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新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可以有效的幫助企業孵化,本文以創業板上市公司獨立審計研究對象,首先分析了創業板上市公司存在的審計風險,主要有創業板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方面存在的風險和審計管理部門存在的風險,其次分析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獨立審計風險的原因,主要有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利益關聯性較大,我國創業板上市制度設計存在問題,審計行業市場不規范等方面的原因,最后探討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獨立審計的風險防范措施,認為可以從加強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建設,積極尋求外部幫助方面規避風險。
關鍵詞: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風險
目前,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現階段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更加重視市場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國目前經濟發展出于由高速經濟發展向中低速經濟發展轉向的過程中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等都處于轉型階段,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出現乏力的情況,因此對于第三產業,尤其是高科技以及具有高速經濟增長潛力的新行業部門開始重視了起來,尤其重視發揮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作用。而這些高新企業和中小企業的上市能夠幫助這些企業募集到更多的資金,有利于他們企業的發展和成長,但是這些中小企業的上市板塊是創業板,因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導致了創業板上市公司面臨的風險較高,因為我國股票市場的創業板建立的時間較短,各方面的機制和體制存在不規范、不完善的情況,所以近幾年來我們常常看到在創業板上一開始上市的公司經過一段時間后竟然出現了收入負增長的情況,說明這些創業板的上市公司不但沒有獲取利潤,反而使得投資人和股東受到了經濟方面的損失,分析其中的原因,創業板上市公司獨立審計方面的和其他的板塊相比,也存在較大的風險,對于審計公司而言,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審計難度更大,風險更高,因此,本文通過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獨立審計風險及防范措施的分析,希望能夠給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獨立審計帶來啟示。
一、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審計風險
1.創業板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方面的風險形成因素
因為我國的經濟制度是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混合發展的,所以原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導的,后來開始漸漸的進行經濟改革,開始以市場經濟為主,因此我國金融市場起步較晚,發展很不完善,目前股票市場同樣如此,國家管制的因素較多,各種規范和規章制度較為欠缺,所以我國企業在上市的過程中規避風險的主導作用不能靠完善的金融市場制度來解決,而主要的責任在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作用。而我國創業板上市企業更是具有特殊性,因為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進入門檻低,審計的風險就更高了。而創業板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方面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注冊會計師缺乏專業勝任的能力。因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企業能否上市要主要的依據就是就是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而且注冊會計師對于已經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現實企業不能夠上市,存在很大的上市風險,或者注冊會計師評估已經上市的企業上市的業績較差,那么這些上市的企業可能面臨退市的風險,而尚未上市的創業板企業也可能無法上市,所以這些上市公司或者打算上市的企業就會干涉注冊會計師的工作,可能阻止注冊會計師發布一些不利于企業上市的報告等,而一些注冊會計師會因為企業的壓力以及自身的利益,在缺乏專業能力的情況下,會對審計工作進行違規操作,從而造成做出的審計報告與實際的情況并不相符的情況,而且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目前來說,創業板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一些高科技公司,或者是具有自主研發能力,自我創業的公司,這些公司的未來發展和核心業務成長等都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而且因為是屬于高新企業,市場上并沒有先例進行借鑒,因為他們的成長軌跡和成長潛力無法預測,而且注冊會計師也會因為不了解創業板的上市公司所在的行業,而做出不準確的判斷,注冊會計師這種不準確的判斷可能會對企業的上市造成不良影響。這些高科技公司的審計因為沒有先例存在,很可能注冊會計師本身無法勝任這些企業的審計工作,但是為了爭奪市場而強行進行審計,往往會做出不準確的審計報告,如果注冊會計師受到來自市場競爭方面的干擾,更有可能做出不利于企業的審計結果,從而影響企業的上市。
