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貴
摘要:玉米是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糧食產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玉米是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新營盤鄉的主要農作物,最近幾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寧蒗縣新營盤鄉的種植面積呈現擴大趨勢,農民群眾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十分強烈。但是由于農民群眾科學種植意識不強,玉米產量和品質一直難以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寧蒗縣新營盤鄉玉米種植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助益。
關鍵詞:寧蒗縣新營盤鄉;玉米種植技術;分析
盡管我鄉種植玉米的面積大,但是每年玉米產量一直難以提升,主要原因就是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種植技術不先進,無法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在我國南方山區地區玉米種植一直延續傳統的栽培模式,農民群眾種植玉米都是靠多年的種植經驗,對先進玉米栽培技術掌握和了解能力不足。寧蒗縣新營盤鄉是典型的農業鄉,,由于地處二半山區,晝夜溫差大,種植的玉米確具有“甜、糯、嫩、香的特點。近些年,該鄉黨委政府積極探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思路近年來,利用獨特自然資源優勢,積極推廣先進的玉米種植技術,大力發展玉米種植產業,切實提升農民群眾經濟收入。
1 科學選種
科學選種是確保玉米獲得高產和穩產的關鍵,玉米品種選擇要結合地區氣候環境、種植制度和病蟲害發病規律,選擇生產潛力大,抗病性能優異,耐寒耐旱的雜交玉米品種。最近幾年,在寧蒗縣新營盤鄉種植比較廣泛的玉米品種主要有京玉、羅單2號、保玉系列,路單8號、10號系列。
2 做好種子處理工作
首先,曬種選種。在播種前2~3天將種植置于陽光下暴曬,殺死種子表面的致病菌,提高種子吸水能力。然后科學選種。將種子中的小粒、秕粒、破粒、壞粒、蟲粒、一次性剔除,使種子大小整齊一致,籽粒飽滿、健壯。經過挑選的種子播種后表現出苗率高、出苗快、苗勻、苗齊、苗壯。使田間后期群體均勻一致,無斷壟和大小苗現象。是保證穩產、高產的基礎;其次,做好藥劑拌種工作。對于為了預防治絲黑穗病和苗期病害,用15%三唑醇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4%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可以選擇使用50%辛硫磷按種子重的0.2%拌種。具體做法100g乳油兌5㎏水均勻噴撒在50㎏種子上,悶2~3小時后攤開陰干后播種,對于有條件的種植戶我們推薦使用包衣種子。
3 育苗
采用育苗移栽省去了中間間苗環節,提高苗的質量,保證每畝有合理的株數,實現全部全苗和壯苗,同時還能夠節省一定量的種子用量,采用育苗移栽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3.1 配制營養土,適時播種
50公斤細土和50公斤廄肥混合均勻,向其中添加5公斤尿素,5公斤普鈣,充分混合均勻,將配制好的營養土均勻的鋪在苗床上等待播種。苗床最好選擇在靠近水源,地勢較高,土壤層深厚,未種植過玉米土地建設苗床。育苗前,在苗床上覆蓋一層地膜,將經過消毒的營養土放在薄膜上。育苗時間要根據進入雨季時間和前茬作物收獲時間綜合確定。對于冷涼山區,玉米生長周期比較長,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進行。中北部地區和具有灌溉條件的地區育苗時間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間進行育苗。干旱和半干旱地區一般在5月中下旬育苗。南部大部分地區對玉米播種期要求不嚴格,可以結合降雨量適時播種。播種時每個育苗缽放入1粒種子,播種后立即灌溉,促進種子萌發早出苗。播種后在苗床上方覆蓋一層稻草或者秸稈,密切觀察營養土濕度,及時補充水分,保持田間濕潤。
3.2 加強苗床管理
玉米出苗之后,及時揭去上方覆蓋物,促進幼苗通風透氣,并及時進行灌溉,保持土壤濕潤。幼苗生長到兩葉一心之后,應該控制好灌溉量,及時進行蹲苗處理,促進玉米根系生長發育。移栽前兩天停止灌溉,方便搬運。玉米生長到2~3葉之后,噴施一次多效唑進行蹲苗。在4葉期之前進行移栽。
4 覆膜移栽
4.1 做好整地施肥
深耕土地25~30cn,確保地面平衡,土壤細碎,地表不存在大土塊,表層存在一層細土,將田間前茬作物全面清理出去,上虛下實。結合整地還要做好施肥工作。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公斤,尿素10~15公斤,普鈣50公斤,硫酸鉀20公斤分,復合肥50公斤,將肥料混合均勻后隨整地一起施入。種植地一般開廂3尺,每廂種植兩行,行距1.5尺,株距1~1.2尺,每畝定植4000~4500株。
4.1 地膜覆蓋
選擇普通農用薄膜,采用地膜覆蓋機械進行地膜覆蓋或者采用人工地膜覆蓋。覆蓋前整地施肥,灌溉后立即覆膜。移栽時用開孔器開孔將幼苗按照規定行距和株距移栽到種植地中,并用土壤將地膜孔封堵住,移栽之后要及時查苗,查看移栽苗的成活情況,并做好補苗工作,確保出全苗。
5 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首先,及時中耕除草。玉米整個生長期一般需要進行2~3次中耕除草工作。第一次在移栽成活后進行,中耕深度在10~15cm,淺培土,中耕時避免對地膜造成損害,第二次中耕在玉米拔節期進行,進行淺培土,中耕深度維持在17cm左右,第三次中耕一般在玉米抽雄前進行,中耕深度為10cm,高培土,同時還要做好灌溉和排澇工作,做好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等病蟲害防治工作;其次,做好追肥工作。玉米生長到6~7片葉子之后,每畝追施尿素4~5公斤,進入拔節期每畝追施尿素8~10公斤,進入孕穗期之后,每畝追施尿素18~20公斤。以后結合田間玉米生長情況,適時追施粒肥,并做好葉面施肥工作。
參考文獻:
[1]黨紅凱 李偉 曹彩云 鄭春蓮 馬俊永 李科江.乳熟后灌溉對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干物質運轉的影響[J]. 農業機械學報. 2014(05)
[2]符榕.昭通市昭陽區雜交玉米新品種區域性試驗研究[J]. 現代農業科技. 2014(06)
[3]沙吾列·沙比汗,賽里克·都曼,麥利亞·依爾斯別克,祖力甫卡爾·艾木拉,吐遜·衣米爾.密度對糧飼兼用玉米生長發育與產量的影響[J]. 新疆農業科學. 2014(03)
(作者單位: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新營盤鄉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