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春
摘要:教育是一門雕塑人、改造人的藝術,是一項充滿愛的事業。教書育人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任務。教師對自己的事業,對自己的學生充滿愛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對學生真誠,關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另一種方式,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教書育人是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關鍵是要有愛心、耐心、信心,只要愛心、耐心和信心融會貫通,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就能管好班集體,所帶的班級就會成為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集體。
關鍵詞:教育;教師;愛心;耐心;信心
我們都知道班集體不是自發組成的,也不是把幾十個學生編在一個班集體里就可以了,而是怎樣把這些性格迥異、各懷絕技的學生組成一個具有凝聚力、親和力、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優秀班集體呢?根據我個人的班主任工作總結得出:“三心”教育是我班級管理的成功秘訣。“三心”就是愛心、耐心、信心,這三者結合起來滲透到班級管理中去,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使班級管理正常化、規范化,形成優良的班風和學風。學生只有在這樣的班集體里,才能充分發揮它們的潛能和聰明才智,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健康地成長,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關心愛護學生是我的職責,教師的愛心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
教育是一門雕塑人、改造人的藝術,是一項充滿愛的事業。教師對自己的事業,對自己的學生充滿愛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對學生真誠,關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另一種方式,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教師在管理班級時,首先要關愛每一個學生,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成長過程中的差異,不要隨意打罵學生。如果學生犯了錯,不要去數他們犯了多少次錯,也不要翻他們的舊帳和老底,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和愛心去理解他們、包容他們,發現和利用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在不傷害他們自尊心的情況下和他們溝通交流[1]。其次,當師生意見不一致時,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該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和他們講道理,而不是憑借教師的身份強迫他們接受我們的見解,這樣學生也是口服心不服。學生也是講道理的人,如果我們好言相勸,循循善誘的話,就會取得我們所期望的效果,這也是大多數人的通病,喜歡“吃軟不吃硬”。反之,對學生大吼大叫,只會進一步加深師生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不利于班級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開展。記得我帶的04(12)班時就有這讓的深刻體會,當時班里有一名男生叫吳信永,平時表現較為散漫,經常缺課,履教不改。一次因為他肚子痛找到我,我二話不說馬上送他到醫院看病,并幫他墊上醫藥費,回校后還從家里拿飯菜送到宿舍給他,當時他感動了,從那以后開始他變好了,雖然成績不怎么理想,但組織紀律可以說好了很多。從這件事我就開始懂得了,班級管理“愛心”真是很重要。因此,教師要用愛心去幫助和教育學生,我們的愛就會像“星星之火”溫暖了他們的心田,就可以到處“燎原”。最后,關愛學生不僅僅是用語言,而應該用行動來表達,放下教師的架子,忘記你的年齡,拿出你的童心,真心真意加入到他們的隊伍當中去吧!和他們一起玩耍、打球、做游戲,讓他們把你當成他們的大朋友、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二、耐心是管理班級的關鍵
教育就是教書育人,教書育人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任務,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有耐心。農民種地沒有耐心,莊稼就會長蟲子;工人生產工件沒有耐心就會出現不合格的產品。莊稼長了蟲子可以不收割,工件不合格可以扔掉。“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不能因為學生犯了錯就否定他們;人無完人,也不能因為學生有缺點就排斥他們。作為班主任的我們,除了教學之外,還要對班級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責任之大可想而知。學生第一次犯錯,我們可以慢慢教育他們,如果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誤怎么辦?這時候就要用我們的耐心對他們進行教育,持之以恒,永不放棄,我相信“精誠所致,金石為開”。
三、我愿和學生成為彼此信任的知心朋友
教師要教育好學生,就必須對他們有信心。差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和信任,要想他們“改頭換面,從新做人”,教師就要對他們有信心,相信他們一定能改好。就因為這些差生有不良的過去和習慣,所以他們最怕老師毫不猶豫就懷疑他們,這就要求教師在處理學生的問題上一定要客觀,實事求是,不要讓我們不經意間的懷疑眼神傷害和打擊了差生,使他們產生一種錯覺就是老師一點都不相信他們,這樣很不利于他們改正錯誤[2]。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而這時,孩子才會把一切都告訴他?”對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以前,存在我頭腦里的一個錯誤思想是無論何時何地,教師都要高高在上,除上課外不隨便跟學生交談,這樣才能樹立威信。漸漸地,我發現學生離我遠了,甚至和我的關系鬧得很緊張,更不要談威信了。后來,我閱讀了有關的資料,還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再試一試。慢慢地,我和學生的關系融洽,終于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上課時我向學生露出親切的笑臉,投去友善的目光,進行交談式的教學;下課時我留在教室和學生們談心,說笑話;放學后,我和學生一起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很快地,我和學生之間建立起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形成友好、愉快、輕松、和諧的心理氣氛,這時他會把我當知心朋友,敞開心扉,讓我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并求得我的幫助和指導。而這時我會感到自豪,因為他們成了我的知心朋友,我成為他們可親、可敬、可依賴的人。
因此,我認為在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中,要把我們的愛心掏出來去溫暖學生的心田,我們的耐心教育就會像陽光雨露滋潤他們的心田,我們對學生的信心就會像催化劑一樣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健康成長。只要愛心、耐心和信心融會貫通,我相信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就能管好班集體,你的班級就會成為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集體。我堅信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才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應該是每一位教師的心聲。
參考文獻
[1] 王琴. 淺談班級管理的愛心教育[J]. 新西部(理論版),2014,(09):123+48.
[2] 馬彩會. 淺談班級管理中的三心二要[J]. 生物技術世界,2012,(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