二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由于我國金融市場起步較晚,在發展的過程中很不完善,雖然我國針對企業的上市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這是這些規章制度并不完善而且基本上都是表面上的規章,不具有實際操作性,因此企業的能否上市還是要靠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分析,而且根據企業上市監管部門的要求,公司能否上市最終還是靠注冊會計師的無保留意見為主,這就使得注冊會計師的工作存在很大的風險,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注冊會計師很可能為了爭奪市場,對于那些存在資金薄弱、實力不強、甚至存在偷稅漏稅等現象的公司進行包庇,也為他們出具了無保留以意見的鑒定報告,從而幫助這些本來有問題不具備上市資格的企業上市。而且因為注冊會計師在企業的審計過程中起到主要的責任,因此一旦企業上市之后,因為經營問題面臨退市的風險,那么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就難逃其咎,所以出于各方面壓力,注冊會計師會不顧及自身的職業道德,而選擇繼續包庇上市企業,做出不準確的審計報告。
2.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管理部門的風險形成因素
除了注冊會計師方面的主要因素之外,還有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管理部門存在的問題,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管理部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審計部門的管理水平較低。我們知道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一個特點就是高新企業,這些企業集中在技術研發領域中,對于這些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對于其持續經營方面的要求不高,因此,對于這些企業而言,未來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這些以高新技術為主要的企業可能未來會出現高盈利高回報的情況,同時也可能存在很大的風險,出現高風險甚至是破產的情況,而且企業重視的不僅是長遠的企業生存,而是新興行業中根據市場時機的高盈利性,所以上市公司的管理部門對于這些企業的上市標準要求也比較低。二是上市公司本身的管理水平較低,因為這些企業處于創業板,所以作為基本上是剛成立不久的企業,這些企業沒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資本方面也沒有雄厚的積累,而之所以能夠在創業板上市,或者說被市場看好,主要是因為廣泛的市場前景,以此企業就有較大的經營方面的風險,常常存在的問題是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企業在交易方面存在著舞弊等行為。
二、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存在風險的原因分析
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之所以存在較大的風險,經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是因為我國金融市場的特殊性和創業板上市公司本身的特殊性,而且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上一直存在較多的問題,因此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存在風險的主要原因有:1.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利益關聯性較大
創業板上市公司和其他板塊上市公司不同的地方在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利益相關者更多,在創業板上市公司中關注其能否順利上市的有發起人、企業管理層、企業的潛在投資人以及外部審計和管理部門,這些不同方面的都在密關注企業能否上市,因此對于注冊會計師出示的審計結果都是否準確、公正等都存在著自己的態度。而且這些來自不同方面的關注中,希望企業順利上市的壓力很大,除了外部審計和管理部門對于企業能否順利上市持有中立態度之外,發起人、投資者以及企業的管理層等都是希望創業板能夠順利上市的,因此,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能否上市的關注希望順利上市的力量明顯大于不支持或者是保持中立態度的力量,因此,注冊會計師這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壓力,往往會在審計上被相關的利益者所干涉,因此工作難度和工作風險都很大。
2.我國創業板上市制度設計存在問題
按照我國創業板的設計初衷,為了保護投資人的利益,要求投資人的持股比例不少于35%,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投資人這么高的持股比例卻給企業增加了上市風險,也帶給了審計注冊會計師較大的壓力,這是因為一般而言,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投資人因為占有較多的股權,也是公司的管理層,對于公司的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這些投資人會干涉公司的上市,而這些審計公司因為是為創業板上市公司所進行審計的,所以審計費用、管理費用等都是有公司進行支付,因此,對于這些直接的客戶,注冊會計師不得有些時候會對其妥協,導致企業在經營中存在較大的風險。
3.審計行業本身的不規范操作
