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華
摘要 介紹了陽谷縣“三品一標”發展現狀,分析了“三品一標”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期為該縣“三品一標”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三品一標”;發展現狀;問題;對策;山東陽谷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7-0270-02
“三品一標”是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是實施品牌引領戰略的重要體現,是改善農業生態資源環境、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加快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近年來,陽谷縣政府部門高度重視“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積極打造優勢區域農產品品牌,但認證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陽谷縣地處山東省西部,是傳統的農業大縣、畜牧強縣。近年來,隨著人們品牌意識不斷增強,陽谷縣各級政府部門高度重視“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鼓勵政策,陽谷縣的“三品一標”認證數量逐年增多,認證和監管工作任務日益加重,縣農業局專門成立了綠色食品辦公室,負責全縣的“三品一標”認證管理工作。但由于種種原因,認證管理工作仍存在著一些具體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陽谷縣的品牌農業發展,現針對具體情況,提出相關發展對策。
1 發展現狀
1.1 基本情況
截至2017年1月1日,陽谷縣共認證“三品一標”176個,包括無公害農產品73個、綠色食品99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4個。其中,陽谷縣申報的“陽谷朝天椒”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于2014年6月通過農業部認證,成為陽谷縣通過農業部準予登記保護的第一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2016年,陽谷縣創建了8 000 hm2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基地建成對提高陽谷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糧食市場競爭力、促進糧食產業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2]。
1.2 縣政府出臺相應獎勵政策并采取推動發展措施
近年來,陽谷縣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三品一標”發展情況,相繼出臺了多份指導性文件和意見,有力地保證了“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的快速發展。
1.2.1 加大政策獎扶支持。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在縣委“一號文件”中明確了“三品一標”獎勵政策,對新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的單位或個人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3萬元的獎勵[3-4]。
1.2.2 多途徑、多方式突出品牌效應。近年來,陽谷縣廣泛借助網絡、電視、廣播等媒體,通過組織認證企業參加綠色博覽會、產品推介會和展銷會等多種形式,展示、宣傳陽谷縣農產品品牌,擴大社會影響,提高品牌效應,不斷發揮“三品一標”品牌優勢,大幅提升認證主體效益,品牌價值得到進一步提高,有效促進了陽谷縣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增收。
2 面臨的問題
2.1 初級農產品占比大,認證難度大
目前,陽谷縣認證的“三品一標”初級農產品占比大,如蔬菜、水果、糧食等,認證企業以合作社居多,由于認證費用相對較高,導致部分企業與合作社申報“三品一標”的積極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認證工作的難度。
2.2 “三品一標”作用未充分發揮
隨著近年來人們品牌意識的不斷增強,“三品一標”在消費者中獲得了一定認可,但由于部分認證企業并未有效使用標志,沒有充分體現標志的作用。
2.3 發展結構不合理
陽谷縣的“三品一標”認證中大中型農業生產主體占比小,以合作社居多,部分合作社經營規模相對較小,標準化管理程度不高,示范帶動作用不強。
2.4 認證工作處于起步階段
“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是一項公益性事業,盡管政府成立了專門的認證管理部門,財政每年都撥付部分資金對新認證的企業和個人進行一定的獎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申報主體的認證積極性,但目前認證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仍然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增加社會認知力。
2.5 認證續展費用相對較高
“三品一標”認證特別是綠色食品認證的證書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內每年要進行年檢,3 年到期后要重新進行認證,存在年檢、續展等費用。費用基本和重新認證差不多,致使部分認證企業續展積極性不高,續展率相對較低。
2.6 人員少,重認證、輕監管現象突出
綠色食品辦公室作為申報“三品一標”的專門部門,經費和人員嚴重不足,導致對于全縣農產品的認證監管存在一定的困難。一般主要以發動引導新申報主體進行認證為主,對已認證企業的跟蹤監測、檢查與后續管理力度不夠,致使部分企業及合作社存在檔案管理、標志使用不規范等現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品牌的發展。
2.7 產業管理不規范
“三品一標”認證及產品種植管理環節歸農業部門管理,進入市場后歸市場監管部門管理。目前,作為掌握生產環節的綠色食品管理機構沒有監管執法權,在生產和銷售環節發現違規、違法現象也不能處理,從而造成市場管理混亂。
2.8 認證效果不佳
陽谷縣將“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納入了對鄉鎮的年終考核,致使個別鄉鎮政府部門只是為了政績應付上報,認證后并不使用綠色食品標志,不能產生實際的經濟效益,造成不必要的管理負擔,并增加工作量。
3 發展對策
3.1 加大政府部門管理力度,強化部門機構建設
要緊緊抓住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契機,積極爭取政府和相關部門支持,逐步推進機構隊伍建設。縣委、縣政府要高度重視“三品一標”的發展工作,以“保障質量安全,提升品牌價值”為核心,建立一支懂政策、精業務、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并全面負責“三品一標”工作的組織指導、發展規劃制定、生產過程的監控和技術培訓等。
3.2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繼續將“三品一標”工作列入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考核內容,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專款專用,確保獎勵政策的延續性。特別是要提高對申報綠色食品的續展企業、規模化龍頭企業的獎勵標準。
3.3 立足本地資源,突出本地特色、強化龍頭帶動作用
引導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發展“三品一標”,切實加強龍頭企業建設,靠龍頭企業帶動基地規模發展,延長產業鏈條,實行精深加工,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3.4 拓展宣傳渠道,提高陽谷縣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發放明白紙等宣傳方式,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傳以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為重點的“三品一標”知識,不斷擴大“三品一標”產品整體品牌影響力。
3.5 進一步加強“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的監管工作
安全優質農產品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三品一標”作為安全優質農產品政府公共品牌,更要確保不發生質量安全問題,保證各項監管措施落到實處。一是強化屬地監管職責落實,把“三品一標”監管納入到當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規劃。二是強化依法實施監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綠色食品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授予“三品一標”管理部門行政執法權,以便更好地做好 “三品一標”監管工作。三是強化聯合監管和專項監管,在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更加突出“三品一標”的管理;在生產環節上嚴格查處違禁投入品的使用,在源頭上保證“三品一標”產品的質量;在加工環節上嚴格查處違規用標、超期用標、違法買賣標志等現象;在銷售環節上嚴格查處假、冒、偽、劣產品,使“三品一標”產業向健康、有序、公平競爭方向發展。
4 參考文獻
[1] 高宏巍,王南,劉東亮,等.我國“三品一標”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2(1):34-36.
[2] 龔婭萍,朱海波.“三品一標”農產品發展路徑分析[J].農業經濟,2012(9):9-11.
[3] 劉學鋒,張僑.我國“三品一標”產業發展與對策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4(4):27-30.
[4] 李慶江,廖超子,劉建華,等.綠色生產視角下的“三品一標”發展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5):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