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6年底,“小黃車”在各地各大高校中,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小黃車通過掃碼使用或者APP付費的方式便可以騎行,快捷方便,很快便吸引了眾多在校大學生選擇這種出行工具。然而,在今年年初時,小黃車不再獨占鰲頭,情況已然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光有小黃車,各種公司紛紛跟隨共享單車掀起的熱潮,推出了摩拜單車,優拜單車等品牌。然而伴隨著共享單車的發展,該行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
關鍵詞 共享單車 商業模式 OFO
作者簡介:袁夢陽,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025
一、何為共享單車
說起共享單車,它不同于城市投放的政府投資的有樁式公共單車,是私有企業投資的產業項目。
據有關報道,我國共享單車共經歷了三個階段,2007年-2010年,政府資本主導的公共有樁單車。2014年-2014年出現的企業投資的共享單車,多為有樁單車。2014年至今的,仍為企業資本注入的共享單車,不過在技術手段上實現了與互聯網互融互通。據統計,目前至少有25個共享單車品牌涌入市場,截止2016年底,共享單車用戶數量已達1886萬,其中OFO市場占有率達51.2%,摩拜單車達40.1%。
但是隨著共享單車的推行使用,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許多棘手的事情,比如,單車被偷被盜,隨意毀壞零件,單車數量急劇增加導致的資源閑置,國民漠視交通法規造成的意外傷害,等等。
二、共享單車的現狀
(一)共享單車的益處
首先,從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共享單車的理念也就是“共享”,所謂共享,即是合理利用,充分發揮物的使用價值,在共享的同時,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同時,有了共享單車,人們的交通費減少,省錢又方便,何樂而不為呢?
其次,從開發者角度考慮,此類項目的市場尚未被完全開掘。在目前各行各業都接近飽和,其他領域的風險投資處于低潮期的社會背景下,開辟新路,分得市場的第一杯羹,對企業的業務拓展以及長久發展都是極為有益的。一方面,共享單車是基于環境保護,合理優化資源的理念建立起來的項目,國家和政府在稅收以及技術方面必然會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共享單車的出現必然涉及到從加工,到修理售后的方方面面,以及相關的保險業務與外界融資,因此,從帶動就業和金融市場的角度看,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再次,從社會及環境方面考慮,目前,各大城市均面臨著交通擁擠,車輛過多,出行困難,尾氣排放等的問題,共享單車的出現,使得人們可以在短途出行時,可以騎行出門,不僅為自己的出行帶來了方便,同時也緩解了交通壓力,減輕了環境負擔。
(二)共享單車在施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無缺,因此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最終適應社會大眾的需求。即使共享單車前景一片大好,也不可避免的出現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公司數量增多的影響。短短幾個月里,共享單車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迎來了資本狂潮之際——從OFO一家獨大,到摩拜單車與之并駕齊驅,數十家公司處于邊緣化競爭地帶。這符合經濟學關于市場的發展規律,也即一個新開辟的市場,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出現一家獨大,供不應求的現象,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嗅到商機,同時加上準入門檻低,競爭力不強等原因,在短時間內會有大批公司涌入該市場,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各公司開始投放帶有本公司標識的共享單車,致使單車數量急劇增多,加上部分人亂停亂放,隨意占道,給城市管理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也導致很多單車丟棄在路邊無人管理,近乎廢棄,浪費了社會的資源。例如最近新聞上一直出現的“北京共享單車圍困公交站”,則是城市里共享單車扎堆問題的反映。
另一方面,令人眼花繚亂的單車均有自己的APP與二維碼,若是在急需用車時,還需要經歷身份驗證,交收押金的過程,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出行。
2.支付的安全問題。共享單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支付安全問題,已經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不法分子涂改,張貼自己的二維碼,使得使用者產生認識錯誤,將押金打入騙子的賬戶中,少則幾十,多則幾百,增加了人們的支付交易危險。而且鑒于取證困難,程序復雜,金額不多等原因,并不能很好的維權。
3.騎行安全問題。我國道路安全法規在20世紀時已經針對自行車騎行年齡下限做了有關規定,12周歲以下兒童不得單獨騎行自行車。但是不少公眾對于此項規定并不了解,甚至毫不知情。近日出現的上海男孩騎行共享單車,導致身亡的事情,又一次將共享單車的問題推向風口浪尖。12周歲以下的兒童騎行共享單車,導致意外傷害,這個責任應該誰來負呢?雖然大多數公司都為每一次騎行投了意外傷害險,但是如果是行為人采用不正當方式開鎖,亦或是由于自身年齡,技術等問題,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呢?目前,相關法律法規并未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4.惡性競爭問題。為了搶奪用戶資源,各公司可謂是煞費苦心,每月免單,騎行抽獎,每日第一次免單,包月包年獎勵,各種花樣層出不窮。而這樣的競爭,從消費者方來說,可能在短期內使其享受到一系列的優惠,增加了用戶體驗好感度。但從企業經營來說,愈演愈烈的低價營銷模式,根本目的在于壓垮對方的資金鏈,對雙方來說,可謂是兩敗俱傷。
