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國衛
摘要:根據對開設畜牧獸醫專業的高職院校的調研,發現隨著我國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急劇減少,勞動力逐漸從過去賴以生存的種植業和養殖業轉移到生產加工業和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高職院校之前開設的畜牧獸醫專業主要生源均來自農牧民,隨著農牧民城鎮化程度的提高,從事種養殖行業的人數也逐年減少,農牧民子女更是夢想擺脫農業生產進城務工,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選擇金融、財務、法律等專業,學習成績稍差些的學生也選擇了機械制造和藝術設計等專業,唯有農牧類相關專業無人問津,導致生源數量少、質量差,甚至還有的學校不得不降分錄取,從而導致惡性循環,像畜牧獸醫這樣原本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專業前途渺茫,發展滯后。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必然要正視困難、采取行動,從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課程體系的重構、師資隊伍的改造等方面對高職畜牧獸醫專業進行全面深入的改革。
關鍵詞:農村城鎮化;畜牧獸醫;影響;人才培養;改革
高職畜牧獸醫專業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如何走出困境,實現飛躍和發展,當前針對高職畜牧獸醫專業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勢在必行。
一、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由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行業專家組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深入企業調研,確定重點工作崗位及典型工作任務,構建新型人才培養方案,即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素質拓展課程。將專業課程按項目設計,每個學期一個項目,每個項目有4-5門課程組成。
將傳統的一塊黑板、一張講桌、一支粉筆的老師上面講學生下面聽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成為“學訓交替”、“教、學、做”一體化、師生互動的模式。增加“項目式教學”,教師提出項目,學生自己設計項目方案,自己組成團隊實施項目,最終教師對每個項目小組進行評估打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校內實施“以崗位實際生產任務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以就業為導向、以知識為牽引、以技能為核心,把工學結合作為重要切入點,精心設計人才培養方案,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帶動專業建設與發展,引導課程設置,改變教學方法。根據區域經濟特點,利用學校的優勢資源,設計出既能適應農村城鎮化進程、又能促進高職畜牧獸醫專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重構課程體系
緊跟行業動態,以社會需求為依據,辦學定位準確,明確人才培養規格,按照生產崗位技能要求,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制定專業課程體系和開發教學資源。
通過課程設計突出“校企合作”、“ 工學結合”的特點,體現教學與生產相結合、學習與工作相結合。
通過對工作崗位的調研、精選出每個專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合理構建專業課程體系,重視學生職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結合,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
以養殖場和動物醫院等企業需求為背景,根據畜牧獸醫職業崗位群的要求,將《動物解剖學》、《動物微生物學》、《動物藥理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等課程作為行業必備能力的基礎課程;結合內蒙古自治區8337戰略,構建《畜禽養殖與項目實訓》、《畜禽疾病診療與項目實訓》、《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與項目實訓》等課程為專業崗位職業能力核心課程,并將《現代畜牧新技術》、《獸醫實用新技術》等課程作為崗位能力拓展課程;將《大學語文》、《基礎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與健康》、《思想政治》等課程列為基本素質訓練課程;《創新創業》、《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列為素質拓展課程。構建以知識為牽引、以素質為主線、以專業為核心的課程教育體系。
三、重視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
為了使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各種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設畢業設計課,學生自己選取項目、制定方案,通過畢業設計,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使學生深入的了解專業,較早的適應工作崗位,提前接觸工作任務,嚴格按照學院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在后兩個學期將學生派往管理嚴格的企事業單位及大型牧場及高規格動物醫院進行頂崗實習。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期間,既要執行學校的教學標準,又要遵守企業的生產制度,每個學生落實具體崗位,配備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實行“雙導師”制,保證學生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完成崗位實際任務。
(四)進行師資隊伍改造
為適應農村城鎮化進程,對師資隊伍進行改造,改變專業教師的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培訓教師掌握最新的專業技能,尤其對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優先進行全面培訓,使其充分掌握行業動態,了解企業需求,緊跟學生的思想變化,打造成專兼結合、理論和實踐都過硬的雙師型教師。
通過“校企結合,培養專職,聘請兼職,加強交流”的方式,讓專業教師進企業、企業技術人員進學校,建設一支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技能,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培養方式主要有:每年派出專業教師參加國家級、省部級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外派教師進入生產企業一線實踐鍛煉;學校自己開辦“校中廠”與“廠中校”,為教師創造實踐動手的機會,要求專業教師“雙師”素質達到90%以上;通過“傳幫帶”活動,使新任教師盡快熟悉教學環境與課程。
聘請行業企業技術能手,作為畜牧獸醫專業長期兼職教師,這樣可以帶來最新的行業動態,保證專業教師始終接觸行業最新的知識與技能。
(五)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圍繞新農村建設發展,聯合行業、企業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為新農村建設、企業發展解決技術問題。
加強與區內外職業院校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區域內畜牧獸醫專業發展。加強國際間合作,與澳大利亞、蒙古國等國家互派教師與學生,增強國際競爭力。
依托專業師資、實驗實訓設備及“校中廠”“廠中校”,面向企業技術人員、農牧區養殖人員,大力開展畜禽養殖新技術、畜牧經營管理、農牧業互聯網應用等知識和技術培訓。
通過對高職畜牧獸醫專業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必然能夠提高專業的競爭能力,適應市場的需求,拓展學生的就業途徑,增加畢業生的經濟收入,從而吸引更多的農牧區生源學習畜牧獸醫專業,保證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在當前不斷加快的城鎮化進程中立于不敗之地。
基金項目:包頭市科技局社會發展科技支撐項目(2015S2007-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