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穎
【摘 要】 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注重對于學生思維的訓練,并且應當有意識地將更多開放化的元素融入到作業設計中。這樣的背景下設計的作業才能夠起到更理想的訓練效果,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的收獲也會更為充裕。作業習練中訓練學生的整體化思維,有效融入學科間的交互滲透,作業設計實現定制化與個性化。
【關鍵詞】 高中;語文;作業;有效性
作業是對于學生學習狀況的一種檢驗,良好的設計作業內容,這也是對于課程教學的一種加深與強化。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的作業設計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開放自身教學思維,不能還是讓作業的設計局限在那些固定模式下,而是應當不斷將更多豐富多元的理念融入作業的設計中,以這樣的形式來豐富作業類型,更深入地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素養,讓學生對于語文課程有更大的喜愛程度。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注重對于學生思維的訓練,并且應當有意識地將更多開放化的元素融入到作業設計中。這樣的背景下設計的作業才能夠起到更理想的訓練效果,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的收獲也會更為充裕。
一、作業習練中訓練學生的整體化思維
高中學生的語文基礎已經較為扎實,并且學生在長期的語文課程的學習與訓練中,自身的知識積累也越來越豐富。這個時期的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融入更多對于學生思維的訓練。可以從整體思維的層面出發,改善作業的訓練形式。比如,在學到一篇特定類型的文章時,教師可以以這篇文章為出發點,搜尋和這篇范本相關的一類文本,并且要求大家對于這一類文章在寫作方法、語言特點和思想表達上進行比較對照。這會讓學生站在更高的層面理解與分析具體的問題,學生還可以在比照的過程中對于每一篇文章的特點都形成更清晰的認識。這樣的作業訓練方式對于學生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夠積累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對于探討的篇目有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
例如,學習《滕王閣序》這篇文章時,課前可以先讓學生嘗試了解王勃是在何種心境下寫下這篇序文的?《滕王閣序》體裁為駢文,駢文對仗工整,聲律鏗鏘,學生在預習這篇文章時教師還可以讓大家思考:還有哪些文章也是用駢文所寫,有哪些名句呢?不少學生想到了《蘭亭集序》,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比照的過程中思考:同為序文,《蘭亭集序》與《滕王閣序》在感情、思想上有何異同?還可對一些重難點進行填空。通過這些問題,學生需要看注解,查閱、整理相關的文言文知識,還需要從整體層面對于兩篇文章的特點、寫作方法、情感和主旨的表達等展開對照。這就是一種很好的對于學生整體思維訓練的教學過程,以這樣的方式展開文本教學會讓學生具備更好的自主閱讀能力,學生對于文章的剖析能力也會有大幅提升。
二、有效融入學科間的交互滲透
教師在拓寬自身作業設計的教學思維時,還可以融入學科間的交互滲透。高中學生無論是語言積累還是各種相關知識的積累都已經十分充裕,教師完全可以進行跨學科知識融合的嘗試,以這樣的方式設計更多開放程度更高,且更加個性化的作業類型。這樣的作業首先能夠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學生有想要嘗試的欲望。同時,設計這樣的作業還可以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及素養得到發揮,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語文作業完成的樂趣。教師可以在教學準備階段選取一些和教學主題相關的課外知識,或者是融入一些其他學科的內容,以此來設計更具個性化的作業內容,讓語文作業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都大大得到提升。
比如,為了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考察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內容。讓學生以《公園四月爛漫開,詩句詞句天邊來》為主題收集有關于春、生命等的詩句、詞句,了解公園、了解自己的城市,然后用此為主題寫一篇關于公園對于城市的改變的作文。學生首先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尋找,獲得有關于春、生命的詩詞,然后遵循主旨,進行下一步的研究,逐漸從春這一個抽象的概念轉變為更為具象的事物――公園對于這座城市的改變,學生的思維也就不僅限于幾個字。此外,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活動走入社會,開始了解自己的城市,了解這個城市春天的樣子,進而更好地完成這個主題的學習任務。這樣的作業設計非常有效地考察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感受能力、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并且很好地對于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展開了鍛煉。
三、作業設計實現定制化與個性化
教師還可以結合每一個學生不同的情況,融入更多作業的個性化設計。比如,可以結合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已有的語言能力,設計更多層次分明,范圍更廣的作業類型。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的作業類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可以結合自己的能力水平完成相應任務,學生的能力素養可以有針對性地得到鍛煉。當最后透過整個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一同完成了既定的學習目標后,大家都會產生強烈的成就感,這會極大地加強學生內心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立學生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幾名優秀的學生,根據自己小組的內部情況,小組內商討,定制屬于自己的作業,完成后小組間相互交流評價。也可以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任務,然后小組通過協作完成。過程中每一個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特長發揮自己的作業。學生的任務完成后教師最后再點評。這樣的作業設計更為多樣化,不會枯燥無味,并且大家在嘗試一同完成任務時加強了彼此之間的交流、溝通合作。這種針對性更強,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完成熱情的作業類型,學生有著更高的積極性去以高質量為目標完成,對于合作類的學習任務,小組間的交流評論則是一個鞏固、提高大家能力水平的過程,這種靈活有趣的作業設計才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高中語文教學現狀與素質教育初探[A].彭永東.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漢字文化卷四)[C].2016
[2]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A].賴志偉.2016年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3]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若干思考[A].張麗娟.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4]初中語文作業評價的優化策略[A].鄭娜.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5]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研究[A].黃曉玲.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6]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深入分析自主學習策略應用[A].郝旭安.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