我國的審計行業與歐美等資本發到國家相比較,建立的時間很短,但是市場成長卻是很快的,目前市場上會計公司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后,還有很多國外的知名會計公司入駐中國,也在積極搶奪中國的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本土會計企業的生存壓力很大,而且注冊會計師作為一個具有很高含金量的職業資格,考取很不容易,在我國本土還是比較稀缺的。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公司面對的市場競爭很激烈,如果企業能夠接受審計工作,常常因為生存和競爭方面的壓力,而不遵守業內的行業規范,在以客戶為主導的市場中,注冊會計師的地位低下,常常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而自行調節企業資本的審計標準,從而使得上市公司本身存在很大的風險,而且不僅如此,因為我國注冊會計師的行業不規范,而且起步時間很短,使得我國的注冊會計師本身存在的行業經驗和行業能力不足,面對的又是高新企業的上市審計工作,他們常常并不能勝任這些工作,但是迫于生存勉強審計,這些注冊會計師往往工作壓力很大,每次審計的時間都相對較長,對于身心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鉆研會計審計方面的業務,對于最新的創業市場進行研究,因此就工作上常常力不從心,在對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的時候也就很難做出公平并且準確的決定,導致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方面存在的風險。
三、創業板上市公司獨立審計的風險防范措施
針對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獨立審計的風險來自內部和外部等多個方面,但是我國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必須應該盡量克服這些困難,規避創業板上市公司存在的風險,具體可以采取的風險防范措施如下:
一是加強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建設。注冊會計師作為影響企業上市的主要方面,本身的責任重大,注冊會計對于上市企業的審計工作,不僅僅涉及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問題,還對于投資者以及市場上的普通股東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市場的投資者和一些普通股東對于企業本身并不了解,他們并不知道企業內部的資金財務狀況是什么樣子的,也不知道企業未來的成長潛力如何,所以他們基本上依賴的是靠企業內部的審計報告,如果注冊會計師違反職業道德,或者為了利益而做出了和企業實際情況不相符的審計報告,那就會干擾股東的投資決策,而且長遠來看也會影響到上市企業在股市的收益情況,所以注冊會計師要正確看待本身的工作,應該有較強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責任感。除此之外,注冊會計師還應該要加強自身能力的建設,尤其是創業板的上市公司,他們所在的行業一般是新能源、高科技等行業,這些新興行業的對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為缺乏相關的行業知識,就會影響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我國的審計工作起步較晚,所以和國際上相比,我國的審計工作也存在不規范的情況,注冊會計師和會計事務所應該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相關的培訓,努力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能力。
二是積極尋求外部幫助來規避審計風險。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獨立審計工作除了會計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本身的問題外,還有其他方面存在的問題,因此審計管理部門應該積極營造適合審計,降低審計風險的外部環境,首先要完善創業板市場的法律法規,我國創業板市場的法律法規存在不健全、不合理的情況,導致我國創業板市場上存在很多的問題,也使得注冊會計師在對創業板上市公司進行審計的時候缺乏具體的參照標準和操作規范,使得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審計主觀性較大。其次,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涉及的行業高、精、尖的情況,注冊會計師應該聯絡相關領域的專家等讓他們作為第三方參與到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審計工作上來,這樣有利于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做出合理準確的審計,避免因缺乏行業知識而研判失誤的情況。
四、結束語
創業板市場作為最有活力的市場,在我國的金融股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也因為準入門檻較低,所以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有注冊會計師方面的問題、制度設計方面的問題以及外部監管方面的問題等,本文通過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獨立審計風險以防范措施的分析,希望能夠對于創業板企業的上市審計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趙保卿.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風險的形成與防范[J].商業會計,2011,25:26-28.
[2]劉洋.淺議創業板上市公司IPO審計中的重大錯報風險及其防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07:197-199.
[3]黨穎.質量管理視角下上市公司獨立審計的法律風險與防范方式[J].人才資源開發,2015,16:86-88.
[4]范靜.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審計風險動因與防范對策[J].北方經貿,2015,09:118-119.
[5]萬瀟月.創業板IPO審計中特殊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時代金融,2013,12:21.
作者簡介:劉昕儀(1995- ),女,錫伯族,籍貫:遼寧省鐵嶺市,山東工商學院會計學院,審計學專業,在讀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