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網絡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其領域內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同時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加速了交易的完成,增加了交易的機會,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利益。但是,網絡同時是把“雙刃劍”,很多經營者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不顧公平、自愿、平等和誠實信用原則及商業道德,利用網絡經濟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鉆空子從事不正當競爭活動,這嚴重阻礙了網絡經濟的健康發展。為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促進網絡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本文致力于研究在網絡經濟中反不正當競爭行為及其法律規制等問題,并為我國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完善建言,從而更好的規制網絡經濟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網絡經濟的市場競爭秩序。
關鍵詞 網絡經濟 不正當競爭 法律規制
作者簡介:洪彩珍,浙江義韜律師事務所。
中圖分類號:D922.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118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網絡經濟在不同行業的覆蓋面越來越廣泛,結合不同行業的發展要素的深度與廣度,行業界限被打破,形成了一種不同于以往的競爭合作形式,其將呈現產業融合的趨勢,網絡經濟正在成為現代產業體系中的樞紐與主導產業。這不僅可以推動我國網絡經濟法律制度的完善、為網絡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法律基礎,還可以讓網民們更放心、更安全的使用互聯網。
一、網絡經濟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產生
市場經濟發展必然會出現競爭行為,隨著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網絡經濟的競爭行為越來越凸顯。網絡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在網絡經濟來往的活動中,經營者不遵循法律規定,對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嚴重損害,擾亂了網絡經濟的秩序。良性的競爭能夠有效的提高勞動生產率、商品的質量與服務的水平,能夠有效的保證經濟健康的發展。但是,不正當的經濟競爭行為,使得網絡經濟市場的平衡帶受到嚴重影響。從短期看不正當競爭行為會給經營者帶來一定的收益,然而如果網絡市場如果長期處于惡性競爭環境中,必然會引起市場規律的反作用,使得整個網絡經濟市場處于不健康狀態。
二、我國網絡經濟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制的不足
(一)法律缺乏具體的規定
就目前立法狀況來看,我國法律體系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層級也比較低,沒有權威性,甚至也沒有一套完整而獨立的體系。詳細講,除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標法》、《廣告法》這些法律的的制約以外,與網絡經濟競爭相關的法律并沒有設立與完善,因此,對相應的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的制約法律嚴重匱乏。雖然政府已經頒布了一系列的部門規章、司法解釋、行政法規和自律公約等規定,但是這并非是真正的從法律的角度進行規制,致使多頭立法的問題浮出水面,使得立法的層級較低,缺乏權威性。另外,通用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在網絡經濟環境下所產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適應性差,這也是導致不正當競爭行為越來越多的重要因素。
(二)法律責任規定不完善
法律規定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賠償金額不明確。在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損害賠償金額是在1-20萬之間,這么大的一個賠償區間,讓執法者在執法過程中無法真正的明確責任,同時也讓一些投機取巧者利用“關系”免于處罰。另外,對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懲處力度遠遠不夠,懲處的金額非常少,對于企業違法懲處的成本太低,這對企業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的震懾作用非常的小,并且受到侵害的經營者和消費者也無法得到公正的賠償。例如,很多企業明知道有些行為是違法的,但是違法所得的“高收益”與罰款金額的“低支出”,即使是罰款后依然有高額收益。這樣不僅助長了該類的違法行為,還會使整個行業的競爭陷入混亂中。
(三)法律法規相對滯后
網絡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網絡經濟的競爭也是日趨激烈,但網絡經濟相關律法規的滯后與缺位導致網絡經濟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越來越多,但是,對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資格確認、權益保障與義務規范等方面仍然沒有響應的法律依據。此外,基于網絡經濟的特性,導致其不正當競爭的違法行為的取證難問題。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媒介是網絡,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電子證據的采集獲取。可是關于電子證據的界定還未在相關法律上有界定,導致網絡經濟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愈演愈烈并且出現維權困難的問題。
(四)執法體系不夠完善,執法手段不夠新穎
工商行政部門的職責繁多,不僅有對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督工作,還要處理許多行政類的工作,因此,執法部門的注意力被分散,增加了執法部門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致使無法專心投入大量精力進行專一執法。另外,網絡不正當競爭多種多樣,網絡本身也具有嚴密的技術性,這就導致了執法難度增加,不能很好的監督不正當競爭行為,對于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執法能力因為其技術含量的因素,導致執法能力的水平遠遠不夠,執法效果不佳。且我國依然沿用傳統的巡查手段,因此,對于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督力度嚴重滯后,并且不全面,并且簡單重復的巡查手段還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卻沒有取得相應的執法效果。因此,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實施者是通過高科技的方式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很難發現或者是剛剛發現他們的進行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時候就將證據毀滅了,因此,就沒有辦法獲取實施者的罪證,這不僅對用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還對用戶的自我保護形成了嚴重的阻力。
