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琴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的信息化進程已經得到飛速發展。新型通信系統的出現,導致短波通信在世界范圍內都受到了廣泛的重視,但是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短波通信技術也會受到相應的干擾。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帶來了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化進程的加快,給我國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通信技術已經得到較大的成功,短波通信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生活當中,并且也較大的影響了人們的社會生活。文章主要分析了在信息化背景下,短波通信會受到怎樣的干擾,并且如何應用抗干擾技術。
關鍵詞:信息化條件;短波通信;抗干擾技術
引言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新型通信系統得到了飛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短波通信技術顯示了自身的優越性,并且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短波通信不會受到有源中繼體和網絡樞紐等影響的通信方式,并且還具有運行成本低的特點,這促進了短波通信的發展。在信息化條件下,短波通信的應用會受到相應的影響,短波通信要通過電離層的反射以此來傳輸到接受設備中,但是傳輸距離較遠,所以大部分都被應用在遠程通信中,但是因為電離層自身的高度和密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大,抗干擾技術越來越成為關注的重點內容。由此可見要充分的分析短波通信所具有的特點,以此來提出抗干擾技術的應用。
1 影響短波通信的幾種干擾方式
1.1 工業干擾
工業干擾的原因大多數都是工業生產中所應用的點火裝置、電力網以及大型電氣設備,影響工業干擾強度的原因和周圍環境的噪聲強弱有一定的關系,并且也和供電系統息息相關。并且由于地區固定,工業干擾在短時間內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1.2 大氣噪聲干擾
影響短波通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大氣噪聲干擾,大氣干擾是最普遍的干擾方式,并且大氣放電具有方向性的特點。在一些地區,傳播的方向也會根據隨著季節而改變,對短波通信造成干擾。
1.3 電臺干擾
造成電臺干擾的主要原因是短波通信的頻率和電臺無線電波相似,這樣就會造成干擾。并且短波波段的頻帶自身就不夠寬,并且用戶數量多,這樣電臺干擾則會影響短波通信。
1.4 人為因素干擾
人為干擾通常都是具有原因的,在軍事當中的應用應該是最普遍的現象。這種類型的干擾方式通常是應用在戰爭中的通信干擾方法,一般都是單頻或者多頻、全頻段、部分頻段的干擾方式。
2 短波通信的特點
2.1 短波通信的優點
首先短波通信設備的體積都比較小,在進行頂點或者移動通信方面都比較具有優勢,并且自身的成本也比較低,維護費用較少。在進行電路調試方面簡單快捷,進行臨時組網非常便利,受到自然因素和戰爭的影響較小,具有較高的抗毀能力。并且也具備較大的靈活性,在受到破壞后會很快進行恢復處理。
2.2 短波通信的缺點
在信息化背景下,對短波通信的重視程度不斷深入。但是其自身還具有相應的缺點。比如,短波通信容量很小,可以使用范圍內的頻段比較窄,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到大氣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干擾影響。在短波通信信號傳輸過程中不穩定因素較大。
3 信息化條件下短波通信抗干擾技術的應用分析
短波通信抗干擾要從功率、空間、時間、頻率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此來全方位的開展抗干擾工作。目前擴展頻譜技術已經成為了抗干擾技術的主要標準,它的優點在于安全、參數變化快,波形復雜的特點。
3.1 直接序列擴頻技術
直接序列擴頻技術得以實現的基本原理在于通過發信端的高速偽噪聲碼以此來實現特定信息碼的擴普調制,之后在進行射頻調制,通過偽帶寬來擴展信號帶寬,在接受端界把接受到的射頻信號進行婚品處理,然后采用中頻方式來進行解擴,以此來實現寬帶信號還原,以此來恢復通信數據。由此可見可以通過較低的通信信號來利用干熱噪聲和信道噪聲的作用,來實現防干擾,這樣的技術具有安全隱秘性,并且不容易被阻斷。
3.2 調頻技術
調頻技術是運用偽隨機調頻圖案算法和相同同步算法的方式中,通過限制頻率表,然后進行同步跳變或者離散頻率來增量偽隨機,以此來增加跳變過程中的帶寬。調頻技術具有比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目前已經受到了廣泛的應用。
3.3 跳時技術
跳時技術主要是通過時間域的應用把發射信號在時間軸內進行跳變,進而有效的控制所發射的內容。
3.4 自適應技術
自適應技術主要具有能夠自動對短波通信進行調節結構和參數的作用,并且通過優化系統來適應通信的傳輸環境變化。能夠有效的提升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提升短波通信的質量。主要工作原理是通過進行定時分析短波通信和鏈路質量,通過多個信道進行掃描,在接收到雙方所建立的信號后再建立合適的頻路鏈路,來進行通信業務傳輸功能。其優點主要在于可以按照不同的現狀來改變傳輸信道,以此來提高短波通信質量,提升抗干擾能力。
3.6 差錯技術控制
差錯技術控制主要是指通過解決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出現的差錯,按照不同的現狀,以此來采用不同的抗干擾方式。按照不同的現象,可以分成多種抗干擾方法,其中可以分為自動重發請求、前向久而錯以及混合糾錯等。當接收方通過檢驗后會檢查出其中存在的錯誤,通知發送方,然后發送方得到數據后可以利用技術進行改進,這一技術的優勢在于,在短波通信數據傳輸過程中可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性和完整性。
3.5 分集技術
短波通信信道所使用的情況不盡相同,這就會導致信道信號會出現強弱之分,按照不同的信道情況選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信號進行組合,以此來彌補信道出現的破損現象,這樣技術就可以叫做分集技術。分集技術能夠在不改變傳輸功率和帶寬的條件下,實現提升信道的質量。這樣技術通常應用在噪聲干擾或者信道情況比較差的強狂下,發射機要能夠具備較高的功率來保證進行正常的連接。分集技術的優點在于在不增加傳輸功率和寬帶的條件下,提升無線通信信道的傳輸質量,實現傳輸質量和信噪比的發展。
4 短波通信中抗干擾技術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顯著提高,我國對短波通信干擾技術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目前主要有是三個主要發展方向,首先綜合抗干擾體制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利用綜合的抗干擾體制,采用頻率自適應、跳頻濾波器來進行抗干擾研究。其次利用高速數據調制解調技術當作抗干擾的主要核心技術,相對于其他方式,能夠具有傳輸速快和利用率高的優勢。最后就是抗干擾技術體制向寬帶方向發展,這是短波通信技術發展的必然方向。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對我國通信系統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波通信自身的優勢一直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和重視,并且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當中。隨著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對短波通信抗干擾技術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在信息條件下,大多數的短波通信體制已經得到改善和發展,抗干擾能力不斷加強。要充分的利用各種科學技術,突破短波通信抗干擾技術的發展,促進我國通信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磊,李鶴,周音,等.信息化條件下短波通信抗干擾技術與應用[J].艦船電子工程,2012,02:69-72.
[2]韓小明.信息化背景下短波通信抗干擾技術應用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6,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