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雨婷
摘 要: 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在我國成為主要的工作形式,兩者之間存在較大關系,但在一些方面還存在一定差異。吉林省長春市光華學院對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進行了比較,促進了兩者的結合。
關鍵詞:財務 審計 績效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096-01
審計工作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審計工作需要在較長時間內改革,促進工作內容與工作性質,保證內容的豐富性與行為實施的規范性,才能推動社會經濟的有利發展。
一、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的比較
1.適應形式
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適用形式差異,財務審計能夠滿足人們對政府、對事業單位的好奇心理。政府部門以及事業單位在為人們審計期間,需要對各個經濟情況、財務信息詳細分析,并為其提供合理依據。但隨著政府職能的充分利用,我國面臨一定的財政資金問題。所以,為了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需要績效審計,保證在根本上解決財政方面遇到的浪費問題,保證為資金效益的充分發揮提供決策。
2.審計要素
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審計要素差異,基于審計目標目的,能夠促進財務活動的真實性。績效審計能夠為財務活動提供效益性發展。根據審計標準來說,財務審計需要將會計準則作為執行標準;績效審計是以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制度作為標準的。在審計技術與方法上看,財務審計主要的實施程序是以調查、分析等作為流程的;績效審計的實施程序是以調查、分析等各個階段執行的。對于審計對象來說,財務審計是根據審計單位的財務活動、會計資料為主的,績效審計是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實現的社會效益。基于時間導向,財務審計重視歷史因素,績效審計重視未來因素[1]。
3.審計目標
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目標,財務審計是政府以及其他部門存在違法亂紀現象,對這些現象進行糾正、檢查,并法律制度提供有效的實施保障。績效審計是根據績效與結果實現導向審計,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改正,促進管理制度的完善性,保證績效水平的提升。例如:在績效審計工作中,為了使其獲得更多效益,需要在工作中遵循相關制度,審計人員究根據效益因素對制度進行修改。
4.關鍵點
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審計關鍵點差異,績效審計是對單位、個人實行的決策效益進行審查,并重點關注審計對象的業務流程,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分析單位中存在的問題。財務審計工作是將資金問題作為主要關鍵點,并對其存在的資金問題進行審查,保證能夠對審計單位中存在的違法現象進行判斷。在資金使用期間,要充分考慮其存在的問題,對其嚴格審查,以保證效益的充分體現。
5.人員素質要求
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審計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因為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對人才的要求也具有不同差異。所以,在財務審計工作中,需要將會計準則、國家的法律法規作為標準。對于工作人員來說,財務審計人員要基于經濟形態對其充分掌握,在工作中更為嚴謹,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績效審計對人才的要求也更為復雜,不僅要求他們具備專業的素質能力和專業能力,還要掌握統計學、計算機等各個方面的內容,熟練掌握政府部門中各個工作環節,保證在執行期間能為工作提出有效意見,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2]。
二、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的結合
促進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的結合發展,能夠將兩者的作用充分發揮。我國審計工作在實施期間,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將財務審計工作作為主要的實施手段。在以后的審計工作中,一定要促進兩者的結合發展,這樣才能保證審計工作效益的充分發揮。因此,在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結合中,需要注意到兩者之間的關系。
1.結合原則
在審計期間,需要根據項目的主要特點促進審計方式的合理選擇。因為我國的審計工作處于比較復雜的環境中,在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相互結合下,容易受地域要素、政策要素以及經濟要素的影響,所以,在對其結合期間,需要針對其特點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3]。
2.結合范圍
在目前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審計工作中的財務審計已經得到應用,但績效審計在工作中還沒有得以充分發揮。所以,要促進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的結合性,在應用過程中,需要考慮績效審計工作受到的影響。特別是工作中存在的有些違法行為,所以,在該環境執行過程中,就要保證績效審計工作開展的針對性,促進區域性與領域性的專業調查,保證專項資金、財政預算等工作的合理性[4]。
3.結合方式
在當前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審計工作還處于比較復雜的階段,績效審計也從理論性思想過渡到實際應用工作中去。因此,要促進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的結合性,需要根據不同的審計對象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選擇出不同的審計手段。比如:對于一些存在的違規記錄,實際的審計效果并不明顯,所以,要將績效審計作為其中主要的審計方式,促進財務審計作用的充分發揮,實現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的結合。對于一些審計效果良好的單位,主要將績效審計作為主要方式,發揮財務審計的輔助功能,能夠實現直接性的績效審計工作[5]。
4.具體實施
在一些具有公共性質的項目中,投入的大量資金都不是個人財產,在該條件下,將會面臨資金利用效率低等問題。對于財務審計來說,在保證資金合理利用情況下,為了促進實施的具體性,需要注意到不能使其被他們、被個人挪用。對于績效審計來說,在對其使用過程中,不僅能促進項目建設資金的充分利用,還能為項目工程的實施和經濟效益提供有效保障。
總結
通過本文的研究,審計人員在今后工作中,促進審計工作的積極發展,需要為審計工作制定合理的實施方向和實施計劃,保證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利保障。
參考文獻
[1]盛良.杭州市蕭山區社區財務收支與服務績效同步審計調查案例解析[J].中國內部審計,2013(3):55-57.
[2]李軍.基層審計機關開展績效審計芻議[J].審計與理財,2011(6):42-43.
[3]羅平豐.我國地方審計機關的績效評價研究——基于平衡計分卡理論[D].浙江工商大學,2012.
[4]李昆,李乾文.基于自省機制作用的兩類導向性審計活動沖突及均衡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5,30(4):50-57.
[5]鄭石橋.非財務計量績效信息審計基本理論框架[J].會計之友,2016(23):12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