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利??
摘要:信訪工作是最現實的、最直接的群眾工作,是各級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紐帶,它連接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與整個社會的發展狀態。在促進社會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方面,信訪工作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本文簡單談論了信訪工作的成因及其主要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善信訪工作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信訪工作;成因;特點;建議
在社會轉型、經濟轉軌時期,越來越多的社會事務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演變成了各種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信訪工作在凸顯重要性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各種問題。下面我主要從信訪工作產生的原因及其特點來談談我的認識。
一、信訪工作的成因
第一、維權的法律意識增強。在依法治國方略提出之后,我國逐步走上了法治的軌道,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不斷弘揚,法治精神的不斷普及帶來了人們不斷增強的法律意識。一方面,隨著人們法律素養的不斷提高,在遇到各種爭端時,人們往往希望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在現今的社會里,人們不僅僅需要關注自己的利益是不是得到了保護,同時還在考慮自己的利益訴求是否正當。這就必然導致了有些利益訴求不能通過法律得到滿足,因而希望通過行政手段,即上訪之路,來解決問題成為了許多人的必然選擇。
第二、現實維權的艱難。在當前各種矛盾凸顯的時期,社會形勢紛繁復雜,各種矛盾糾紛日益凸顯,公民權益受到侵犯的情況時有發生,再加上有些政府部門有意無意地不作為,使得公民維權之路舉步艱難。因此,這部分權益受損的公民在得不到司法援助之后,上訪似乎成了他們必然的選擇。
第三、認識上出現的誤區。在我們國家,有相當一部分群眾始終堅持著“法不責眾”的錯誤觀念。在權益受損之后,有一些人往往不愿意用正規的途徑來解決問題,或者是短期之內達不到解決的效果,這時候他們總是希望把事情鬧大,糾集多人上訪鬧事,試圖事后憑借“法不責眾”這個護身符來逃避懲罰。另外,還有一部分群眾中則堅持著另一種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政府權力最大大,政府可以“管”法院,用政府來壓制法院就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了。同時,各級黨政部門對上訪問題的重視程度也遠遠超過其他問題,這也導致了不少人信“訪”不信法。
二、信訪工作的主要特點
第一、上訪人員復雜。之所以說上訪人員復雜,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一是關于上訪主體。在過去,上訪者更多的是以優撫對象、老弱病殘、貧困生為主,現在而言,這一范圍進一步擴大化、復雜化了,離退休老干部、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以及社會求助者等等都成了各地信訪局的常客了。二是關于信訪案件的涉及人員。在現在的各類信訪案件中,有些與案件并沒有直接關系的人員往往也涉及其中,使得牽涉到的人員越來越復雜,這也增加了信訪部門辦事的難度,這樣的結果無疑又影響了上訪者內心的期待與利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惡性循環。
第二、上訪內容涉訟、涉法案件突出。在現今社會里,有一個現象已經越來越常見了,那就是在人們遇到矛盾糾紛之后,更準確的說在矛盾解決不了或者通過司法途徑達不到自己的期望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會試圖用行政途徑來代替司法途徑,也就是俗稱的上訪。某些訪民堅信,“你們(信訪部門)一個電話能省很多事”,這一類人希望上訪能夠使其得到真正“公正”的裁決,符合自己利益要求的裁決。更有甚者,一些案件已經經過了兩審終審了,但是有一些人會毅然決然地走上漫漫信訪之路。
第三、上訪者行為多激烈。不管人們走進信訪部門是基于什么目的,解決什么類型的問題,但是他們既然選擇了上訪這條路,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要求信訪部門出面為其解決實際問題,可以說不達目的,決不輕易罷休。所以在遇到信訪部門表示上訪者所反映的問題是本部門解決不了的時候,一些群眾懷抱著“不鬧不解決、大鬧大解決”以及“要想有出路,必須上馬路”的思想,進行集體上訪,甚至采取極端措施從而向政府施加壓力。同時,上訪者還認為“機關越大頭兒越大,解決問題越快”,這就導致了上訪者往往采取預計越級上訪的方式,希望到省級信訪部門,甚至中央信訪部門反映自己的問題。
三、關于信訪工作的個人建議
上訪顯然已經成為了社會越來越多見的一種現象,但是信訪工作要做好,其實不僅僅是信訪部門的事情。在某省公安廳信訪處的一次簡單調研中,我感覺到信訪工作其實并不可怕,至少他們的很多做法是有利于信訪工作開展的,比如說單獨的接待室、一對一接訪、全程錄像等等。只有在不斷改進信訪工作方法,落實配套措施的情況下,爭取做到上訪者文明上訪、接訪者文明接訪,才能做好信訪工作,才真正的有助于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
從上訪者角度而言。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進行上訪,他們普遍的動因是自己的利益受損了。也只有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這些上訪者的維權意識才會凸顯,但很多人自身的法律意識十分淡薄,比如在眾多的金融詐騙案件中,已經造成損失了,可有些上訪者仍然不認為自己錯了,只是一味地要求信訪部門幫忙解決問題(追回損失)。因而,我們必須針對不同的上訪群體,制定不同的策略,從根本上來解決上訪者所反映的問題。首先,由于很多上訪者是因為自己的不懂法進而上當受騙導致了經濟損失,尤其是在金融詐騙事件中,所以我們需要在全社會,多層次、多方面、全面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從而使得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和掌握國家法律政策,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其次,積極宣傳正確的上訪觀念和方式,教育群眾要知法、守法、依法維權,改變群眾“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越鬧越解決”等錯誤的上訪心理與方式。最后,還要積極地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合理地運用上訪手段,充分發揮仲裁、行政復議、法律訴訟等解決問題的渠道,真正做到用法律來維護自身權益。
從信訪工作者角度而言。信訪工作能否真正的發揮其職能作用,往往取決于信訪工作者是否能否做好信訪工作。簡單來說,信訪工作者面對的不是一個兩個反映問題的人,而是一類兩類反映社會問題,維護自身權益的群體,所以信訪工作者必須加強其理論學習,要用國家的政策方針和法律法規來處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接待過程中發現上訪者提出的問題,并為之分析,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這也是對于信訪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要求。另外,在接待過程中,信訪工作者們必須做到誠心辦事。在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和規章制度的同時,必須正視來訪者所反映的問題及其基本的訴求,無論是否合理,都要做到認真聽取,如果能夠快速解決的盡量一次性解決,避免重復上訪;如果不能立即解決的要向來訪者說明情況,并且給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案,避免越級上訪。可以相信的是,如果信訪工作者能夠真心誠意地對待來訪者,對待他們所反映的問題,信訪工作其實也不是那么可怕。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北京 1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