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華
摘要: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很多的流程,存在著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影響著施工人員的安全,意外非常不容易被避免,危險時時都可能發生,安全問題就不得不被提到桌面上來解決了。故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對管理,操作人員進行足夠的作業前培訓,強化他們的安全意識,與此同時,也要制定嚴密的安全操作規范,加強監管。此文闡述了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存在隱患的主要因素以及安全管理的現狀,同時也就這些因素提出并完善了一些在施工中安全管理的規范條例,從而減小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關鍵詞:安全監管;建筑工程;安全措施;現狀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2-0021-01
1.我國建筑工地施工時期的安全管理現狀
施工的同時保證人員的人身安全向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此,國家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各地政府也根據自身情況發布了相關的法規條例,旨在解決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切實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2.導致我國建筑工地施工安全系數不高的因素
2.1安全施工相關法律法規貫徹不徹底
施工工地責任分攤不明確、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不夠嚴密、獎罰措施不明確,雖然有管理條例,卻也形同虛設,只是走形式,面子工程的味道很濃;安全生產措施也不嚴格,沒有落實到實處;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也不夠緊密,檢查沒有有機結合;現場的安全保障幾乎沒有,包工頭只重效率,忽視安全的重要性,競有些項目經理對有關部門發現并警示出的安全隱患置之不理,依舊我行我素。
2.2監管體系缺乏完善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機會越來越多的同時,建筑公司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強。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企業為了能夠牟取更大的利益也開始不擇手段,這也導致了我國建筑業界不規范局面。同時建筑行業的分裝外包情況也越來越普遍,然而某些沒有施工資格或技術不過關的建筑施工公司也在這魚龍混雜的建筑行業中謀取到了一席之地,加重了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同時某些建筑公司為了壓縮成本,盡可能多地壓榨建筑工人的利益,便抹去了許多應有的安全保護設備,這樣便增強了安全隱患的空間。
2.3施工企業中相關人員不到位
在實際監管過程中,某些企業雖存在安全監管部門,可其中的監管人員卻不在該項目上,只是一個空職,另外也有些項目中雖有安全管理人員,卻人員數目無法達到該項目應設的安全管理人員的數目,致使發生安全事故時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加重悲劇發生。
2.4現場工作人員自身保護不足
在我國現階段,占其中大比例的現場工作人員都是來自偏僻農村的農民,沒有完善的作業前期訓練,沒有掌握應有的工作技術以及應對突發狀況處理的能力,另外沒有很強的安全意識,很可能在作業時出現危險,導致發生人們不愿意看到的事故。再者工地管理人員也沒有進行全面徹底的安全宣傳,安全宣傳流于形式,僅僅是面子工程,未使得現場工人真正重視起安全規范的重要性,導致工人遇到危險沒法正確處理,終釀成大禍。
2.5施工器材及設備不達標
施工器材及設備是施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機械設備也關乎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危,施工過程中的工人們的安全與否與它們的質量密不可分。不過部分包工頭在巨大了利益驅使下,購買器材及安全設備時從未考慮過工人的安危,只是一味的壓縮成本,不注意質量,而且為了縮短工期,使得機器超負荷作業,基本不做定期檢修,增加了安全隱患。
3.減少安全隱患的相關措施
3.1增強領導對安全防護的意識
施工過程中存在諸多危險,而領導常年在辦公室無法切實了解到這些問題,無法解決這些安全隱患,因此,增強領導對安全防護的意識,對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是非常必要的。加強建筑企業上層領導者的安全宣傳,將思想覺悟落實到實處。使他們認識到只要保證了公司的人員安全,才能使企業綠樹常青,保證公司的利益持續走高又快又好地持續發展下去。另外也要貫徹執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堅持將安全生產與一切業績考核聯系在一起。最后,加大對安全事故的相關人員的出發力度,使不重視安全生產的成本增加,使他們時時刻刻注意到安全生產。
3.2對現場作業的工人進行徹底的安全宣傳
徹底貫徹安全監督的相關法規,設立日常的監察機構,定期監督。規范現場施工人員的工作方法,切實做到每個上崗人員都經過了嚴格專業的崗前培訓。另外,對于一些特殊技術性極強的工作,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3.3完善安全監管的相關法規、分明責任
完善安全監管的相關制度與確立責任追究制度可以真正的從實處出發,將安全制度落實到基層,也能使監管人員各司其職,沒有理由互相推脫責任,讓最底層的工人得到好處。另外,有了安全考核,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及一些突出問題也能暴露出來,從而可以就這些問題及時加以防范和解決,有效地減小了施工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3.4加強對于施工器材設備的管理以及維護保養
首先,加強采購人員的職業操守以及質量鑒定標準,一定要有一定的專業素養。另外,使用的機器設備一定出示合格證,不能使三無產品,須有專人對其進行定期的檢查、維修及保養。