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婷
摘要: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是指嬰幼兒在日常的生活中,照料自己的基本生活的能力。嬰幼兒擁有自我服務能力包括嬰幼兒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整理玩具的能力等。這些能力對于嬰幼兒形成健康的人格有著極大的幫助。所以提高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工作。
關鍵詞:嬰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培養(yǎng)
在對嬰幼兒的教育中培養(yǎng)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嬰幼兒具有了自我服務能力后,才能培養(yǎng)嬰幼兒的獨立能力,促進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培養(yǎng)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時,只要選擇合適的培養(yǎng)方法,是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1]。由此可見,在培養(yǎng)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工作中,用創(chuàng)新性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家長帶領嬰幼兒參加早教活動
早教教師可以給嬰幼兒組織早教活動,培養(yǎng)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教師應該明確在早教活動中應該關注嬰幼兒的興趣和經(jīng)驗,幼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不僅僅是關注嬰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所以給0 ~3歲的嬰幼兒進行早教活動時和幼兒園的教育活動著極大的區(qū)別。
1、合理選擇早教活動的內(nèi)容。嬰幼兒的身體器官和系統(tǒng)都處于一個迅速發(fā)展的狀態(tài),因此,早教教師在給嬰幼兒進行早教活動時,是需要針對身體發(fā)展的不同關鍵期和動作發(fā)展順序進行的。例如,在大肌肉動作方面,11~12個月是走的關鍵期,13~15個月是蹲的關鍵期,16~18個月是跑的關鍵期,早教教師應該在對嬰幼兒的關鍵期行分析后,設計有針對性的游戲活動,這樣才能促進嬰幼兒的大肌肉發(fā)展。在小肌肉動作方面,早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可以按照動作的發(fā)展順序,先給嬰幼兒設計用手抓東西的一些游戲,在設計幼兒用五指拿東西的游戲,再到用三個手指捏東西的游戲,在嬰幼兒參加這些游戲活動后,再幫助嬰幼兒學會使用勺子筷子等[2]。早教教師通過結(jié)合嬰幼兒的生理特點設計有針對性地活動,可以培養(yǎng)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2、構(gòu)建一個適合嬰幼兒活動的環(huán)境。選擇早教活動的內(nèi)容嬰幼兒的年齡大多在0 ~3歲,身高也是有限的,他們喜歡跪著玩、爬著玩、坐著玩。所以早教機構(gòu)的工作人員應該給嬰幼兒提供一個有軟地面的活動室,這樣才能為嬰幼兒的活動提供便利。在活動室的墻面布置中也應該保證嬰幼兒在跪著、蹲著或者坐著時,雙手可以在墻面活動。在給嬰幼兒選擇和提供活動的材料時,應該選擇一些生活性、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材料,這樣才能吸引嬰幼兒的注意力。早教教師可以給嬰幼兒提供生活中熟悉的吃穿用的真實物品,這樣就能滿足幼兒的需要。
3、制定有針對性的早教方案。比如,早教教師在指導嬰幼兒做穿珠游戲時,由于嬰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是不同的,早教教師可以給能力強的嬰幼兒一些比較厚、孔比較小的珠子,給能力弱的嬰幼兒比較薄孔比較大的珠子。早教教師在教育活動中需要尊重嬰幼兒的個體差異,給幼兒進行因材施教,從而培養(yǎng)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有一些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是比較差的,教師在對待這些嬰幼兒的時候,首先應該尊重,認真觀察這些嬰幼兒的表現(xiàn),能夠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和做錯時給這些嬰幼兒提供適當?shù)膸椭=處熆梢越o嬰幼兒進行分組,給嬰幼兒進行個別指導。當嬰幼兒在教育活動中出現(xiàn)了錯誤后,教師應該做心理疏導的方式,鼓勵嬰幼兒一定能改正錯誤,完成任務,從而增強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3]。
二、采用游戲形式,激發(fā)嬰幼兒自我服務的興趣
很多教師在給嬰幼兒進行教育中,為了避免嬰幼兒受傷,很少給嬰幼兒動手實踐的機會,慢慢的嬰幼兒就沒有了自我服務意識。在家庭中,父母對嬰幼兒是比較溺愛的。激發(fā)嬰幼兒自我服務的興趣是保證教育成功開展的關鍵。嬰幼兒對于形式新穎的游戲活動都是比較喜歡的,所以教師可以在給嬰幼兒進行自我服務教育時,通過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fā)嬰幼兒的學習興趣。系扣子是嬰幼兒需要具備的一個基本的生活能力,所以培養(yǎng)嬰幼兒的系扣子能力是比較重要的。教師如果直接給嬰幼兒示范系扣子的動作,嬰幼兒是很難集中精力學習的。這時教師可以用廢棄的布做成一個果樹,然后把扣子當成果子,教師告訴嬰幼兒:“孩子們,你們想不想看到果樹上長滿果子的樣子?”這時嬰幼兒異口同聲地回答:“想。”教師接著說:“那么老師先把第一個果子放到樹上,然后你們自己來放,看誰放的多。”教師在把第一個果子放到樹上后,嬰幼兒開始積極地往果樹上放果子。一會這棵果樹上長滿了果子。這時嬰幼兒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嬰幼兒不僅需要會系扣子還需要會解扣子。然后教師可以告訴嬰幼兒:“那么孩子們,我們一起做摘果子的游戲,看誰摘到果子多。”嬰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又開始興高采烈地摘果子。嬰幼兒通過做這個游戲,通過反復練習,學會了系扣子和解扣子,嬰幼兒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提高了自己的自我服務能力。
三、在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在教育活動中,是很容易培養(yǎng)嬰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的。例如,在教給嬰幼兒認識雞蛋時,教師可以煮一些雞蛋,然后把煮熟的雞蛋分給孩子們。教師可以這樣說:“孩子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就是大家手里的雞蛋。如果大家認識了這個朋友,老師就把這個雞蛋獎勵給大家。”在教師的組織下,嬰幼兒開始觀察雞蛋的形狀,聞雞蛋的味道,在孩子們認識了雞蛋后,教師接著說:“孩子們,大家今天表現(xiàn)的很好,老師就把雞蛋獎勵給大家。下面,老師給大家剝雞蛋。”在教師的示范下,嬰幼兒學會了剝雞蛋。教師通過這個教育活動,不僅讓嬰幼兒學習了關于雞蛋的知識,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學會了剝雞蛋這個技能,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四、結(jié)語
在對嬰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的培養(yǎng)中,只要激發(fā)了幼兒的自我服務的興趣,運用了適當?shù)慕逃椒ǎ强梢赃_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的。這樣嬰幼兒就能養(yǎng)成自我服務的好習慣,從而促進嬰幼兒身心全面的發(fā)展,為嬰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于雅杰. 0~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的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04):84.
[2] 姜云飛. 淺談0~3歲嬰幼兒的家庭教育[J].青春歲月,2010,(12):93.
[3] 祁曉芳. 2~3歲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現(xiàn)狀分析[J]. 幼兒教育,2001,(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