三、我國網絡經濟中不正當競爭行為法律規制的完善
(一)我國網絡經濟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相關立法的發展和完善
1.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建立相關法律法規
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同時建立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定義,進行分類與其相應的懲罰標準。這是解決我國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中出現的多頭立法、監督、層級較低的現象,同時,對于網絡競爭行為更好的規范,對于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遏制。
2.擴大主體和違法行為的范圍
對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范首先要對網絡不正當競爭的主體進行相應的明確。首先應該制定網絡經營者的市場準入制度,對其行為、營業范疇、服務方式等進行明確定義。基于網絡經濟的盈利特性,對一些間接獲利的服務也應歸于網絡經濟的主體內。并且對所有的網絡經濟主題進行登記注冊備案,提供細準確的登記信息、電子營業執照等,并對該類信息進行行備案和公示。此外,由于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形式多樣、變化多端,所以非常有必要擴大網絡不正大競爭違法行為的范圍。譬如,將原有完善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條款進行保留,同時,增加正對網絡不正當競爭的相應條款,同時將商業道德作為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重要標準。
3.明確法定賠償金額,加大罰款力度
很多違法行為的高頻發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違法成本”太低了。針對網絡不正當行為的多樣性及其屢教不改的特性,可以設立信用保證金制度,在進入網絡經濟市場時提交一定的保證金,將保證金額予以公示,對于不正當進行的懲處罰金做出明確的劃分,當不正當競爭行為出現之后,提供相應的保證金進行現行賠付。除此之外,要增強罰款的力度,提高“違法成本”,讓經營者“違不起法”。試想,如果進行了一次不正當競爭行為就罰款兩倍于該次違法行為收益或者更多的,誰還會去做這個虧本生意呢?通過明確賠款金額和加大罰款力度,可以遏制惡性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建立成熟完善有序的網絡經濟市場。
(二)我國網絡經濟中不正當競爭行為執法的發展和完善
1.針對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設立相應的執法部門進行監督
從現有的執法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中抽取一定數量的人成立專門針對網絡經濟不正當行為的獨立網絡執法部,這不僅能夠緩解執法部門職責過多、影響執法效果的現象,還能避免多頭執法、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此外,網絡執法部的建立要以專業的網絡技術人員為核心,其他管理人員為輔,嚴格執行規范審查、全部備案、及時公開的制度,對執法的過程及結果予以公開公示,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實現對網絡執法活動的反監督,增加執法的公信力。
2.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通過加強執法隊伍的建立、提高執法力度、加強宣傳教育力度、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社會公眾形象與親民形象,這對執法環境的營造提供有力的幫助。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中存在高科技性,所以對于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要不斷加強,對于執法的專業性要不斷的加強,使執法工作能夠跟隨時代的腳步。同時,對于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宣傳要加大力度,提高網民對網絡維權的意識,有效的抑止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出現,為用戶創造一種健康、完善的網絡經濟環境。
(三)健全我國網絡經濟行業的自律制度
行業自律不僅能夠對行業的相關法律進行補充,同時對于行業行為進行規范,對于同行業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行協調,確保行業間能夠公平競爭,獲取正當利益,促進行業共同發展。
很多時候法律法規的監督對行業來說是來自外部的推動力量,而行業的自律制度則是來自內部的一個規范監督指導。歷史證明,很多的變革都是由內而外的,只有來自內部的推動力量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和推動行業的進步。行業自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國家法律、法規的遵守與貫徹執行;第二,制定行業內的自律規范制度,制約行業競爭行為。例如,在網絡經濟行業內組建“網絡工會”,由各大互聯網企業推舉意見領袖參與到“網絡工會”。網絡工會在國家相應法律法規的監督指導下,指定衍生出更細化更明確更符合網絡經濟行業特性的行業規范指導守則,并以此來規范指導網絡經濟各大主體的行為。
四、結語
縱觀世界經濟整體的發展趨勢,未來的市場經濟趨勢是網絡經濟的不斷更新與發展,并且成為市場經濟的中堅力量。所以,完善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法規制度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規制度制約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是網絡立法完善、行業的規范制約的有效途徑,但是,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不斷涌現,所以,網絡立法任重道遠,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又一項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武晨.網絡經濟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及法律問題探討.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10).
[2][美]凱文·凱利. 新經濟新規則:網絡經濟的十種策.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3]趙金英.網絡經濟的競爭法規制探析.行政法學.2013(5).
[4]商登琿.網絡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律規制研究.商場現代化.2013(28).
[5]王勇.淺析網絡廣告不正當競爭行為及防治措施.法制與社會.2010(25).
[6]王薇娜.論網絡經濟環境下不正當競爭的法律規制.法制與社會.2015(1).
[7]龔冬梅.論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構建.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