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科
摘 要: 在數年的語文教學中發現,絕大部分教師都是實踐著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授課模式。 社會向前發展,科學技術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但是教育模式的改革似乎很少,課堂教學方式也需要大膽的探索、實踐。作為一個一線教師,我在自己的教學道路上思考摸索,自知力量綿薄,但求盡力而為,虔心至誠的為我的學生帶去成長。
關鍵詞:語文 激勵式 課堂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179-01
一、前言
在我擔任教師的前五年里,我班學生和我不認識的其他班的學生都說我嚴厲,我承認。也許,在我的潛意識里,我要把學生培養成訓練有素的“士兵”,明確要求他們“嚴肅”“活潑”“勤奮”“守紀”。我的班也像軍隊一樣,整齊劃一。有的教師煞是羨慕我,說沒有老師的時候,班里仍鴉雀無聲,紀律好得不得了。我的“美名”在學校的師生中間傳頌,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
1.案例描述
1.1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記得那時,課堂紀律實在是好啊,不論我怎么啟發怎么挑動,學生們就是不為所動,舉手的寥寥無幾,發表意見的沒幾個人,班里的氣氛沉悶至極。我就引經據典地告誡他們“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難道沒有毛遂自薦的嗎?你看人家古時的毛遂……”還是不為所動,于是我就開始情感說教:“你們看,老師像說相聲或演小品似的,在臺上一個人說個不停,我甚至覺得自己像耍猴的,耍來耍去,你們這些觀眾也不買賬,連一點笑容也沒有……”可是,效果仍然不好,舉手發言的多了兩三個,頂多有十幾個,可是過一段時間、下節課又恢復原狀了。這下子,我有些氣急敗壞,開始發揮自己的嚴厲作風。嚴肅的表情,犀利的語言要求他們配合我,舉手回答問題,答不上來的就站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的,下課后就到我辦公室里“坐坐”,挨我的批評。直到把學生說的眼淚吧嗒,我仍火冒三丈。
1.2與教育目的背道而馳
這樣的老師,學生肯定不會喜歡的,我自己心里也清楚。但是我有什么辦法呢?為此我很苦惱,甚至覺得委屈,覺得為學生付出了那么多,就差把心掏出來了,他們也不買賬,簡直太辜負我了!日子一長,我就產生了極大的抵觸情緒,不愿上班更不愿上課。一節課下來累心乏力,精神疲憊,為此煩惱不已,真是難過。
二、激勵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啟發與大膽實踐
有一次機會,我去縣城聽了三節課,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公開課。教師依據學生課堂表現給予加分,得分高的小組和進步快的小組會在周末得到老師頒發的“喜報”。學生在課堂上發揮絕對主角的作用,老師話少,看起來不辛苦還很快樂,最關鍵的是學生很快樂。我真羨慕。那一次的聽課給了我很大啟發,也讓我開了眼界:原來,課還可以這樣上!我如獲至寶。
回到學校,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思考和探討,我決定在我們班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實行激勵式教學方法(我認為這樣定義這種學習方法更合適)。根據我班實際情況,讓學生前后桌四人作為一個小組。老師是公平公正的裁判員、組織者、協調者。生字聽寫、課文朗讀、作業完成情況、回答問題的數量和質量都作為老師評價賦分的項目,小組成員齊心協力爭取到更多的分數。攢夠十分,老師獎勵一張積分卡,周五下午計算本周所得組內總分,分值最高的小組每人獲得一張老師頒發的獎狀,定期按照獎狀數量頒發獎品(獎品就是學習用品和圖書)。
2.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實踐激勵式教學
隨后事先征求了同學們的意見,大家對這個新措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周末的那張獎狀感興趣。于是新課堂開始了,新局面展開了。課堂氣氛驟然突變,那場面活躍得就像澆了油的火,他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盡可能地把話說完整、流暢、準確,盡可能表現自己,以贏得大家的認可,賺取更多的分數。有時為了激勵班里一向沉默不語的同學回答問題,我規定,“新面孔”舉手,優先回答,答出問題得分更高。因此,小組長和組員們都會鼓勵這類同學舉手表現自己。
火燒得太旺了也會有危險。有時為了爭得回答問題的機會,幾個組會吵得面紅耳赤,還有的同學自覺不公而生悶氣。我就趁這個機會對他們及時疏導教育,讓他們多為別人著想,學會欣賞和謙讓,更要遵守游戲規則。經過疏導,同學們之間的關系比原來更融洽更和諧了。老師在熱火朝天的討論聲中,拍拍講桌,班里立刻變得鴉雀無聲,不等我提問,就開始新一輪的爭先恐后,踴躍發言。學生感到了極大的樂趣,再也不會覺得學習枯燥無味。
受學生奮進激烈的學習氛圍感染,我心情愉悅。上課不用再像說單口相聲,學生是主角,我主要負責傾聽,關鍵的知識點還需加以點撥。
三、激勵式教學完美改善
同事提醒我,加分的辦法固然起激勵作用,可減分的手段更能便于管理。對啊!我怎么沒想到!班里的紀律、衛生總是出些小問題,于是——完不成作業要給小組扣分,參與打架的要給小組扣很多分,值日偷懶的也要扣分……這樣語文課上積攢的寶貴分數,就被平日里的不良表現給扣除一些,周末的獎狀或獎品就得不到了。作為班主任,我把評分機制運用到日常管理中,班級管理一下子變得輕松了。我正暗自竊喜,這時有同學給我提意見,說這招太狠了,不能拿這個分數“逼”他們遵守紀律和打掃衛生啊。民意是不能不聽的,于是在減分方面比較慎重。
那一次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持續時間近一個學期。優秀的期末考試成績也證明了,這一次的實踐是有效和成功的: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實質性的提高了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
四、結束語
在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完美無缺的教學方法,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教學改革,只有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才能一直走在正確的大道上。不過有一點我明白了——激勵比嚴厲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