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時
摘 要: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國的公路事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小修養護作為公路養護工作中最為常見的養護方式之一,也逐漸成為相關研究人員所關注的焦點。基于此,本文通過對公路路面造成損害的原因,與小修養護原則、技術的特點及基本要求作了簡述,以瀝青路面與水泥混凝土路面為例,提出了公路路面小修養護技術的應用措施,以此進一步保障公路質量。
關鍵詞:公路路面;瀝青;水泥混凝土;小修;養護;技術
中圖分類號:U41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8-0125-01
路面小修養護工作是公路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內容,作為常態化的公路養護工作其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基礎路面的日常保養,定期檢查和對重點路段進行科學防護;第二部分是對損壞路面,進行科學小修修復,改善公路路面環境,以保證路面的正常運行。
1 公路路面造成損害的原因與小修養護原則
1.1 公路路面造成損害的原因
(1)沒有及時檢查路面;在公路施工中,施工人員沒有對老路強度及路面狀況進行相關調查,并未對老路強度較差地段及嚴重病害地段進行認真處理,加之結構設計不合理,瀝青貫入式施工中拼幅位置用油量不準,瀝青用料過細,嵌縫料過多或過少,使瀝青路面壓實不到位,給工程質量留下隱患,造成路面產生擁包、波浪等問題。(2)基層整體強度不達標。由于公路施工中實行半封閉施工,在拼幅施工時沒有將中間未成型密實度達不到要求的基層材料全部清理,因此在通車后的拼幅位置,會出現開裂、下沉、坑槽等病害。同時在老路底基層施工時,如找平層厚度不足12cm,并采用薄層貼補,會使公路基層難以成型,造成基層整體強度不達標。(3)交通負荷過載;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公路交通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大量的車流運載,大大高出當時設計的路面最大承載量和承載負荷,導致路面出現麻面,甚至斷面,嚴重影響公路的正常使用。
1.2 公路路面小修養護原則
(1)路面小修養護一定要遵守“文明施工、安全第一”的原則。對養護施工人員加強監管和教育,并且制定科學、安全的施工方案,確保生產安全、交通順暢。(2)要加強路況巡查,掌握路面的使用狀況。由于路面的損壞受到環境、外載荷等多方面因素,那么就需要根據路面的實際情況制定日常小修保養計劃和經常性、周期性養護工程計劃,以此來確保公路的安全,避免造成更大的社會經濟損失。(3)采用先進技術加強對公路的養護管理。這需要公路養護管理部門積極引進路面檢測、養護的新技術、新工藝,并采用先進高效的檢測儀器對路面的數據進行采集,然后及時地做出科學的小修養護對策,以此保障養護工程的施工質量。
2 公路小修養護技術的特點與基本要求
2.1 公路小修養護的特點
(1)預防性;公路小修養護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堅持進行定期、不定期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并針對重要部位更應提前做好應對預案,這樣在遇到問題時就可以有章可循,從容不迫,從而為過往車輛提供舒適的通行環境。(2)及時性;我國公路路面是國家基礎設施又是收費項目,因此必須要時刻保持公路正常運行狀態,及時處理路面損毀情況,為社會提供一個完全、舒暢、優良的路面環境。(3)針對性;公路小修養護對象主要為公路各個病害與特定區域的修復與養護。
2.2 公路小修養護的基本要求
公路路面養護工作的基本要求是:(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并且采用機械養護方式為主,加強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使用,提高對公路路面的小修養護能力和水平;(2)在材料使用方面,材料必須選擇強度高,耐久性好,穩定性高的材料,防止出現二次損壞,以減少小修養護成本的增加與對路面的破壞。(3)在技術規范方面,要遵守公路路面小修養護等技術要求。
