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選
摘要: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滲透;教學方法
當前社會全面進步,德育內容也在不斷發展,數學課程改革也邁開了巨大的步伐,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門科學,恩格斯指出“數學是辨證的指導工具和表現形式”。那么怎樣才能在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呢?
一、善于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小學教學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內涵十分豐富,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學知識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教學中。例如,教材中關于“高、矮”的章節,出示了2個小朋友護送一位眼盲的老爺爺過馬路的場景。不言而喻,這可對學生進行尊敬老人的教育,使其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又如,教材中關于“時、分、秒”的章節以“我們贏了”為課題,出示北京申奧成功時人們的喜慶場面。這又是一個進行德育滲透的好材料,教師應抓住這一素材,教育學生:“中國申奧成功了,這是中國人期盼了多少年的夢想,今天終于如愿以償了。我們身為中國人,多么為自己的國家而驕傲,為成功而欣喜。”通過這樣的情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二、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了,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斷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學方法來說,我們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
三、聯系生活實際,滲透價值觀的教育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所以,我們在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的同時,更要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使學生不僅愛數學,更愛生活。
比如,在教學乘法時,為了減少因馬虎而出現計算錯誤的現象,為學生創設了工程師因計算錯誤,而導致整個工程的塌坍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在驚訝之余,意識到準確計算的必要性;同時,列舉在醫學上,外科醫生在給病人手術時,如果出現誤差可能會使病人的致殘,甚至是喪失生命;在商場上,如果出現誤差可能會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等實例。讓學生懂得嚴謹認真的態度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關鍵,更應知曉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類的。
在教學“秒”的認識時,演示奧運冠軍劉翔110米欄比詹姆斯快0.2秒奪冠的視頻;展示電腦1秒鐘進行3萬億次運算、人造衛星每秒可飛行7900米、現代化車間每秒可生產成千上萬個零件的畫面。使學生了解“秒”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還舉實例讓學生懂得時間沒有再造性,一去不復返。
如:對醫者來說,時間就是把傷者從死神手里搶回來的契機;對軍事家來說,時間就是戰場上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對建筑工人來說,時間就是一座城市的舊貌換新顏。讓學生知道時間的重要性,教育學生真正理解“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含義。使學生從小懂得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將來才能為祖國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四、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謙虛謹慎的優良品質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懂得數學來不得半點馬虎和絲毫的粗心大意,也不能靠小聰明而敷衍了事,教育學生要養成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比如,在計算9除以3與9除3時往往會因一字之差而造成錯誤。所以學生必須認真看題,理解題意,才能把題做對以體現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另外還要讓學生具有謙虛謹慎的優良品質,謙虛的人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同時也能發現自己的缺點,有的學生往往因自己在一次數學考試獲得高分而驕傲自滿,沾沾自喜。滿足于自己獲得的一次教師表揚,滿足于自己的一次小小的獲獎。便不知不覺地覺得高高在上。教師要及時引導,經常講一些中外名人們謙虛謹慎、刻苦學習的優秀事例來教育學生,使學生不斷取得進步。
五、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如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四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后,我讓學生回家后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后通過計算一個班所有家庭在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讓學生們談談我們該怎么辦。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又如,學完小數的加減法后,我讓學生開展“當一回小管家”的活動,要求同學們每天晚上問一下爸爸媽媽當天的開支情況,用一個表把每天開支的各個項目、金額記錄下來。記完一個星期后,讓大家計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錢,一周花多少錢,照這樣算一個月要花多少錢,爸爸媽媽一個月有多少收入,通過計算、比較、談談你的想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家長的不容易,從而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要根據技工教育數學課的特點,及時、恰當、有目的的滲透德育教育,最終使數學教學不局限于知識、技能技巧所構成的智力因素系統內,而應將人生觀、心理素質、紀律培養、規范嚴謹的工作態度等因素納入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受到更生動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質,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