5.共享單車被損壞,偷盜的問題。國民素質不高與安保措施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共享單車被涂改,毀壞率遠遠超出了當時的預測。更甚至有些仇恨社會分子,故意使共享單車具有危險,已達到引起社會恐慌的效果,比如今年年初出現的,車座里被扎入繡花針的事情。一方面,極高的偷盜率,使得共享單車成本增高,不得不提高使用收費,而提高了使用收費,人們又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規避收費,使得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6.身份驗證漏洞問題。百度上以及在QQ平臺上,均流傳著所謂的解鎖辦法。人們可以在QQ平臺上繳納相對較少的費用獲取使用密碼。而這些密碼是如何獲取的呢?據有關報道,不法分子利用共享單車一一對應的編號和密碼,加以整理后,出賣給其他人,以達到營利的目的。
7.共享單車押金去向問題。同時,今日引發熱議的“共享單車押金去向”問題,也未得到合理的說明方案。因為有些公司提供的共享單車押金不能退或者是程序復雜的問題,引起不少人質疑。他們認為共享單車公司是利用用戶的押金,從事融資活動,也即共享單車表面從事共享單車的租借業務,實際上并不是靠每次騎行的費用盈利,而是通過利用用戶集合起來的龐大數額的押金去從事投資,理財等類金融行為。雖然此種行為從企業角度來說無可厚非,但是共享單車是一項集社會利益,企業利益為一體的模式,如果出現資金鏈斷裂,公司倒閉,卷錢跑路的情況時,勢必會對廣大群眾的利益造成損害。而目前因為沒有相應的監管法律法規,使得共享單車押金處于灰色地帶。
三、國外共享單車的發展歷程
國外的共享單車可以追溯到創建于2007年法國的V€閘ib自行車租借系統。在發展初期,也曾面臨現在我國國內的困境。為了防止蓄意破壞,被偷被盜行為的發生,該平臺通過贈送人們免費使用時間的方式,鼓勵人們把車輛歸還到指定地點。這一舉措很好的解決了此類問題。
然后便是在2011年建立起的美國紐約的Citi bike,是紐約市與bicycle share 公司合作的向目,由花旗銀行贊助。隨后也面臨著軟件故障,車位不足,定價偏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該公司更換了運營公司,并改進了軟件技術系統,同時改造車身設計,以試圖滿足各個檔次用戶的需求。
同時,在英國倫敦,Santander Cycles擁有400多個自行車停靠站,共停放6000多輛自行車,并配置了提前約車的功能。但是面臨英國復雜的交通規則,以及多雨的地理環境的問題,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為了解決此問題,倫敦政府決定修建專門的自行車道和自行車高速公路的計劃。而巴塞羅那作為自行車友好城市,同樣在初期面臨用車高峰時段分配不均的問題,為此,政府大力補貼,并派出卡車調配自行車資源。
四、針對共享單車施行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可行性解決方案
我們可借鑒外國共享單車的相關經驗,解決國內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針對競爭問題。網約車平臺滴滴和優步的合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還有美團,大眾點評,餓了么等外賣平臺的強強聯合都為共享單車提供了先例。競爭在所難免,但是如何兼顧社會,國家和企業利益確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精誠合作,不僅使得雙方利益都得到了保障,同時也解決了人們出行選擇的問題。
針對亂擺亂放問題。相關公司,應當加強安保和技術措施,可以在不過分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加派人手,加強技術手段,比如,利用定位技術,身份驗證技術等。同時可以通過給予人們適當的獎勵,鼓勵在用車完畢后,將車停放在適當位置。也可以借助實名認證和舉報制度,采用信用積分模式,對于不遵守相關規則的人,在以后的騎行過程中予以限制。另一方面,國家也可以給予適當的幫助,比如可以在高峰時段,利用卡車等大型裝載工具進行搬運,調節分配不均的問題。
針對押金問題,應當盡快完善相關制度,同時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監管措施,嚴格監督資金流向,防止利用押金從事風險過大的投資活動。要預防共享單車演變成E租寶,巴鐵項目這些披著P2P的外衣進行非法集資的項目。同時也可以逐步取消押金制度,利用其它平臺的相關評估信用的程序,這樣也可以給使用者吃下一顆定心丸。
針對公司過多問題,應當提高準入門檻,同時政府加強把關,重點考察資金背景以及投入數量,具體規劃方案等問題。從剛開始的哄搶小黃車到現在的各類自行車堆滿校園才經歷了短短數個月。
針對APP眾多,造成不便的問題。以OFO為例,需要經歷,注冊,身份驗證,交納押金的首要階段。同時,在每次使用時,要打開GPS定位,以及使用完畢之后,需要關閉退出系統。這樣繁瑣的程序,使得用戶體驗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共享單車公司可以通過與阿里巴巴,騰訊,新浪等各大平臺合作,不僅可以利用其較為成熟的資金安全技術,也可以達到簡化程序的目的。
五、我國目前的舉措
在立法方面,各大一線城市紛紛出臺地方性法律,規制。如3.23日上海市發布《共享單車產品標準》地方法規即規定了以下內容:“1.使用年限為三年,強制報廢后不準在=再次投放市場,并且取消社會個人車輛加入共享單車服務。2.規定了尺寸以及承重。3.共享單車按照投入總數以不低于千分之五的比例配備車廂維修人員。4.強調了道路交通法規中關于年齡的限制問題,即12周歲以下的兒童不能單獨使用自行車。”同時,深圳的《關于鼓勵規范互聯網自行車服務的若干意見》中也有亮點:“1.備案制度的推行;2.押金設立專用賬戶,接受第三方監管;3.完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4.完善保險制度。”
企業也做出了戰略革新現如今,各大共享單車公司開始減緩投放單車數量,同時理性投資,將眼光投向二三線城市。
借用交通部發言人吳春耕的話來說就是,交通運輸部鼓勵并且支持這種“互聯網+交通出行”的創新方式,但是政府要加強規范和指導工作,企業要承擔管理責任,公眾要文明出行,一起促進共享單車的發展。
共享單車作為一項新項目,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問題,但是我們應當對其前景充滿信心,用包容的態度去面對它所存在的問題,并且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我相信通過企業,政府,社會的多重協作機制,一定會使得此項制度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威茨曼.分享經濟.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6.
[2]周宏春.共享經濟助推綠色消費.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6(6).
[3]周敏.摩拜對決ofo:共享單車“火”了.滬港經濟.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