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要:物理作為高中理科生學習的基礎科目之一,是一門對物質運動、物質結構、物質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物理現象進行深入研究的自然科學,通過研究自然界中的現象,從而了解其規則。因此物理學科是一門復雜而神秘的學科,是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一大難題。不管是出于高考的需要還是自身對知識的渴求,學好物理都是很有必要的,而提問法無疑是最直接、最簡單的學習物理的方法。本文將針對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和探討,為師生在物理的教與學中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提問;能力培養
物理是研究物質運動規律的一門自然科學,其研究對象較為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如何讓學生學好這門學科,這就是對物理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的一個考驗了。許多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以便能夠以最直接的方式為學生解惑,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提問法的實行卻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如何完善提問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是物理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提問法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提問不夠積極。由于個人性格的原因,有的學生會羞于向教師提問,有的學生甚至會認為提問會暴露自己的不足而使得教師看不起自己,因此只是獨自思考。但是對于物理這門學科而言,其是抽象而難懂的,若是沒有教師的點撥,物理知識較為淺薄的學生很難獨立思考得出結果。從而失去了學習物理知識的最佳時機,最終導致對物理的學習失去興趣。
2.教師對角色轉變的不適應。在傳統教學中,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屬于被動式的教學。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教育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開始出現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在被動式教學模式向主動式教學模式轉變的過程中,習慣了傳統方法的教師會在面對學生爭相主動提問方面感到不適應,從而導致無法正確使用提問教學方法。
3.學生對問題的擬定存在偏差。高中物理知識在初中物理的基礎上提升了難度,更為抽象深奧。因此在面對如此復雜的物理知識時,學生會存在許多問題,但是很難把握問題的中心點,導致所擬定的問題過于簡單或者復雜,甚至偏離課本,使得教師無從解惑。
二、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 要想讓學生學好物理這門學科, 那么教師要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讓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1]
1.提問能力能夠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問題的擬定是否簡明扼要且切中主題,是與學生對課本內容理解的深淺度相關的。如果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得不夠深入,那么所提出的問題就會較為膚淺、繁復甚至出現偏差。若學生將基礎知識理解全面,那么問題就會簡單明了且直接切入主題,使得教師能夠清晰地給予反饋,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提問能力的培養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物理學習中,不僅僅是教師傳授和學生一味地記筆記,而是需要學生在聽講過程中通過發散思維思考探索,敢于質疑,勇于提問,從而促進創新能力的提升。
3.學生的大膽而創新的提問有時候會給予教師一定的啟發,從而促進自身知識水平的提高。
4.在學生的問題中可以反映出他們在這門學科學習上的不足以及大部分人的知識盲點,由此教師可以根據提問中反映出來的狀況對教學進行反思,并因材施教,提升物理教學效果。
三、學生提問能力培養的途徑
1.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一些有趣的實驗與現象,或者通過播放音頻或者幻燈片的方式,再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的追,并在適當時候拋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
以滬科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的牛頓第三定律為例,在講解這一定律時,教師可以在課上以一枚雞蛋與一顆石頭相撞擊,在雞蛋破碎之后適時提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就是說以卵擊石的時候雙方受力大小是相同的,那為什么雞蛋破了而石頭沒有破呢?進而引發學生探索的欲望。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推動事先準備好的一張桌子,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提出疑問:為什么推動桌子所使用的力會比桌子的實際質量要大得多?之后教師并不急著解答,而是在教學中自然地引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兩個概念來為學生解惑。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現象來激發學生提問的欲望,從而鍛煉其提問能力。
2.鼓勵學生提問,培養學生提問意識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在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向教師提問是應該的。教師應當轉變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在學生提出問題時放下架子悉心指導,并在解惑之后加以鼓勵,從而使學生在遇到難題時“能問、會問、敢問”。
3.循序漸進地引發學生的問題,促進學生提問能力的提高
物理的學習是有難度的,且物理問題一般比較深奧晦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蹴而就,將一個問題拋出之后就希望學生快速解答或者理解。而是應該將問題分割細化,在提問過程中耐心引導,層層推進,使得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對下一步的問題有一定的猜想和認識,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進行滬教版物理選修二第三章第一節的電磁感應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前向學生講述奧斯特發現電與磁的故事,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隨后教師通過層層遞進,再引導學生思考,提出問題:磁場能不能夠產生電流呢?帶著這個疑問,教師開始講解本小節的相關內容,讓學生通過新學到的知識自行解答先前的問題。
(四)劃分學習小組,強化提問氛圍
學生提問的對象不僅僅是教師,同學之間也是可以的。把將要學習到的知識點事先當做任務分配給各學習小組,讓各組成員根據課本對知識先進行合作預習,隨后讓他們將難以理解的內容記錄,并在開始上課之前一一提出,在課上由教師解答。課后再讓各小組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討論和反思,互相提問互相解答,實現共同提高。
結束語
高中物理的學習,光靠聽講是不夠的,提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老師作為物理課堂上的引導者,必須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他們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敢于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努力營造民主和平等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參考文獻:
[1]鄭連學.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培養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6,08:361.
[2]王功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3,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