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玲
摘要:減振墊浮置道床是一種新型道床形式,施工工藝復雜,施工技術要求高。近年來在國內地鐵領域被廣泛采用,是城市地鐵建設中特殊減振地段的最佳選擇。
關鍵詞:減振墊浮置;道床;施工技術;地鐵
中圖分類號:U21 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2-0065-01
1.減振墊浮置軌道結構
減振墊浮置軌道主要由:道床底板、橡膠密封條、排水管、排水溝、檢查孔、減振墊、浮置板、鋼軌、扣配件及隔振器等構成。
2.減振墊浮置軌道施工工藝流程
2.1施工準備
清掃場地,對施工區段的結構底板進行高程和滲漏水等檢查,并及時處理發現的各種問題和好簽認記錄備查。
2.2基底清理
基礎找平層施工前將表面鑿毛,鑿毛深度5~10mm,鑿毛痕間距30mm左右。鑿毛后,清理石屑并用高壓風吹掃干凈。
2.3基標測設
施工前對線路進行復測,利用施工控制導線點和施工控制水準點完成鋪軌控制基標測設,測設成果報第三方測量單位復測,復測合格后(成果上報監理)進行加密基標測設。
2.4龍門吊走行軌安裝
龍門吊走行軌采用鋼支架進行支撐,鋼支架間距不超過2m,在大坡度、小半徑曲線地段加密設置,鋼支架與基底之間采用膨脹螺栓固定。鋪軌龍門吊走行軌采用P24鋼軌,P24鋼軌與鋼支架采用扣板進行連接。
2.5基底及水溝砼澆筑
2.5.1基礎找平層鋼筋綁扎
基礎找平層鋼筋網采用在鋪軌基地集中下料、加工,現場綁扎焊接成型的作業方式,縱向鋼筋按兩相鄰伸縮逢長度配料。縱向和橫向鋼筋間距按要求焊接,每個結構段內的縱向鋼筋的搭接處必須焊接,焊接長度不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
2.5.2基礎水溝模板支立
在混凝土澆筑前必須按設計要求將基礎表面用高壓風清理干凈。水溝模板支立必須牢固,允許偏差為:位置±5mm,垂直度2mm;模板支立完成后,將道床砼表面線彈在模板上,模板要支立牢固,嚴禁發生跑、漲模現象。
2.5.3道床混凝土由混凝土運輸車運輸至現場后,通過溜槽溜入料斗,平板車運輸料斗至作業面,鋪軌龍門吊配合吊裝料斗進行混凝土澆筑。
2.6基底及水溝驗收
為了保證隔離式減振墊的使用效果,混凝土墊層嚴格按照整體道床抹面的相關標準進行施工與驗收,表面平整,不能有異常突出塊或陷坑,邊角部分的斜角處理要平緩,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由卡棱貝格產品生產廠方派出工程師實行全程配合,確保工程進度的一次完成性。
2.7減震墊鋪設
卡棱貝格減振墊采用橫鋪方式,分兩步進行施工:
2.7.1切割合理長度的減振墊條,整齊合理的鋪設在路基基礎上。檢查減振墊條之間縫隙是否合理(縫隙的寬度小于等于1cm)。
2.7.2用重疊條連接減振墊條的縫隙。
2.8浮置板運輸及安裝
2.8.1短軌枕軌排組裝
在鋪軌基地利用軌排組裝架、彈條扳手、基地龍門吊配合作業進行軌排組裝,嚴格控制軌距及軌枕間距,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2.8.2短枕軌排運輸及鋪設
軌排利用軌排支撐架架設,軌排支撐架設置間距為直線3m、曲線2.5m一個,按照設計要求的間距、類型進行組裝。
短枕軌排在基地組裝完畢后,利基地龍門吊將軌排吊裝至軌道平板車上,軌道車將裝有軌排的平板車頂送至道床混凝土強度達到70%以上地段,再用2臺鋪軌龍門吊將軌排吊運至安裝位置,落至設計標高,在支架兩端安裝螺旋立柱,并支撐在基礎找平層上,將軌排支立在結構底板上,然后將鋪軌龍門吊鉤松開。
2.9軌道精調
軌排經鋪軌龍門吊初步正位后,以鋪軌基標為依據,借助于特制的直角道尺和萬能道尺,通過調軌支撐架的調整使軌道精確就位。
2.10道床混凝土澆注
混凝土澆注過程中,避免機具碰撞軌排,施工中隨時檢查軌道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混凝土澆筑完畢之后必須及時抹面收光,本減振墊道床鋪設范圍內道床均設兩側排水溝。道床頂面兩軌枕中間部分為平臺,道床面朝向兩側水溝方向設2%的橫向排水坡,縱向排水溝坡度與線路坡度一致。
2.11工藝孔填塞、道床修補與養護
拆除支撐架后留下的工藝孔用相同等級混凝土填塞。對道床外觀進行檢查,并及時修補與養護。養護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的12h~18h開始,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
2.12浮置板頂升
2.12.1彈簧隔震器安裝
去掉外套筒上的蓋子,檢查外套筒內是否干凈、是否潮濕,切除隔離層內的隔離層。根據設計要求,在需要安裝固定銷的隔振器基礎環中心鉆孔,壓入定位銷。
2.12.2浮置板頂升
當混凝土澆注28天后,且達到設計強度,用專用液壓千斤頂從浮置板支承基礎上抬起浮置板。考慮到浮置板和剪力鉸的受力,浮置板分3~4步頂升,每一步的頂升高度,要通過放置在下支架和上支承板之間的調平鋼板來控制。
3.結束語
通過施工組織的合理安排,可有效克服施工周期長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