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萌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開展以“俯瞰北京壯麗風景 樹立熱愛北京情懷”為主題的活動,來帶領學生更深層次的了解北京,增強學生對北京文化價值的認同感。以下是關于活動的詳細介紹,以供大家借鑒與交流。
關鍵詞:北京;時代精神;群文活動
一、活動主題:俯瞰北京壯麗風景 樹立熱愛北京情懷
二、確立主題的依據:
(一)、社會時代精神的要求
2012年11月,十八大報告首次以24個字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4年9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北京市中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意見》。作為價值觀這是一個泛化的概念,我們需要將這種泛化的概念更加具體化、實物化。我認為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這個城市,熱愛這個城市,熱愛這個國家,從而愿意這個國家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培養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愿意追究自己的“中國夢”并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小實踐者。
(二)、校外教育活動資源開發利用的實效性和優越性的需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而變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已成為社會、學校、家長的共識,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活動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北京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把校外活動列入學校教育計劃,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結合的辦法,逐步做到平均每周有半天時間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活動,實現校外活動經常化和制度化。”而這次所選擇的活動基地——中央電視塔,它東臨秀美的玉淵潭公園和著名的釣魚臺,南靠鐵路樞紐西客站,北瞰旅游勝地頤和園,是北京最高的地標性建筑,登上高塔可以俯瞰全北京的壯麗風景。而且塔內還有國內唯一的中國廣播電視文化體驗大廳,在這里可以俯瞰眾多地標性建筑,了解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與播出等科普知識,解密CCTV知名欄目的臺前幕后,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媒介素養。近段時間“新中國著名英模人物館”也在此展出。在此展廳中向全社會展示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涌現的眾多英雄模范,謳歌他們的光榮事跡,傳承英模人物的愛國精神、創新精神、實干精神、奉獻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說,中央電視塔的資源是豐富多彩的,為了使活動的開展思路和程序簡潔有效,主題內容突出,形式生動鮮活,就需要我們在復雜多樣的資源中提煉發現有用的資源。綜上所述我認為中央電視塔是開展校外群文活動的很好的場所之一。
(三)、開展校外活動的便利性需要和學生發展的需要
本次活動選擇了北京市57中的初一學生,主要是從開展校外活動的便利性和經濟性考慮。北京市第57中學毗鄰長安街,距中央電視塔車程只需20分鐘。另外,北京市57中學辦學很注重學生的校外活動,學校教育強調通過活動發展學生這一教育理念,特別在近幾年,此校開展過很多科技、文體、社會實踐、社區服務活動,教師、學生參加校外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并且參與活動發展自我的愿望強烈。因此,在暑假即將來臨之際,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為同學們打開一扇窗,讓他們在業余時間走進中央電視塔,在245米的高空中俯瞰北京壯麗風景,感受作為首都人的自豪感,愿意用各種媒介將這種自豪感傳遞出去,并通過對“新中國著名英模人物展”的了解,提高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目標:
1、通過俯瞰京城全貌尋找并標注自己學校、家庭以及地標性建筑的位置,了解北京城市規劃、地理環境、氣候特點以及城市功能劃分從而進一步印證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增強對北京文化價值的認同感;
2、通過講解、自主探索等活動,了解媒介傳播在社會發展起到的作用,提高媒介素養;通過對新中國英模展廳的參觀,挖掘勞模背后深層次的精神,并對這種精神產生認同感。
3、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加強交流合作意識的培養,在自主合作中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和繼承發揚的責任感;
