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道
摘 要:在目前我國的煤礦區煤礦層氣開發利用中,制約資源開發的主要原因就是開發難度大,因此,開發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就顯得十分的重要。對此,本文在介紹我國煤礦區煤層氣開發利用現狀和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未來煤層氣開發利用的策略和技術創新進行簡要的分析,以期為煤礦區煤層氣高效的開發利用提供經驗參考。
關鍵詞:煤礦區;煤層氣;開發利用;技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TE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8-0137-01
我國開發利用的煤層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屬于煤生成過程中的伴生氣體,是一種能夠產生與天然氣相當熱量的高效清潔能源。因此,加快煤層氣的開發利用,不僅能夠優化當前的能源結構,緩解天然氣短缺的困境,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資源戰略的接替和補充,從根本上保障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同時對于推動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1 國內煤礦區煤層氣開發利用現狀
建國后,我國逐漸開始了煤層氣資源的勘探工作。在進行煤田地質勘察的過程中,對其中的煤層氣的含量也進行了相應的測定,對我國煤礦區煤層氣的分布規律、含量和富集程度有了初步的掌握,為后期煤層氣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自上世紀的90年代開始,在美國煤層氣開發利用的影響下,我國的相關部門和相關行業在國內的重點煤礦產區進行了煤層氣含量和富集程度的勘測,并進行了相應的地面開發試驗,其中,有些開發試驗取得了成功,不僅成功的獲得了工業性的煤層氣產量,還獲得了對煤層氣開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的各項煤層氣地質、工程和生產參數,為我國全國性的煤層氣開發利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1996年開始,我國開始了正式的對煤層氣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再加上有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與扶助,中國煤層氣勘探開發進入了一個規范管理、有序發展、基礎研究與開發試驗并舉的階段,到目前為止,我國對煤層氣的開發利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煤層氣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煤層氣開發利用認識不足,戰略定位不清晰
就當前情況來說,政府和相關企業對煤層氣開發利用的認識仍舊停留在服務于煤礦安全生產的附屬地位,主要的開發價值在于消除煤礦開采的安全隱患,卻并沒有將其作為新能源從而給予一定的重視,在產業政策、資金投入和技術研發等方面也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現今的煤礦區開采政策仍然是以煤炭開采為主,煤層氣開采為輔。
2.2 勘探開發投入不足,資源勘查嚴重滯后
在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中,具有投入高、開發風險大、回收期長等特點,因此在進行煤層氣開發的過程中,探礦權人的投資積極性不高,社會融資不暢,使得我國的煤層氣的勘探開發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加上我國對于煤層氣的勘探開發起步較晚,基礎相對薄弱,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導致我國的煤層氣勘查嚴重滯后,遠遠不能滿足于我國對大規模煤層氣勘查開發需要。
2.3 基礎研究薄弱,技術研發與創新不足
我國煤層氣基礎研究薄弱,水平較低,在目前的開發過程中,開采技術主要為引進技術,對外合作依賴性高,由此也可以反映出我國的開采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創新不足,目前尚未研究出符合我國煤層氣開發生產的開發理論,缺乏煤層氣研究專業人才隊伍。
3 未來煤層氣開發利用策略與技術創新
3.1 堅持先采氣后采煤,促進氣與煤協調發展
為了有效的解決當前煤層氣開采戰略地位認識不清的問題,我國要堅持先采氣后采煤的開采政策,鼓勵大型煤礦產業將煤炭和煤層氣資源的開發主體進行統一;再有就是要建立煤層氣與煤炭共同勘探的開發機制,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煤炭與煤層氣開發的有機結合和協調發展。
3.2 加強外引內聯,推進技術研發與自主創新
在現有引進技術的基礎上,加強我國的自主研發,實現開采技術的外引內聯,推進我國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從而探索出適用于我國煤層氣開發利用的技術和方法。加強我國煤炭企業與相關的科研院所以及國內外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和技術交流,積極推動我國的煤炭生產企業形成自己的煤層氣開發研究機構并逐漸完善,培養適合于我國煤層氣開發利用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3.3 統籌規劃天然氣和煤層氣輸氣管網建設
對我國的天然氣和煤層氣管網建設進行合理的規劃,按照就近原則和多余氣體外輸原則建設以區域性中壓管道為主,外輸管道為輔的輸送管網,充分利用國家現有的輸氣管網做好資源與用戶之間的銜接。實現國家對全國天然氣管網的統一協調管理,實現煤層氣與天然氣的共輸共用,避免重復建設。
4 結語
煤礦區煤層氣的開發利用具有環境、資源和安全等多方面的效益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在我國的煤礦區煤層氣的開發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煤層氣的開發利用。因此,針對現今存在的開發問題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提升我國煤礦區煤層氣開發利用水平,是當前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參考文獻
[1]寧宇.我國煤礦區煤層氣開發利用技術進展[J].煤炭科學技術.2013,01:12-16.
[2]孫茂遠,范志強.中國煤層氣開發利用現狀及產業化戰略選擇[J].天然氣工業.2007,03:1-6.
[3]朱志敏,沈冰,蔣剛.煤層氣開發利用現狀與發展方向[J].礦產綜合利用.2006,06: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