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棟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以下簡稱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實施者,又是學生日常管理的直接執行者。輔導員雖然并不直接參與專業教學活動,但卻在大學生教育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從社會實踐到學風建設、從日常生活到大小事件的處理,從心理輔導到就業指導,可以說輔導員是最直接深入學生學習生活每個角落進行教育工作的教師。輔導員的工作狀況直接影響我國高等教育的成效,輔導員只有做到讓學生親師信道,方能事半功倍,以人本文將就如何讓學生親師信道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優秀輔導員;親師信道;人格魅力
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學記》,曾提到“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一語道破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重要影響——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韓愈曾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當今,大學生不僅需要傳道授業解惑的專業老師,也需要專業學習之外的、能夠平等交流的益友良師,我國教育體制下的輔導員這一角色的工作特性,正好符合這種要求。學生會因為喜歡一名老師,而喜愛上一門課程,輔導員也要做到,學生因為有一名讓其親師信道的輔導員,從而能夠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大學學習和生活。如何做到讓學生親師信道,輔導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 輔導員要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
輔導員作為學生接觸最多、交流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也是學生最信任的老師。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中,輔導員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如何做到讓學生欣然接受、不令則行,這就要求輔導員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正能量。據調查,學生對輔導員個人魅力評價傾向如下:尊重學生占88%,品德高尚占87%,善于演講占79%,風趣幽默占70%,平易近人占65%,個人形象占53%,認真負責占46%。可見僅僅做到認真負責是遠遠不夠的,輔導員必須要從很多方面去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塑造人格魅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覺得輔導員是位值得信賴的人,才能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二、 尊重學生、傾聽學生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將“尊重的需要”放在第四層次,僅次于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已經是成年人的大學生,剛剛從埋頭苦讀中學時代,到可以自由翱翔的大學生活,他們對尊重的需要顯得尤為迫切。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各不相同,表現也存在諸多差異,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朝著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不管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還是“后進分子”,但這些都不應該影響輔導員對任何一名學生的尊重。輔導員只有做到充分的尊重學生,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實現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和對話,學生才愿意主動與輔導員傾訴自己的困難、分享自己的成功等。
三、 融入學生、了解學生
輔導員應該努力拓展自身的興趣愛好,輔導員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不僅局限于教室里,更多的是在各種文體活動、運動場、宿舍、食堂等。在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中,輔導員要參與其中,融入學生,才能與學生有共同的語言,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輔導員應充分利用現代通訊手段多渠道去了解學生,例如:微信、微博、QQ、班級日志等。特別是那些容易產生心理波動學生的思想動態,予以高度關注,并適時給予疏導,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四、 提升工作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大學時代與中學時代存在巨大差異,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總是容易遇到自己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些問題包羅萬象,這時他們往往第一時間都會求助于輔導員。被學生認為最值得信任的輔導員,必須幫忙解決困難或者解惑答疑。同時也應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困難的能力,輔導員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不斷的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生活中的強者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更好的適應新形勢下的輔導員工作。
輔導員工作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工作環境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這也要求輔導員必須不斷提升自我,適應新形勢。
輔導員工作千頭萬緒,復雜繁瑣,在工作中輔導員要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爭取做一名上級信任,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輔導員。
[參考文獻]
[1]任翠杰.新形勢下高校教務人員的素質芻議.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10:143-144
[2]白加德等對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的角色認識[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3]陳士福,孫愛玲.關于輔導員的人格與德育效力的思考[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3)
項目名稱: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與對策研究 項目編號:WXSQ1207
(作者單位:皖西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