3 公路小修養護技術的運用
針對目前公路小修養護方法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養護市場不斷變化的現狀,養護人員應對優良路段進行經常性日常養護,并保持設施完善,使其四季常新。本文以瀝青路面與水泥混凝土路面為例,對其進行了說明,具體為:
3.1 瀝青路面小修養護技術
(1)裂縫填封修補養護:對于2~5mm裂縫,養護人員應首先清掃干凈裂縫,并將稠度較低的熱瀝青或乳化瀝青灌入縫內,直至全部裂縫灌滿,同時將石屑或砂撒到縫中并搗實。對于3~5mm以上的裂縫,養護人員需用小粒經碎石或砂與乳化瀝青按比例拌制,清除松動邊緣和縫內雜物,并將已拌制好的填封混合料填入裂縫中,再用扁鋼進行搗實,如果裂縫較深可分層填補,填補處可略高于原路面,另外將縫外多余的填封混合料清除,待瀝青冷卻后在開放交通。(2)坑槽修補養護:對于坑槽修補養護,養護人員應沿輪廓線刨挖或用切割機沿輪廓線內側1cm處順線切直、開槽,待開槽完畢后,需當天回填、夯實、養生,然后刷邊油、澆底油,并要求整齊、抹油均勻,同時還需將瀝青混合料均勻攤鋪到槽內找平,新填補部分壓實后應略高于原路面瀝青混合料,待攤鋪完成后在進行碾壓,碾壓時仍按基層碾壓方法進行,直到無輪跡印,并逆著交通流方向撤除施工作業區安全設施,以恢復正常交通。(3)路面泛油小修養護:由于降雨量較大,容易造成路面積水,當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之下,會造成路面的集料表面出現瀝青膜剝落,在水的作用下移動至路表面也就出現了泛油現象。因此,在對瀝青路面泛油問題進行小修時,養護人員需選擇在高溫季節施工,而且撒料時要先撒粗骨料、再撒細骨料,并且需要順行車方向進行撒料。
3.2 水泥混凝土路面小修養護技術
(1)裂縫維修養護:對于輕微裂縫,養護人員可采用擴縫灌漿法,使其順著裂縫擴寬成1.5~2cm的溝槽,槽深可根據公路裂縫深度確定,最大深度不得超過2/3板厚,同時用壓縮空氣清除縫隙雜物,填入粒徑0.3~0.6cm的清潔石屑,并準備好灌縫材料,以灌入擴縫內,待灌縫材料固化后達到通車強度時,即可開放交通;對中等裂縫,可采取條帶罩面進行補縫,養護人員需在距裂縫距離不小于15cm處進行兩側切縫,鑿除兩橫縫內以7cm為宜的混凝土深度,并每間隔50cm打一對把釘孔,把釘長度應不小于20cm,彎鉤長度為7cm,同時應把釘孔填滿砂漿,并把釘插入孔內安裝,另外切割的縫內壁應鑿毛,澆筑混凝土應及時振搗密實、抹平,并噴灑養護劑。(2)拱起小修養護:水泥路面出現拱起的可能性大,主要表現是橫縫兩側的板體發生了明顯的抬升,主要原因是路面的膨脹設置不當,因此養護人員需將板端拱起,但要使路面完好,并使用切割機槳拱起兩端2-3米橫縫切寬、切深,并將板塊恢復原處,及時灌注補縫材料,對于板端發生的斷裂情況,應切割和鑿除斷裂損壞的部分,并進行維修,以完成養護工作。(3)錯臺小修養護:出現路面錯臺的部位,養護人員需采用壓漿調整,并應保證錯臺的量小于10毫米,如果高出10毫米,可以利用建筑抹平機打磨,同時在低的一側用砂襯平,襯補長度大約是高差的1%-2%,待處理完畢后需對原路進行清理。
4 結語
做好公路的小修養護,對改善公路使用狀況和品質,延長壽命和提高服務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落實全面的小修養護技術的運用,嚴格執行施工規范和驗收標準,并加強公路施工過程中路面的質量檢查與控制,以此才能消除公路路面的病害,減少質量隱患,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金起,胡從北.淺談二級公路小修保養養護[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4).
[2]仵韓生.淺析二級公路小修保養養護[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8).
[3]邢蓉.談如何加強公路的小修保養[J].山西建筑,2009(11).
[4]汪家勇.瀝青路面小修養護管理探討[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