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西翠+王藝樺+賈娟麗
摘 要: 監測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為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準確性和精密性,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十分必要。目前環境保護形勢嚴峻,環境監測任務不斷增加,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提升相對滯后,影響環境監測服務于環境管理的需求。本文探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的不完善之處,并提出了改進策略。
關鍵詞:環境監測 質量管理 問題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273-01
引言
工業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創造了大量經濟財富的同時,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為了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環境保護責任越來越重大,也備受社會關注。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眼睛”、“哨兵”,是科學環境管理和環境執法的基礎,而監測數據是必要的技術支撐。只有在高效、系統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下,才能有高質量的監測數據。所以,環境監測質量至關重要,也是確保環境保護順利開展的基礎和前提。
一、環境監測工作中所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
1.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相關制度不夠完善
要做好環境質量監測管理工作,就需要對管理制度不斷完善,以確保環境監測工作規范有序地展開。基于組織機構的運行情況對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可以確保責任人都有明確的工作內容,以做好監測工作。針對于環境監測工作,為了保證監測質量,環保部門出臺了相關管理制度,但是環境監測的范圍不斷擴大,各種新的監測技術不斷涌現出來,使原有的管理制度已經不適應現行的環境監測管理工作,因此導致監測質量問題存在[1]。當環境監測工作中,沒有及時地更新各項管理制度,就會影響到監測工作效率,整體的監測質量管理水平也難以提升。
2.環境監測部門人員沒有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民眾對美化環境的期望越來越高,無論是國家以及社會都對環境保護予以高度重視。環境監測部門人員在工作中面臨各種挑戰,所承擔的任務日益加重,而工作人員卻沒有增加,還要滿足新時期下對監測質量高標準的要求。各種環境監測數據,已經成為環境保護的重要參考指標。強化質量管理工作,可以提高監測人員的工作責任感,由此確保了數據準確。這就意味著環境監測人員的工作壓力不斷增加,經常為完成繁重、大量的工作而忽視了工作質量,使監測數據缺乏準確性。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環境監測部門沒有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導致沒有將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到每個監測人員造成部分人員在監測過程中對數據質量重視不夠,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3.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存在著滯后性
國家在提高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的同時,針對各種監測環境的執行方案、專業技術以及執行規范都從法律的層面予以規定,實現了環境監測法制,為環境監測提供了質量保障,對監測技術的進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相比較于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管理要求,監測技術存在著明顯的滯后性。特別是環境監測標準的滯后,會使環境監測工作難以有效展開,且無法獲得前預期的監測效果[2]。另外,中國的環境監測工作范圍不斷擴展,從水環境、空氣環境等等逐漸向生態環境、土壤環境以及生物環境擴展,而且還在向各種新領域延伸。雖然監測技術創新也在加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實現了在線監測,而且從監測環境的角度出發實施了監測技術更新,但是,監測技術與環境監測的質量要求相比較,依然較為落后,難以保證環境監測工作高質量展開。
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質量提升策略
1.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制度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不斷完善
要確保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展開,保證監測質量,就要對相應的管理制度不斷地完善,以使環境監測工作規范有序地展開。
其一,從監測部門運行的角度完善質量管理制度。監測部門的工作要高效運行,就需要部門的所有工作人員對自身的工作職責予以明確,將相應的管理規范從制度的角度體現出來開始是非常必要的。將激勵機制構建起來,就是要構建多元化的考核模式,相應地將考核制度建立起來,以保證環境監測工作保質保量地開展起來。
其二,從監測部門組織結構的角度完善質量管理制度。環境監測工作中,要保證工作質量,就要在健全監測部門組織結構的同時完善質量管理制度[3]。具體涉及的內容包括對監測人員的工作內容合理分配,根據監測人員的工作能力設置崗位。隨著監測人員的工作目標明確,會在工作中集中精力,可以避免存在工作漏洞或者重復工作的現象。
其三,從監測部門評價模式的角度完善質量管理制度。要保證環境監測的質量,就要將評價模式構建起來。由于監測工作范圍的擴大化,就需要對評價模式做出調整,相應地,質量管理制度也要根據工作需要不斷完善。比如,原有的評價模式局限于實驗室監測工作的質量控制,目前就要根據工作需要延伸到監測站,質量管理制度就要做出調整,以保證環境監測工作高質量完成。
2.環境監測部門人員要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環境監測部門人員屬于是專業素質較高的隊伍,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還需要較高的技術操作水平,以保證環境監測工作順利展開。要對環境監測工作做好質量管理工作,就要注重人才培養,將培養機制構建起來是非常必要的[4]。以組織環境監測人員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進行知識學習、技術培訓,提高其職業素質。環境監測部門還要將人才培養計劃制定出來,將監測人員分批次送入到高校進修,不僅可以強化專業教育,而且還有助于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管理意識,以提高監測人員的整體素質。
3.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要不斷創新
環境監測工作領域的擴展,監測技術就需要不斷地創新,以使環境監測系統更為完善,且處于高效運行狀態。同時,還要對環境監測中的質量管理工作從技術的角度進行研究,研究開發新的設備并有效利用,從而促使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力度加大,監測工作更好地展開。
結語
綜上所述,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對質量管理要予以高度重視。面對目前環境監測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就需要從工作實際出發針對問題進行分析,并具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策略,以通過環境監測質量的提高為環境保護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秋波.全面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初探[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1):11—13、17.
[2]祝晟.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初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8):74—75.
[3]顧紅明.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質量與標準化,2013(08):28—29.
[4]韓紅.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信息化建設,2014(05):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