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祥+++陳漢君
摘 要:人機交互技術產生之后,很大程度上變革了傳播方式,而且此種變革并不同于傳統媒介,通過該項技術交互性的特點,人們創建了用戶與計算機的聯系,隨著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逐漸的應用到各個領域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種趨勢下,安防領域也開始應用人機交互技術,并取得良好的發展,文章即對安防領域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做出研究,旨在促進該項技術更為深入的應用到安防領域中。
關鍵詞:安防領域;人機交互技術;發展
前言
自計算機產生之后,關于“人機交互”的研究隨之開展,并且至今仍在繼續。從二進制大型計算器開始,直至當前的虛擬顯示技術,國內外的技術人員無一不為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而努力,時至今日,人機交互技術所具有的發展空間是十分廣闊的,尤其在安防領域中。安防領域中應用人機交互技術后,不僅會促進安全防范產品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而且安防領域也會更為繁榮的發展。
1 人機交互技術概述
人機交互技術是指在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的輔助下,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通過人機對話,計算機可提供人所需求的信息,如回答問題、顯示相關信息等[1]。在計算機用戶界面設計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即為人機交互技術,該項技術密切的聯系著多個學科領域,例如認知學領域、人機工程學領域等,同時,經由電極,使神經信號相互聯系于電子信號,促進人腦、電腦間溝通的開展。
學術界一直未停止關于人機交互技術的研究,且獲得的研究成果比較多,已經問世大量的人機交互產品。現階段,人機交互技術研究的側重點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側重多媒體技術,計算機可觸摸式的顯示屏、電子書顯示屏可隨意折疊、3D顯示器等均屬于研究的重點;另一方面是側重多通道技術,手寫漢字識別系統、數字墨水技術、中文語音識別系統、手勢識別技術等均屬于多通道技術應用到各個領域中的產物[2]。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已經開始顯現出人機交互技術的重要作用,例如智能手機領域、游戲領域等,可以預見,在未來,該項技術的發展空間將會十分廣闊。
2 安防領域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
2016年,北京舉行了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參與企業包含國內外千余家,將安防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全面的展示出來,人機交互技術產品赫然在列,這也表示著人機交互技術已經應用到安防領域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2.1 安防領域人機交互技術專利申請增多
近年來,人機交互技術在安防領域中的應用不斷加深,并產生了較多的安防產品,無論國內或國外,人機交換技術產品申請呈現出上升趨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全球專利申請量增多,以年為單位,經統計分析人機交互技術點的全球專利申請量情況看,處于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2001年之后,我國的申請量大幅度的增長,呈現出直線上升,至2015年時,開始出現申請量減少的現象,這說明,在人機交互技術點上,我國所掌握的技術逐漸的成熟,而且飽和狀態已經開始出現,再看美國、日本、德國及中國臺灣,該項技術專利申請量并未發生變化;第二,專利申請國分布增多,專利申請國是指專利人申請專利時想要申請的保護其專利的國家或地區,專利申請國的分布狀況可將專利可能實施的國家或地區反映出來,據調查可知,人機交互行業申請專利時,重點申請的國家為中國、美國、世界產權組織,三者共占據總申請數量的98%左右,余下2%分布在歐洲、日本、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由專利申請國分布情況發現,受理國家的數量不斷增多;第三,專利技術主要來源國增多,以往,美國為主要的專利權人來源國家,近年來統計結果顯示,除美國外,中國的專利權人數量也不斷的增加[3]。
2.2 用戶界面的操作性及立體性不斷增強
ENIAC為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問世后即開始人機交互,人將相應的命令輸入后,操作系統執行命令,當時,對于計算機與人機交互,人們更多的神秘感、專業感。這一時期,人要主動的適應計算機,才能保證計算機操作的正確性,為改變這一現狀,人們開始探索更為便利的人機交互方式。探索發現,必須要研究人的行為方式,由此,計算機設計中開始逐步的運用認知心理學,人們也越來越關注人機交互的重要性。當前,用戶界面的主流為圖像形式,代表為美國微軟,顯示、傳達信息的目的均利用創口實現,人與計算機用戶界面交互的方式為鼠標、鍵盤,圖像形式的用戶界面使人機交互的操作性不斷增強[4]。未出現自然化交互設計技術時,即已經出現多媒體技術,是一種過濾技術,而未產生多媒體用戶界面之前,設計用戶界面過程中,語言轉變為圖形已經完成。不過,在多媒體技術不斷進步過程中,此種技術中逐漸的加入了動畫、視頻、音頻等,尤其是引入音視頻后,促進計算機傳達信息的方式更為豐富,使人們能夠進一步的控制、傳達信息,人機交互效率大幅度的提升,同時也提高了用戶界面的立體性。
2.3 向著多通道互動及智能互動的方向進步
現階段,主要通過鍵盤與鼠標來實現人機交互,尚不具備普及多通道媒體交互的技術水平,但在安防領域中,工程師及設計師的探索步伐已經邁出,自然人機交互的實現指日可待。目前,已經利用了基于人感覺的開發效應通道,如視線跟蹤系統、三維聽覺定位器、分貝感應器、語音識別系統等,這些均是利用人的聽覺、視覺,結合人機交互技術后研發出的產物,而這些產物應用安防領域后,可顯著的提升安防效果。在感壓技術的基礎上,技術人員開發出了觸屏手機、觸屏電腦,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極為自然的開展人機交互,而且通道切換也不需要頻繁的開展,促使人機交互效率的提升,而也顯示了多通道互動技術的應用。在人機大戰中,第一個勝利的炮彈由深藍打響,之后技術人員、研究人員便廣泛的研究智能計算,基本已經實現人機現場合奏即興樂曲,促使人機交互技術更為深入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出現后,人機互動的發展步伐明顯加大,尤其在安防領域中,各種人工智能產物基于人機交互技術設計出來,很大程度上便利可安防工作的開展,例如安放機器人,通過安防機器人的應用,安防防護工作可在機器人的協助下開展,降低工作人員工作量的同時,可明顯的提升安防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機交互技術應用于安防領域后,其與安防領域的融合程度不斷的加深,開發出了各種高性能、高質量的智能型安全防護產品,促進安防領域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的提升。鑒于人機交互技術自身不斷的發展與更新,安防領域也會利用該項技術不斷的創新,研制出更多的智能化程度高的產品,促進安防領域更為繁榮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英.基于計算機技術的人機交互應用探索[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07):59-60.
[2]俞凱,陳露,陳博,等.任務型人機對話系統中的認知技術——概念、進展及其未來[J].計算機學報,2015(12):2333-2348.
[3]李堯生.人機交互方式下移動機器人自主導航技術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03):32-33.
[4]肖楠.人與機的對話——淺談人機交互的人機關系及其發展趨勢[J].藝術科技,2013(0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