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紅
摘要:我們學生英語基礎相當差,想拿高分很難,所以我們教學的任務并不是讓學生個個拿高分,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其交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進而提高成績。影響英語教學的因素很多,除了教師的個人素質、能力、教學方法外,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對學生學習英語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滲透;情感教育
首先,教師應盡快從傳統的教學中解放出來,轉變思想,更新觀念。若繼續沿用傳統的重語言知識講授、輕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則不僅調動不起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不能充分完成教學任務。其次,應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用學生身邊發生的圖片、故事來激發他們的興趣。最后,在新形勢下,轉變教學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學的前提,更新觀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證。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自覺轉變過去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特點,以突出教材的交際功能為主線來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掌握教學的主動權。
一、教師的個人素養
在孩子們的教育和成長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稍不注意就會傷害孩子,犯一些錯誤,傷害孩子們的心。例如,學校開家長會時,我問一個高二文科班的學生,他的家長怎么沒來開家長會時,他的一番話語讓人驚訝。他說他爸爸這樣說:“你考的太差了,我沒臉去學校??,”然后那個學生又說:“我恨透他了,我再從來不叫他參加學校的活動了??”。通過這個案例,我們老師和家長更要深思,面對孩子們要注意說話語氣,盡量把一些情感的話語融入到談話中。在我的教學中我一貫堅持無論在英語課堂上還是課后,我都認真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用激情去點燃課堂,用愛心去關注學生,用耐心去傾聽學生,所以學生愿意和我交流,與我談論當天的學習情況,推心置腹地給我傾訴自己的煩惱,包括家里的、學校的。還給我提些班級管理建議,能夠對癥下藥,及時處理班級問題,解決學生學習和思想上的問題。
二、盡力活躍英語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使學生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因此,我們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必須因人而教,不要為了盲目嚴肅課堂紀律而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即使學生做的不好,老師還是盡力去說服教育,上課時,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用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慢慢喜歡英語了,大膽發言了。新教材中有很多內容涉及學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們應適當地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有時偶爾也給他們玩玩游戲來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在研究教材,備課,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教師備課時首先要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要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如學生表現突出時,應及時給與表揚,拍手表揚,或者發個紀念品來鼓勵鼓勵。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境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閱讀課文教學時,教師可用新概念英語有趣的小故事作為素材來授課,學生會很受歡迎的。還可以通過采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在英語課堂上營造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使學生主體性得到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在積極參與、口腦并用中提高了學習興趣。[1]學生學習英語的終極目標———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在現代英語課堂上得以體現,文化背景知識得到更深層次的滲透。
四、培養自主學習,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傳統的教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那種填鴨式教學方式忽視了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學生看做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在課堂教學時,我們不妨進行一番“換位思考”,把學生置于主導地位,使學生很自然地用英語思考、很積極地進行英語語言輸出,相對傳統的灌輸式、封閉式教學方法而言,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
五、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
師生關系是否民主和諧,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也就是影響著學生在校適應性的發展。研究發現,良好師生關系的發展和學生適應性的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而且之前也有研究證明師生關系發展的越好,學生在學校的適應能力就越強,而師生關系不良的學生在適應能力上往往存在問題。師生關系發展的好就說明在師生交往過程中學生可以常常得到老師在各方面的支持,老師的支持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力量,它能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積極地投入到學校的各種活動中,能夠在活動中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和才華。而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良好師生關系的第一標志。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從教師做起,要求我們教師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和“為了一切學生”。師生之間關系民主和諧,兩者才會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進入教育教學的最佳境界。
參考文獻
[1] 張健.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