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中職學生管理工作的特點是點多、線長、面廣,對學生管理工作要轉變觀念,統一思想,強調責任,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不斷完善學生管理的工作模式學生管理工作的責任應該落實到每一位教師身上,所有的教師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只有這樣,學生管理工作才能落實到實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職生正處于由少年向成人過渡的時期,也是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發展,完成社會化任務的關鍵期,對于大多數中職生而言,這將是他們最后一次接受系統學習和教育,是其個性發展和技能培養的重要階段,最后階段的學習和教育對他們至關重要。然而,中職生從小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文化基礎普遍較差且自信心缺乏、自制能力弱,比普通中學生更叛逆、更難以管理。中職生的這些特征加大了班主任工作的難度,如何管理好中職學生,培養合格且受用人單位歡迎的技能型人才,是目前不少中職學校面臨的嚴重挑戰。筆者這幾年一直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現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淺談以下幾方面的看法:
中職學生的特點
文化基礎較差。由于大學擴招、高職興起,成績較好的初中生大多流向高中,進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成績整體較差。比如我現在所帶的15級建筑裝飾專業的學生,很多學生初中畢業成績大都是D以下,文化程度較差,特別是英語基礎。這種類型的學生本身基礎就差,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家長也是放棄的,造成他們對學習不上心,無所謂的態度。
問題學生占大多數。現在的中職學生是90后,00后,就我所帶的15級的中職學生,兩個班共計98人,其中16歲以下的3人,16-17歲的90人,18歲的5人。大部分中職學生家庭狀況普通,父母忙于謀生或文化水準低下而忽略或無力對自己孩子的關注和教育,形成或多或少的學習和生活陋習。有專家指出,一個人的成才因素來自于三方面:社會、學校、家庭。其社會占4%;學校占26%;家庭占70%。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到底是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此外,在這些學生中,單親家庭的孩子比例高于高中。筆者也做過調查,班級中家庭離異、單親的學生所占比例高達23.4%,這些孩子面臨父母感情的糾葛乃至離異的漩渦,面臨痛失父母的悲痛,心靈必然遭到猛烈的沖擊,產生不合群、外冷內恐、心胸狹隘、遇難而退、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
如何管理中職學生工作
五年一貫制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結合我院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學院下一步的工作圍繞三個問題展開:即目前學院教育管理服務是否符合中職學生的特點;管理過程中各部門的溝通是否保持順暢;對于出現的問題是否得到重視。
圍繞學院方針政策,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確立一個觀念、擁有二個重心、采用三大方法、施行四種措施對中職學生進行管理。
確立一個觀念即以人為本,以德育人,學生至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擁有二個“重”心:要對工作、我們的學生充滿信心;把耐心奉獻給我們的學生。作為班主任要在生活上關愛學生,做到亦師亦友,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閱歷,真正做到學生思想的引領者。
采用三大方法:1.構建全員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的德育體系:從學院領導到中層干部,從課任教師到班主任,齊齊參與學生管理工作,要真正實現“齊抓共管,教書育人”的德育工作目標。2.實施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充分發揮學生會和校團委的作用,為學生的發展創造空間。3.寓德育教育于活動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和社團活動,讓校園文化開展得有聲有色,鼓勵中職同學們踴躍參加社團活動。
施行四種措施:1.制定和完善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各項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管理學生,用規范約束學生,“無規矩不成方圓”。2.充分發揮團組織的先進作用,大力開展正面宣傳、正面教育、正面指導,營造良好的校園輿論氛圍。3.注重班主任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班主任的特殊作用。4.搭建家校心橋,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網絡。
工作要創新,做智慧型班主任
耐心育人,平時工作中貫穿“五心”開展工作。從對中職學生現狀的分析來看。在中職學生中差生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想讓每個學生一進學校就嚴守紀律,潛心于學,這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們作為中職班主任要注意工作方法,用細心、耐心、真心和誠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久而久之,學生會因我們心態的平和而變得平和,他們總有一天會理解我們的用心良苦,到那時,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會出現“水到渠成”、“柳暗花明”的可喜局面。“愛”與“寬容”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礎,如果我們對學生的錯誤總是像“針尖對麥芒”的話,即便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也往往會導致教育的失敗。
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眾所周知,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讓學生“當你是朋友”。那么。如何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這也是增強班級凝聚力、戰斗力,使班級沿著正確方向和諧發展的法寶。隨著現在的網絡的普及,學生對互聯網的關注也越來越密切,而且現在的學生思想都比較封閉,不愿主動與人溝通交流,我們作為班主任可以利用網絡這一便利來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聯系。現在學生喜歡在網上寫一下日志,心情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我會及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一有什么異常就會及時解決,找學生溝通了解情況,解決學生的心理難題。記得有一次,看到一個學生的簽名是:“家里出現變故,為什么會這樣?心里很煩”,在我上網時看到這個學生的簽名,并找來聊天為她做思想工作,起初這個學生對我的知情很吃驚,隨后就被我這一個細節所感動。當然,我也會被這些學生所“關注”,他們也會通過網絡來了解我,有時也會細心的留下鼓勵的話語,我看了很欣慰。就這樣,我跟學生在這樣一來一往無形之中建立起溝通,建立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