范村水泥路3條12公里;幫助80戶貧困戶建設安全住房80套,亮化道路3公里,徹底改變了項目村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4個貧困村產業發展資金互助協會注入互助資金110萬元,為貧困戶無償提供鉀肥40噸,幫助解決貧困群眾生產中資金和農資短缺問題。
目前,國投公司在寧縣已累計投入定點幫扶資金1143.5萬元,修建水泥路12公里,慰問貧困戶800戶,資助優秀貧困高中生200名,捐贈電腦37臺,捐建寧縣殘疾人康復中心并配套了康復器械,援建城關小學‘夢想中心。國投公司連續四年先后赴寧縣18個鄉鎮開展慰問,發放慰問金40萬元,慰問貧困戶800戶,向貧困群眾送去黨的關懷和溫暖。通過國投公司的傾力幫扶,寧縣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觀,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農村綜合發展能力也進一步增強,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短缺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寧縣只是國投公司傾力幫扶的一個縮影。據了解,目前國投公司共承擔定點幫扶貴州省羅甸縣、平塘縣和甘肅省寧縣、合水縣4個縣的任務。
國投公司不僅進行了大量的資金投入,還先后向對口幫扶縣、對口援疆縣、幫扶企業派出掛職干部共51人次,目前仍有11名掛職干部戰斗在扶貧工作第一線。
脫貧攻堅時不我待,在打贏攻堅戰的路上,作為一家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中央企業,國投公司將帶著“國投人”的精神一直伴隨貧困群眾行走在攜手脫貧奔小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