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笑 陳睿弢
摘 要: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日漸突出,并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環境監測工作中,監測方式與方法的合理選擇能夠為監測工作提供支持。文章從我國環境監測發展現狀入手,結合化學監測概念及特點探討不同化學監測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旨在為我國環保工作持續開展提供更多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化學監測;應用
中圖分類號:X8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8-0013-01
目前,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愈發嚴峻,人們亟待找到最佳環境監測方法,實現對污染的高效處理。現代環境監測工作中,環境監測是核心,化學監測以其自身優越性在監測中得到了廣泛推廣。尤其是化學監測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監測準確性,還能夠對其中的污染物進行測定,使得后續環境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1 我國環境監測發展現狀
自二十世紀末期,我國環境監測體系步入高速發展階段,并形成一定框架體系,隨著環保實踐工作日漸深入,我國環境監測范圍呈現規模化發展,且形式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單一形式朝著綜合趨勢轉變[1]。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取得了不錯成績,監測部門技術能力趨于穩定,通過科學的監測為環保工作提供了極大的支持。但隨著環境問題日漸惡化,現有環境監測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2 化學監測概述
環保工作作為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建立在高效的數據基礎之上。環境監測是一項廣泛性工作,且研究對象復雜,加上污染物具有痕量特性,一般方法難以進行高效分析。而化學監測自身具有敏感性特征,通過化學監測,能夠對污染物毒性進行檢測,為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3 化學監測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分析
3.1 重量分析技術的應用
該項技術較為常用,成本低,在實踐應用中主要分離、轉化待測試樣品中的物質,對分離出來的物質進行稱重,根據測定的重量測定組分含量。技術應用時僅需要天平,對操作人員專業要求并不高,非常方便[2]。但是該項技術在實踐應用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僅適合中濃度、高濃度樣品分析,對于痕量元素的分析并不適合,且主要集中水和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對于水中和大氣的懸浮物等能夠快速檢測出來。
3.2 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的應用
該項技術應用于物質的定量與定性分析,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且監測結果準確,在環境監測中應用范圍較廣廣泛。如在水環境監測中,該項技術回收率較高,加上其能夠獲得較為廣泛的線性范圍,能夠為后續環境治理提供更多支持。再者,在大氣環境監測中,該項技術能夠同步測定出多種復雜成分,并對有機污染物進行測定。另外,在土壤環境監測中,對土壤中的污染物進行檢測,分辨率較高,但值得一提的是,該項技術需要的設備價格昂貴,技術應用成本偏高。
3.3 滴定分析監測技術的應用
在環境監測中,該項技術將濃度準確的標準溶液滴入到樣品當中,靜止一段時間后,計算出待測物質含量即可。不同物質產生的化學反應不同,滴定分析法涉及絡合、沉淀及氧化滴定,其中酸堿滴定根據酸堿指示劑的顏色判斷出反應結果,常用的指示劑有碳酸鈉、草酸等。絡合滴定根據絡合物穩定常數判斷反應狀態。氧化還原滴定則依靠氧化還原反應進行針對性判斷。如若該過程出現副反應,將會對結果產生不良影響。故在實踐應用中,要合理判斷出該項技術的使用范圍,以便獲得最準確的結果。
3.4 離子色譜監測技術的應用
離子色譜監測技術是對離子與離子型化合物進行監測的一種精密分析方法,在水、大氣及土壤等環境監測中較為常見。在具體應用中,離子色譜能夠對地下水、應用水等樣品中的無機陰陽離子進行測定[3]。操作前,要對樣品進行稀釋、過濾等預處理,以保證測定結果準確性。同時,該項監測技術能夠測量多種組分,且采用的試劑無毒,不會對環境構成二次污染。離子色譜測定的檢出限較低,通常在毫克范圍,誤差極小。
3.5 熒光光度監測技術的應用
熒光光度監測技術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強特點,在具體測定中,要根據試樣特點合理選擇熒光反應類型及操作條件。一般來說,在選擇中,應盡可能選擇自身沒有熒光,且能夠對待測成本產生較強熒光效果的物質。針對測定條件,要根據物質特征,合理控制好溫度、pH值及用量等。當前,較為常用的熒光分析設備有熒光分光光度計、光電熒光計等。據統計,熒光能夠分析出75個無機元素。
4 結語
根據上文所述,化學監測技術作為環境監測工作的必要手段,具有多元、靈敏度高等優勢,在提高監測水平等方面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隨著我國環保工作持續開展,人們環保意識也隨之增強。國家在環保技術研究上的資金、人力投入不斷增加,為化學監測技術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另外,在實踐監測工作中,要根據監測對象具體情況,合理選擇化學監測技術,獲得精確地監測結果,從而推動環保工作持續開展,為人們構建和諧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李紅.分析化學法對環境監測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3,(20):167.
[2]劉艷菊.生物監測及其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4):14-15.
[3]徐玲.環境監測中化學監測的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