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世紀初,西晉中央政權衰弱,中原戰亂、饑荒頻發,特別是永嘉以來,五胡亂華,各內遷胡族先后建立政權,北方大族紛紛攜宗族部曲南渡,而一些未南遷的士族,則流寓北方。流向東北者,托庇于鮮卑慕容氏政權之下。流向西北者,歸依于涼州張軌的領域。[1]慕容廆則抓住時機,“虛懷引納,流亡士庶多襁負歸之”。[2]
關鍵詞:慕容氏;漢士族;結合
鮮卑慕容氏與漢族士人之結合是在兩晉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漢族對遼西地區經濟、文化的開發早在戰國時期便已開始。自燕國開拓上谷等五郡后,北方幽、冀諸州便有不少漢人開始移居其地,并將中原的農業經濟帶至此處。在兩漢四百二十多年期間,漢族的各階級階層因各種原因通過各種方式,也不斷向烏桓、鮮卑所在的遼西地區遷移。[3]流移至遼西地區來漢族人民,都是有熟練的生產技能的,他們的到來,對于遼西地區的開發和農業生產的提高,是起著決定性推動作用的。[4]
自匈奴擊破東胡以后,鮮卑遠遁至遼東塞外,一直到東漢初年始與漢朝有所往還。[5]曹魏初年開始,(廆)曾祖莫護跋率鮮卑慕容氏逐漸向東南遷徙,幾經輾轉后,至元康四年(294),慕容廆率眾徙居于大棘城,“教以農桑,法制同于上國”。慕容廆棄牧習農,是想乘中原兵亂,晉室衰微之機,在遼西地區發展勢力,然后與各胡族統治者逐鹿中原。以大棘城為中心的遼西地區,自秦以來,已有不少漢族農民不斷遷居于此,從事開荒耕種。至東漢末年安、順二帝之時,北方州郡多年災荒,民不聊生,內地農民為了躲避戰亂、逃避租役,多捐棄舊居,流亡此地。[6]慕容氏移居此地后,為了在此地扎穩腳跟,并繼續向中原推進,就必須結束游牧生活,轉向農業生活,慕容廆曾說:“稼穡者,國之本也,不可以不急。”[7]
秦漢以來,遷居遼西的漢族人民不僅將中原的農業經濟帶至此處,還將儒家文化傳播至此。慕容鮮卑自曹魏初年入居遼西以來,就開始接觸漢族文化,前燕在東北時,流亡人民要占原有人口數的十倍,而原有人口自然還是以漢族為多,為了便于統治漢族人民,不但需要和漢族士大夫勾結,而且那些國王們還加強了貴族們對漢文化的學習。[8]據傳從慕容廆的曾祖莫護跋時即仰慕華風。”[9]廆父涉歸時,“漸變胡風。”[10]慕容廆時,置東庠以培養本族及漢族士大夫子弟。平原劉贊,“經學博通,為世純儒,貞清非禮不動。”[11]廆重其德學,引為祭酒,令“世子皝率國胄束脩受業”。廆在覽政之暇,也抽出時間親到東庠聽劉瓚講學,以增學識。可見,慕容廆是一個深染重文慕儒之風的胡族統治者,在他的倡導下,慕容氏政權“路有頌聲,禮讓興矣”。至慕容皝時,儒學對慕容氏政權的影響更為深刻。慕容皝在漢文化的熏陶下,成為“雄毅多權略,尚經學,善天文”[12]的君主, 皝當政后,進一步擴大東庠的規模,生徒達千余人之多。他“雅好文籍,勤于講授”,一反其父到校聽課為到校講學。皝亦特別重視學校的教材,他親自撰寫《太上章》代替《急就篇》,又著《典誡》十五篇以教授貴族子弟。慕容儁即位后,與其祖父廆、父皝同,“立小學于顯賢里以教胄子”,[13]推崇儒家文化。至慕容儁子慕容暐即帝位,慕容氏對漢族文化更為重視。暐即位后,更是以孔子為圣人,視儒學為治國之根本,對于博通經籍的漢族士大夫,暐特別加以重用。足見儒家文化對慕容氏的浸染。[14]
鮮卑慕容氏遷居遼西后,經濟上,從游牧經濟逐漸向農業經濟轉變;文化上,尊崇、學習儒家文化,接受漢族的正統思想。其經濟、文化的不斷變化,成為其與漢族士人結合的有利條件。永嘉之亂發生后,北方出現胡族貴族割據的局面,北方大族紛紛攜宗族部曲渡江而南,而留居北方的士族多投附于胡族政權。此時,慕容氏政權也在竭力招徠流寓北方的漢族士大夫,這又為漢族士人入仕慕容氏政權提供機會。此外,慕容氏政權也有吸引漢族士大夫的特殊優勢。
參考文獻:
[1]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第8篇:《晉代人口的流動及其影響(附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5頁。
[2]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卷一〇八《慕容廆載記》,中華書局1974年,第2806頁。
[3]馬長壽:《烏桓與鮮卑》,第1章第2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4-36頁。
[4]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第4章第2節,中華書局2007年,第259頁。
[5]《烏桓與鮮卑》,第3章第1節,第171頁。
[6]《烏桓與鮮卑》,第1章第2節,第36-39頁。
[7]《晉書》卷一〇八《慕容廆載記》,第2808頁。
[8]唐長孺:《拓跋族的漢化過程》,《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中華書局2011年,第151頁。
[9]劉國石:《鮮卑慕容氏與趙魏士族》,《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5期,第67頁。
[10]《太平御覽》卷一二一《偏霸部五·前燕慕容廆》,第583頁。
[11]《太平御覽》卷四〇四《人事部四五·師》,第1379頁。
[12]《晉書》卷一〇九《慕容皝載記》,第2815頁。
[13]《晉書》卷一一〇《慕容儁載記》,第2840頁。
[14]鄒禮洪:《論中原士大夫對前燕慕容氏封建化的影響》,《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第5頁。
作者簡介:梁瑞雪 (1993–),女,漢族,江蘇徐州人,碩士,揚州大學,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魏晉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