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王仁群
【摘 要】“3+2”是目前關注度比較高的一種升學形式,而轉段考試是專科轉到本科的一種測試。材料力學作為化工裝備專業學生的轉段科目尤其顯得重要。本文對材料力學課程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以及教學內容的選擇進行了分析,為學生順利地通過轉段考試進入本科院校加以深造做好鋪墊。
【關鍵詞】3+2;轉段;材料力學
0 引言
“3+2”是目前關注度比較高的一種升學形式,能夠進入3+2轉段專業的學習,對于專科學生來說是進入本科院校的另一個平臺。因此家長和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專科院校也比較關注。但相應的本科院校對該專業學生的要求比較高,提供一些課程作為進入本科院校的開門磚。由于采用的是本科教材,專科學生入校成績遠不如本科院校學生的成績,基礎相對薄弱,這就需要相應課程的老師和同學更加地加以重視。因此需要在課程教學上進行思考。
1 對材料力學課程教學的研究
材料力學是培養學生認識、熟悉、解決工程應用問題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機械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同時也是化工裝備專業3+2轉段專業的轉段考試課程。對于大專院校的機械專業的學生要想進入本科院校,材料力學課程是必考科目;對于進入工作的學生來說,對機械設備的強度校核等問題是材料力學里所涉及的重點內容,因此材料力學課程對于機械專業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由于我們所教的學生是大專生,和本科學生有些差距,讓他們來學習本科教材,在學習上有點費力,有些問題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同時《材料力學》這門課程學時有限,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把這門課程的基本理論傳授給學生,還要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他們的素質方面的培養。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材料力學的教學方法和重難點的分析,探索一條適合學生實際有有助于將來工作學習的材料力學課程教學方法。
1.1 教學方法的探索
根據學情安排課程進度。由于是專科院校的學生,基礎比較薄弱,上課時要將其他課程的相關知識加以復習,比如理論力學里的受力分析問題。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桿件變形的例子,合理的安排實驗內容,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在時間上和內容上要充分保持一致[1],讓學生能夠理解材料的變形特點,打消學生的顧慮,從內心能夠接受這門課程,并能夠培養好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的能力。教會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3]。能夠僅從題目就可以知道問題是什么。比如材料力學里的強度計算問題。根據強度條件,可以解決三方面的問題:校核強度、截面設計和確定許用載荷。當看到題目中出現這個符號“[]”時,腦海中就會出現強度計算公式,通過題目,公式中未知量就是所需要求解的。這樣,所有的強度計算問題就能夠很輕松地解決了。
1.2 教學內容的選擇
為了使得知識更加系統和連貫,以及教學內容更便于被學生接受和掌握,適當地對所選教材內容進行調整。比如我選用的是王永廉編著的《材料力學》一書,將第九章的組合變形放到第八章進行講解,當三種獨立的變形講完了,立刻講解組合變形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但是里面的強度理論問題可以放在應力狀態分析和強度理論里進行討論。
一本教材里的內容未必都是重點內容,因此在教學時也要進行相應的取舍[4-5]。雖然《緒論》的文字很少,但是涵蓋的內容卻是很豐富的,告訴了學生材料力學的基本任務、基本假設、研究對象和桿件的變形,為學生對材料力學的理解建立初步印象及好奇心。第二章的《軸向拉伸與壓縮》里的內力方法——截面法要詳細地講解,這是對內力分析的基礎,也是其他兩種變形進行內力分析的基礎。桿件的小變形找節點的方法與常規兩桿找交點的方法不同,采用的是以垂線代替曲線的方法,超靜定問題稍做介紹。第四章《扭轉》詳細講解,非圓截面桿扭轉簡介不作要求。對于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是講彎曲問題,要進行詳細講解,尤其是彎曲內力圖的繪制,要求內力必須記住的八個字“左上右下,左順右逆”來判斷任一截面的剪力和彎矩。第十三章《電測法簡介》對學生不作要求。
2 結束語
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和教學內容的選擇,可以提高教學效果,通過教學實驗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為學生順利地通過轉段考試進入本科院校加以深造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楊國光.化教學計劃,培養創新人才[J].煤炭高等教育,2004增刊.
[2]陳樹峰,陳光.優化材料力學教學計劃,培養創新人才[J].科技視界,2016(23).
[3]張肇豐.試論研究性學習[J].課程,教材,教法,2000(6).
[4]王國明,李宏偉.關于提高材料力學教學質量的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8).
[5]段翠芳,楊富超.關于《材料力學》課程教改的探討[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4(2):109-111.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