4、通過引導反思、評價等活動深入了解北京所處的位置,形成熱愛北京的情懷,并能夠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準備,樹立北京精神以及長遠發展的進步觀。
四、活動特點、地點、對象及規模
1、活動時間:2014年7月11日8:30——11:30
2、活動地點:中央電視塔
3、活動對象及規模:來自海淀區57中學的四十七名7年級學生
五、活動內容:
第一項,活動導入,在一層大廳分組熱身,初步了解北京歷史及規劃,明確活動任務。(20分鐘)
第二項,活動開始,查找并標注家庭、學校及地標性建筑,理解北京作為中國政治文化中心的位置,抒發熱愛北京的情懷,進而延伸到如何將這種作為北京人的自豪感傳遞出去,了解高科技的傳媒手段,有初步媒介素養的感知。
第三項,活動升華,進入“新中國著名英模人物展”,通過解說員講解,小組探究,引導挖掘英模人物背后所蘊含的精神。
第四項,活動總結,通過匯報學習收獲及體會,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并愿意成為其踐行者、傳播者,制定宣言和行動計劃。
六、活動準備工作:
1、場地準備,與中央電視塔社教部取得聯系。
2、教學資源準備,實地踩點,了解塔內環境,挖掘活動資源,先后多次與中央電視塔社教部接洽協商場地,講解支持等。
3、做好活動宣傳、攝像、資料收集等準備工作,布置安排活動協助人員。
4、活動物質準備:印制分組卡片制作、北京地圖、活動任務書等。
七、活動設計思路
活動展開思路為:知曉——理解——評價——行動,通過標注家庭、學校以及地標性建筑的同時,理解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的位置,并愿意通過各種媒介將這種認識傳播出去,通過參觀“新中國英模展廳”挖掘英模背后的精神,評價這些精神對中國發展的意義,最終樹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并愿意成為踐行者傳播者。
八、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了解北京概括 明確學習任務
1、用傳統的游戲“石頭、剪刀、布”分成兩個大組并選出組長,再讓兩個組長利用抽取城門紙條和“東南西北”的方法分成八個小分隊,明確活動任務。
設計意圖:根據民間傳統游戲“石頭、剪刀、布”和“東西南北”、“古城門”進行分組,提高趣味性,從中普及了北京的歷史文化、城市規劃等知識,為下一步活動做好熱身。
2、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根據組長“任務書”(附件一)要求發放北京地圖(附件二)等學習資料,明確各組活動任務。
設計意圖:培養組長的組織與協調能力。激發全體學生的活動興趣,提高對學習內容的關注度,凝結小組力量,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
第二階段:標注任務建筑,理解北京地位
1、尋找并標注家庭、學校以及地標性建筑。
設計意圖:通過尋找并標注家庭、學校以及地標性建筑感受到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并感受到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2、利用“吼得住”抒發對北京的熱愛情懷
設計意圖:將對北京的熱愛之情通過自我認知學習實物化、具體化,了解北京不僅是擁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都也是具有生氣勃勃的年輕城市,并能將這種熱愛之情濃縮成一句話“吼”出來。
第三階段:參觀英模展廳,挖掘人物精神
1、由講解員對“新中國著名英模人物展”做一個全面系統的介紹。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對新中國70余名英模人物的艱辛歷程、先進事跡有一個宏觀的了解。
2、以小組為單位尋找本小組最為愛戴的英模人物,挖掘人物背后所蘊藏的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學習,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們最為認同的英雄模范,從中提煉人物背的后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
第四階段:匯報學習收獲 提高媒介素養
1、小結:以小組形式討論最為愛戴的英模人物,挖掘人物背后的精神,產生認同感。根據查找標注的地標拉近地標與我們生活的距離,使之產生作為北京人的自豪驕傲感,并初步了解媒介傳播對于我們生活的改變,并討論媒介的區別,提高媒介素養。
2、每個人思考自己的暑期計劃
設計意圖:對北京的熱愛以及對英模人物的學習不能停留在學習、認知上,只有行動才能真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國夢”,才能將夢想內化,因此,在認識的基礎上采取行動才是認識的目的,制定行動計劃有助于升華活動主題,產生共鳴,樹立熱愛北京、熱愛祖國情懷,產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并將自己實現“中國夢”的愿望付之于行動。
要求:具體寫出本次活動中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思考自己的“中國夢”并寫出具體的實施想法。
1、每位同學在任務方位找到并在地圖上標注出家庭位置、學校位置以及標志性建筑物。(實地要找到才能進行標注,標注符號自定)。
2、通過實地觀測,每人提煉一句“我想對北京說”的話,利用“吼得住”表達出來。
3、思考北京的規劃特點、環境和我們每人的生活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