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夏歡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也產生了新的評價方式,“即時評價”就是其中的一種。即時評價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交流的一種方式,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因此,即時評價對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的參與度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對學生開展準確、及時的反饋能夠對教學發揮一種非常好的導向指引,能夠更加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本文在對即時評價的意義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即時評價對學生參與的影響進行深入探究,以期能夠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作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即時評價;學生參與影響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結果性的評價,比如過于關注教學目標是不是完成,教學內容學生是否都已掌握等等,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的過程性的評價。因此,在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的評價性的語言非常缺乏,評價的形式非常的單一,缺少對學生即時的評價。因此,這樣的評價顯得非常蒼白無力沒有實際的價值,沒有充分發揮評價應有的價值,也難以實現評價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引導和激勵作用的理想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評價方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逐漸樹立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意識,能夠嘗試運用新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度,但依然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能夠給予準確、積極的評價,沒有及時的強化,評價的效果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如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效地評價,讓評價變得更加有針對性,有實際意義,以及如何通過評價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在教學課堂中實施即時評價,是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的一個有效體現。
一、即時評價的內涵及意義
對于什么是即時評價,很多研究學生進行了界定。比較普遍的一種認識是,即時評價指的是一種過程性的評價方式,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所表現出的種種信息的處理過程,是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即時評價來說,主要的評價對象是針對學生,但是從評價的主體上來說比較多元,既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從評價的指向上來說,不僅是指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的評價活動,而且還可以是學生之間的相互的評價。
美國的著名教育家霍德華·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當中就明確指出人可以同時有八種智能,而且提出這幾種智能之間都同樣的重要,沒有主次之分。對于課堂教學即時評價來說,應該對這八種智能給予合理的評價,不能用簡單的評價方式進行評價。特別是對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來說,不僅要關注學生智能的發展,同時還應該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合理的評價,及時的課堂教學的即時評價能夠給學生帶來很大的鼓勵,同時還能夠讓不同的智能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積極的肯定,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化學,提高不同智能水平的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在高中化學教學標準中就對評價的作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認為化學教學中的評價應該是全方位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因此,課堂即時評價能夠激發起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心態,強化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熱情,讓學生能夠獲得被肯定的喜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所以,有效的化學課堂即時評價不僅讓學生受益,還能夠讓教師的教學水平得以提升,讓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得以提升。
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即時評價對學生參與的影響
1、即時評價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教師評價往往是使用最頻繁的一種評價方式。對于即時評價中的教師評價來說,它要求教師不僅僅是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實施一種過程性的評價,特別是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的角度來給予學生積極的正確的評價。教師通過一些鼓勵性的評價語言能引起學生內心的積極性,從而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同時,教師的真誠的鼓勵性的評價語言不僅能夠構建一種非常和諧的師生關系,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學生還能夠把教師的肯定化作一種行動,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使用一些體態語言,也能夠對學生產生一種無聲的鼓勵,比如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都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
2、即時評價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即時評價中除了教師評價以外,還有學生之間的評價。一種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指的是學生把自己的行動及其結果與一定的價值尺度相比較的過程。自我評價對于學生來說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可以促進學生對自我更加的了解,促進學生自我不斷的提高。新課標中強調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自己的學習態度及行為等進行評價就是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一種表現,可以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主動的學習中來,改變被動的被評價的方式。此外,學生之間還可以進行互相評價或進行小組間的評價。這些都是以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直以來,主要以教師為評價主體的課堂教學,讓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被評價的狀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出來。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的倡導下,特別重視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特別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即時評價更能夠發揮出評價的價值和意義。因為,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就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檢驗,是一種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查缺補漏的過程。同時,小組之間的互評,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組與組之間的互評,不斷的思考,讓學生也能夠獲得很大的滿足感,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合作能力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倪金華.初中化學課堂中即時評價對學生參與的影響研究[J].科普通話,2014,03(23):113-115.
[2] 顏東鴻.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參與評價的策略探索[J].化學教學,2015,05(11):43-4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學化學課程標準(實驗)[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01(24):22-23.
[4] 王后雄,李佳.化學教育測量與評價[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06(2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