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盛艷+劉蓓
摘要: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我國對農業保護和支持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支柱。本文重點分析了海州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并提出了對策建議,以使海州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關鍵詞:海州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現狀;問題;對策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步伐的加快,農業發展進入追求效益的時期,如何建設穩定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至關重要。
1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現狀
海州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區,轄4個鎮、3個涉農街道、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個國有農場,共計84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4.7萬畝,農業人口22.9萬人。糧食作物面積64.5萬畝,糧食總產量32.8萬噸,糧油生產的技術推廣工作主要由區、鎮兩級農技推廣機構來完成。區級的農業推廣機構有農業技術推廣站、作栽植保站、漁業技術推廣站、畜牧獸醫站、農機管理站5個,鎮級綜合農技服務中心9個,共有編制95個,實有人數55個。
1.1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人員情況
從事農技推廣工作的55人中,按學歷劃分,大專及以上學歷45人,占總人數的81.8%,比例雖高,但其中大部分是在職教育獲得的學歷或村官;按職稱來分,中級職稱17人,占在崗人數的30.9%;副高職稱2人,均為區級推廣機構人員;按年齡劃分,35歲以上的38人,占69%,新生力量補充有限。
1.2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工作條件狀況
鎮級農技推廣中心均有所有權的辦公用房400平米以上,配備了基本的試驗儀器,辦公設備及交通工具。區級農技推廣機構基本上有固定的辦公用房,擁有專用的電話,電腦、打印機、照相機等辦公設備。
2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
在經歷了“五有鄉鎮”項目建設和一系列改革后,職工工資有了保障,工作積極性得到了很大提高,農技推廣體系具備了良好的基礎,但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具體有以下方面。
2.1 缺乏足夠認識
由于對農技推廣的重視程度不夠,推廣體系建設上存在一些不同的認識。一是認為農技推廣投入少,沒有直接效益,在財政困難、農村工作重點多、經費緊張的情況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先放一放、緩一緩;二是認為抓農業難度大,見效慢,不易出政績,不能直接帶來財政收入,使得領導不愿抓農業,更談不上重視農技推廣;三是認為農產品供求形勢已發生根本性轉變,農村政策已發生重大變化,農業問題已基本解決,農技推廣隊伍可有可無;四是忽視農技推廣事業的公益性,片面強調農技推廣機構的有償服務,認為可以將其全面推向市場。
2.2 運行機制不活
一是進人把關不嚴格。由于鄉鎮沒有全面執行競爭上崗、擇優聘用制度,導致農技人員良莠不齊。二是考評機制不健全。沒有將對農技人員的評價納入到考評體系中,雖然實行了目標管理責任制,但沒有與技術推廣和農民增收掛鉤,考核不嚴格、不規范,造成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沒有真正解決按績分配,獎勤罰懶的問題,難以調動農技人員的積極性。
2.3 農技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一是文化層次偏低。目前鄉鎮農技人員中,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的很少,雖然有的通過函授方式獲得了大專以上文憑,但其含金量低,也沒有進行過系統推廣教育。二是知識得不到更新。鄉鎮農技人員大多數不能進行橫向和豎向流動(調動),大部分也不能外出參觀和接受專門培訓,加之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不強,導致學習培訓機會少,造成知識老化,所掌握的技術針對性、實用性不強,難以適應現代化農業建設需要。
3 對策
3.1 強化思想認識
區、鎮兩級黨委、政府應把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作為提升農業綜合能力的重大措施來抓,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貫徹執行《農業法》、《農技推廣法》等涉農法律法規,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支持農技推廣工作,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盡快應用于農業生產,保障農業的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3.2 加強財政投入
為保障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正常開展,必須有效增加對農技推廣經費的投入。各級政府要把公益性的農技推廣機構的基本支出及履行職能所需要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證。
3.3 提高隊伍素質
農技推廣工作是以培養、教育和組織農民為主要內容,需要有一支具備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的推廣隊伍。
3.4 改進運行機制
一是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公開招聘、競聘上崗、擇優聘用的方式,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人員進入基層農技隊伍。參加競聘的人員應具備競聘崗位相應專業學歷,嚴把用人關。二是全面推行農技推廣責任制度,建立健全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探索區業務主管部門、鎮政府、服務對象三方面共同考核一線農技推廣人員的新機制。
3.5 創新推廣方法
新形勢下,要改變傳統的說教式、行政命令式的農技推廣方式為雙向的聽技術交流式,溝通式,達到雙方互動,廣泛深入到基層中。各鎮根據本區域農業的主導產業建立示范基地,讓農民在示范中學會、弄懂、掌握農業新技術。所有的技術推廣、及時服務均要滿足群眾的實際需要。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農林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